青海海東市[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轄鎮]

青海海東市[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東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市洱海東岸,歷史悠久,境內主要為喀斯特地貌,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旅遊資源豐富,是一個半山區白族聚居鄉鎮,是傳統的農業鄉鎮。

鄉鎮簡介

鎮黨政機關設向陽街,南距大理州、市府駐地下關陸路18公里,水路12公里。

海東鎮(圖1) 海東鎮(圖1)

海東鎮位於大理市東部,洱海東岸。洱海東岸,東與賓川縣交界,南與鳳儀鎮 接壤,西臨洱海與大理鎮隔海相望,北和挖色鎮山水相連。鎮境東西橫距17.5千米,南北相距17.3千米,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22844人(2006年末),其中白族人口占總人口98.7%以上。轄向陽、文武、名莊、南村、上河、上登、金梭島、文筆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向陽街,距市區18千米(水路12千米)。地處橫斷山脈南端,哀牢山北綠,屬雲貴高原西側洱海東岸山地峽谷洪積區。大(理)賓(川)公路穿境。

海東鎮全貌 海東鎮全貌

海東鎮位於大理市洱海東岸,南接鳳儀鎮,北連挖色鎮,東與賓川縣接壤,西與大理古城、蒼山隔海相望。鎮黨委政府所在地向陽村,陸路距大理州政府龍山辦公區18公里,水路距離10公里;轄區內建有大理機場、機場高速公路、東環海路、鳳太路、滇環路、玉塔路,已實現村村通公路。全鎮轄區面積128平方公里,有8個村委會,32個自然村,5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879戶(農業戶5194戶,非農685戶),總人口23084人(其中農業人口數22129人,非農業人口數955人)。

地理環境

海東鎮(圖2) 海東鎮(圖2)

海東地處橫斷山脈南端,哀牢山北綠,屬雲貴高原西側洱海東岸山地峽谷洪積區。境內主要為喀斯特地貌,以及與之相間的谷地壩區和海岸地貌。地形特點是東高西低,三山夾一谷,呈“凹”字形分布,山多平壩少。高原斷陷淡水湖洱海派生出海東三個斷裂,出現向陽、南村、下和三個淺水灣形成自東向西微傾的三個小平壩,每個平壩有一條主河道注入洱海,沿湖海岸線共達22公里。土壤,山頭和山麓一帶主要是石灰土、紅壤土、白砂土、棕壤土、黃棕壤土;峽谷和海灣平壩地區,則分布著淹育型、豬育型、潛育型等水稻土。境內最高峰大黑山,海拔2626米。平壩地區海拔為1975米至2000米。年平均氣溫15.4°c,年降水量565毫米,無霜期305天,屬亞熱帶半乾旱氣候,具有山地高原溫涼氣候特點,東無嚴寒,夏無酷暑。

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

海東鎮(圖3) 海東鎮(圖3)

海東歷史悠久,40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1986年3月,大理州文管所在金梭島中部西海灣考古試掘,發現古窯址煙道、灰燼等遺址,出土雙面刃石斧,山字格青銅短劍、山水鳥銅杖頭飾等文物10餘件,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唐代的古文化遺址。2003年冬至翌年春,雲南考古隊在銀梭島出土貝殼、螺殼、石網墜、石紡輪、石劍、青銅魚鉤、青銅殘片、陶片,一隻陶製小船模型和一塊銅礦石等。遺址中還發現房屋柱子的柱洞,人類行走的踩踏面及燒灰遺蹟。專家們考證,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海東的台地、島嶼有人類居住,並已進入定居生活,能夠從事農耕、捕魚、狩獵、紡織等勞作,開創了洱海東岸文明的先河。

封建時期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109年),漢武帝開發西南邊疆,在滇王故土置益州郡,下轄24縣,洱海區域為葉榆縣。南詔、大理國時期,海東隸太和城。元至明初,海東屬太和縣。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賓川州,海東從太和縣劃歸賓川。清雍正五年(1727年),分置海東里、曩村里。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分置海東耆、海南耆。

近現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賓川縣文龍鄉。人民政權建立初期,分設向陽、文武、南村、上和4個小鄉。1954年至1955年4個小鄉先後劃歸鳳儀縣轄區,1965年成立鳳儀縣海東鄉。1958年建立海東人民公社,後併入鳳儀大公社設管理區,體制幾經調整變更之後,1964年成立大理縣海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成立大理市海東區,1987年10月改為海東鄉。2001年10月撤鄉建鎮,下轄向陽、文武、名莊、文筆、金梭島、南村、上登、上和共8個村民委員會,31個自然村,59個村民小組。全鎮5760戶,22844人,其中女性1283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9人。境內有白、漢、彝、回、藏、哈尼等民族,白族人口占總人口98.7%以上。

轄區代碼

海東鎮代碼671006 〔2007年代碼〕532901105:~201向陽村 ~202文武村 ~203名莊村 ~204南村村 ~205上河村 ~206上登村 ~207金梭島村 ~208文筆村

著名人物

董伽羅尤

御前侍衛府 御前侍衛府

海東白族人民具有勤勞勇敢、好學上進的精神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了一批推動社會前進的傑出人物和英雄模範。公元8世紀向陽村龜山漁民之子董伽羅尤,從小刻苦攻書,聰慧過人,長到15歲時便滿腹詩書,文韜武略,南詔王閣羅鳳獲悉後立即召進宮中,拜為國師。董伽羅尤輔佐南詔以文治國,廣納賢良,將王室貴族子孫送往四川成都讀書,並推行了一系列發展生產,減輕賦稅等良策,促使南詔迅猛崛起。在天寶戰爭中董伽羅尤神機妙算,出奇制勝,全殲李宓20萬水陸大軍,保衛了南詔江山。明萬曆癸酉科(1573年)進士李嘉言,字忠齋,名莊村白族人,任本省建昌府新城縣尹。

李根長

名莊村白族人李根長,字懷瑾,號仙柯,獲清乾隆癸卯科(1783年)武舉,已酉科(1789年)進士殿試第十七名,飲點“御前侍衛”。李根長任御前侍衛期間多次奉檄征戰,屢立戰功,後於徵討湖北教匪中血灑沙場,乾隆辛亥年(1791年)故居建了“御前侍衛府”旌表牌坊門(今尚存)。

趙朝標和楊國祥

為了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李培武等一批熱血青年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反動派的軍警憲特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迎來了洱海的黎明。在抗美援朝戰鬥中,海東有17名青年參加志願軍赴朝參戰,班長趙朝標和楊國祥二人在前線英勇獻身。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廠大幹部民眾流血流汗,艱苦奮鬥,努力拚搏,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使海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映德

向陽村人李映德,勤奮好學,工作積極苦幹,1993年至2001年任中共大理州委副書記、州長期間,為大理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2001年7月,李映德調任雲南省發展計畫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正廳級),2003年1月調任雲南省水利廳廳長、黨組書記,又為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顯著成績。

經濟建設

農業

海東鎮是一個半山區白族聚居鄉鎮,全鎮被東西走向山脈分隔成向陽、南村、上和三個壩子,壩子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有5000多畝高穩產農田,盛產水稻、小麥、蠶豆、玉米等傳統農作物,適合種植各種蔬菜。水稻最高單產每畝1014公斤,被譽為“世界高原粳稻之冠”。遠離海邊的群山大多土層厚、坡度小,適合發展各種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果業,“海東雪梨”名聞遐邇,新引進的優質紅A梨、早酥梨、泡核桃、黑腰棗等林果品種已初具規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工業

工業企業是海東鎮的經濟支柱,轄區內有上和水泥廠、三塔咀棒廠、大理建中香料有限公司、振雄水產品加工廠等一批骨幹企業,有省州重點工業企業-滇西水泥廠,有文筆、下和兩個重要建材基地,盛產優質石灰石和白沙,還有一批新的投資項目和企業也即將入住轄區。

2007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7.67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1529萬元,順利實現“雙增十”目標。工業總產值1.7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341萬元,糧食總產7396噸,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374元。

“十一五”期間,海東片區將成為大理市投資的熱土和重點建設的主戰場。海東鎮黨委政府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立足鎮情,著眼發展,緊緊圍繞省、州、市黨委政府提出的把大理建成滇西中心城市的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加強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旅遊資源開發和招商引資等工作,海東鎮境內機場路至向陽羅荃灣環海公路改擴建工程、大理城市新區1#通道建設工程、向陽寺後園至羅荃灣征地工作正緊張有序開展,海東鎮將舉全鎮之力全面推進海東山地新城區建設,力促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社會事業

海東鎮(圖4) 海東鎮(圖4)

全鎮設黨委1個,委員9人(書記1名、副書記2名、人大主席1名、紀委書記1名、武裝部長1名、委員3名);下設總支7個,支部45個(其中機關企事業支部11個、農村支部34個),全鎮共有黨員1023名,60歲以上農村困難黨員193名(含70歲以上農村困難黨員89名),外出流動黨員18名(州外),離退休黨員64人。

海東鎮行政編制25人,工勤2人,實有23人;設鎮長一名、副鎮長三名(其中掛職副鎮長一名);事業編制41人,實有39人。 8個村總支(支部)、村民委員會總支書記、專職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共28人,待遇情況:書記、主任,每月500元;專職副書記、副主任(兼文書)每月450元;其它委員由鎮財政共補助400元每月;自然村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每人每月補助50元。

海東鎮設中學一所,13所完小,共有教職員工(含退休)273人,其中中學69人(公辦教師:58人,代課教師8人,退休教師2人,臨時用工1人);國小204人(公辦教師123人,代課教師27人,退休教師44人)。在我市“名師名校”評比中,塔村完小、文筆完小、南村完小被命名為名校;楊照軍、楊介芬等教師(十三人次)被評為市級名師。學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基礎設施

交通

民國時期不通公路,運輸方式全靠人背馬馱,與大理下關一帶交往則靠幾張木帆船艱難擺渡,冬春季節風狂浪猛,沉船事故屢屢發生。1958年修通了下關至海東的公路,告別了海東不通車的歷史。1985年,市人民政府興修了東環海旅遊公路,水泥澆築路面,縱貫海東鎮境域22公里。接著,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公路交通運輸業空前發展。到2004年止,全鎮有大型貨車30輛,中巴客車18輛,大中型拖拉機及其牽引農具9部,農用運輸車(3噸以下)39/89.83輛/萬瓦特,農用載重汽車50/302.3輛/萬瓦特。水上交通,為保護洱海取銷機動運輸船隻以後,留有大型機動渡口客輪2張,機動旅遊船24張,洱海水上交通四通八達。大理飛機場位於海東鎮境南端,使海東交通形成陸海空網路,與外面世界交往十分便捷。

水利

基礎設施情況:小<二>型水庫兩件,小壩塘五件;抽水站30站級;機電井4眼;小<二>型水庫有:紅旗水庫、上登龍頭塘;小壩塘有:玉龍水塘、大箐水塘、上登芹菜塘、上和白土箐塘;抽水站分布為:上和1-3級站、上和排澇站、下和1-4級站、下和排澇站、下和二社抽水站、下和附三級站、南村1-3級站、南村附三級站、水井基坑站、南七場1-3級站、水神廟1-3級站、水神廟附三級站、向陽1-3級站、文筆人飲1-2級站;機電井4眼:龍頭村機電井、上登機電井、上登三組機電井、石頭村機電井。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為適應將大理建成滇西中心城市的要求,海東制定了小城鎮建設發展《詳細規劃》,規劃在結構上部局了行政區、商貿區、住宅區、文化教育區、工業區、休閒度假區等。2004年,鎮財政投資411萬元,吸納社會投資1089萬元,完成了占地32畝的商貿小區建設,內置市場推位308個,面積3979平方米;商住樓43幢,面積9246平方米,其中一層商鋪172間2236平方米,實現了“以地生財,以財建鎮,滾動發展”的目標。全鎮投資300多萬元,澆灌水泥街道路面3200米,實施了街燈亮化工程。成立了鎮自來水供排水公司,建了垃圾場,購置了垃圾轉運車輛,衛生狀況大有改觀。鎮機關駐地向陽街,房屋建築全部飛檐翹角、青瓦白牆,牆壁上鑲篏典雅的裝飾和傳統字畫,白族建築藝術風格洋溢於街頭巷尾,一座嶄新的濱海城鎮初具規模。

特色產業

海東是傳統的農業鄉鎮。民國時期,農業耕作粗放,乾旱缺水,廣種薄收,處於封閉落後的狀況。20世紀中期,人民政府帶領人民民眾開山造田,坡地改梯田,興修水利,改良土壤,農業生產基礎條件逐漸改善。全鎮先後興修老太箐水庫,蓄水量達到116萬m3 ,基本滿足了海東壩子用水,初步顯示出了水利化。1990年,“引洱入賓”水利工程8000多米隧道在老太箐水庫東南側穿越,釀成地下水斷流,老太箐水庫乾涸了。於是全鎮加強了抽水機站建設,現共有27級42台抽水機,裝機1919千瓦,抽灌面積6000餘畝。全鎮現有耕地11814畝,其中水田6287畝,水澆地3258畝,山地2269畝。農作物品種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蠶豆、馬鈴薯,山地作物品種主要有白碗豆、麻碗豆、大豆、芸豆等。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運用,全鎮糧食總產和單產不斷提高,1980年糧食總產548萬公斤,2004年達到783萬公斤,平均每畝單產由276公斤增至340公斤。1983年南村農民楊茂文和趙八六兩農戶種植的水稻“滇榆一號”(又名一株青),經上級主管部門及專家驗收,一季平均畝產達到1017公斤,創造了當時世界梗稻畝產的最高紀錄。農業承包到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廣大農民學科學,用科學,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千方百計發展特色農業,根據各地實際建立各種名、優、特、異農產品基地。據2004年底統計,全鎮發展了山藥、蒼山百合、鮮食玉米、大蒜、魚腥草等特色農產品基地總計2400多畝,使農業產值大為提高。全鎮烤菸種植面積1500畝,全面推廣了烤菸漂浮育苗、定位施肥、地膜覆蓋等科技措施,年收購指令性菸葉達到3000擔,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鎮發展了種草養牛,興建奶牛養殖基地,上和村有戶奶牛飼養戶養殖奶牛50頭。鎮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扶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大力發展優質高效、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並積極牽線搭橋,與經銷商聯繫簽訂產銷契約,發展“訂單式”農業,逐步建立“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全鎮的林業、畜牧業、漁業也有較大發展。林業,國家實施飛播造林,人民子弟兵和市級機關單位進海東挖壙植樹,鎮村持續開展植樹造林,並成立了專業隊伍加強了管護工作,“天保工程”和“生態環保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04年止,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54.17%,森林面積總計86000餘畝,森林總儲積量60960 m3。海東是大理市飼養母豬、繁殖仔豬的基地,據2004年年底統計,全鎮飼養母豬7531頭,當年生仔豬112965頭,仔豬出欄90372頭。漁業,2004年捕魚類1081噸,蝦蟹418噸,養殖魚類652噸。

海東是大理雪梨的故鄉,全鎮雪梨果園面積共有24000餘畝。海東栽種雪梨已有1000餘年歷史,南詔、大理國時期,海東雪梨是敬貢給中原朝廷的高級果品。海東由於氣候土壤適宜,雪梨果大、皮薄、肉質細嫩,甜脆可口,汁多渣少。雪梨除飽含果糖、蛋白質外、且富有磷、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深受廣大各族民眾喜愛,遠銷國內各地。雪梨成熟期為農曆七、八月,可以儲藏至冬季,會鎮年產量90多萬公斤。海東還盛產紅杏、桃子、李子、梅子、海棠、石榴、木瓜、水錶梨、冬梨等,一年四季出產水果,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

社會保障

2006年,海東鎮社會保障體系與服務功能逐步健全與完善,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069人,參合率達88.09%,2006年門診26020人次,享受減免金額122853元,住院751人次,享受減免金額514063元;2007年,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920人,參合率95.7%,到2007年11月15日止,門診看病人數為25736人次,減免金額為126053元,住院788人次,減免金額為558001元,有效緩解了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逐步得到緩解。2006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69人,57名“五保”人員按時足額領取生活補助金,共發放“五保”供養經費12.3萬元。2006年享受低保435人,享受金額為26.1萬元,擁撫金髮放情況為25人,共發放金額8.65萬元。

文化教育

教育

海東的教育歷史悠久。西漢時期,司馬相如和司馬遷曾遊歷海東地區講學,並於玉寨山南麓設定講學壇。古代,海東普遍推行私塾、廟學、僧學、義學。大理國時期推行開科取土,科舉制度日趨完善。民國時期修纂的《海東志》記載,明清兩代海東籍進士有4人,舉人9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不斷增加投入,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52年,海東有完小2所,初小14所,教師27人,學生774人。2006年,全鎮設中學1所,完小13所、4個校點,教職工235人,在校學生2513多人,普及了國小教育,國小教學質量居全市鄉鎮前列。1984年9月,海東初級中學建校開學,學校逐年發展,到2007年底有教職工63人,現有1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12名,學校教學質量在全市同等學校中名列前茅。全鎮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不斷上升,海東中學2005年普高以上上線86人,其中重點高中17人;2006年,普高以上上線103人,其中重點高中34人;2007年,普高以上上線110人,其中重點高中38人。升學率逐年攀升,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率達98%以上。國小連續三年教育教學質量居11個農村鄉鎮前茅。共湧現出3所名校,13人次名師。當前,全鎮中國小正迎著海東大開發德爾機遇,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努力落實“兩基”,貫徹“兩全”,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文化

文化方面∶全鎮設文化站1個,以32個自然村為單位成立業餘文藝演出隊,逢年過節和吉慶之日舉行文藝演出,要龍耍獅,跳霸王鞭舞、繞三靈舞等,各村老年協會也分別組建了文藝隊,農村民眾業餘文藝活動十分活躍。白族大本曲是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曲藝,海東腔大本曲腔調悠揚婉轉、熱情奔放,民間有一批大本曲藝人,他們走鄉串村巡迴演唱大本曲,有的在大理三月街文藝匯演和“銀河杯”歌舞大賽中經經常獲獎。海東又是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的一個富礦,一山一木,一水一石,都有神奇美妙的故事,林較著名的如《羅荃法師的傳說》、《天童國師》、《藥神孟優》、《洱東落水洞》,以及白族智慧人物艾玉故事《智斗財主》等。

風景名勝

金梭島是洱海第一大島,也是典型的漁村;此島四面臨海,風光旖旎,歷史上是南詔國國王的避暑行宮;島上的玉龍宮溶洞景致千奇百怪;漁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飛檐斗拱、翅角凌空的天鏡閣氣勢雄偉,矗立於三面臨海的羅荃半島,隔海與崇聖寺三塔遙相呼應;周圍有傳說《望夫雲》中的“羅荃寺”和“石騾子”;碼頭的絕壁上刻有歷代文人的詩文;曾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

海東鎮旅遊資源豐富,沿湖19.5公里洱海湖岸線,從南向北依次分布著下和、南村、向陽三個淺水灣及銀梭島、天鏡閣省級旅遊度假區。金梭島有南詔王避暑行宮遺址和長3公里的龍宮洞,天鏡閣有動人的“望夫雲”傳說,一年一度的正月接佛節、龍船賽,場面恢宏壯觀。海東人熱情好客,至今還保留著臘月殺年豬,正月接佛輪請客的習俗,傳統待客以“土八碗”、醃生皮、酸辣魚、燉土雞、三道茶為主要特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