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村 委 會 | 三角壩村 | 鹽井村 | 偏坡村 | 雙山村 |
黑石村 | 燕窩石村 | 轉角村 | 老林村 | |
柏坪村 | 四路村 | 青崗村 | 梅子村 | |
梨子村 | 朝天村 | 板寨村 | 井溝村 | |
社區 | 萬緣社區 | |||
歷史文化
官氏古墓
現殘存少許清朝晚期墓葬,毀壞嚴重!墓上圖案雕刻精美,造型惟妙惟肖,雕工渾厚有力。
墓序全文:
慈吾始祖:自楚莊王子蘭,上官邑大夫,注云文詞典雅,封為天水氏為姓,又官儀為唐吏部尚書,乃至官擬為調銅陵尉,後登善果余不暇在維,吾祖官琦孔氏,兄弟三人,官璋遷資州,官璉移貴州,琦祖棄祖入川,落業官家灣。得寶、豐厚所生二子,侍時分支,湖北武昌府,其後孫,翰林院官振,蒲圻縣正堂堂權官盡臣,武魁官正,武魁長子官發,時余氏所生仕春、仕傑、仕來、肖氏生月曉、馬氏分支資州,月正分支綏定府,仕春毛氏,生月仁,冉氏次子月儀,陶氏落業石崗坪,生二子,次子官盛鄭氏,分支青崗坪,長子官梅龍氏,生官應啟,吳氏卜藏於曾家塝,生三子,官格鮮熊氏,官體黃氏,分支官家溝官睿何氏,生福緒程氏,分支前河孫家壩次子官斌緒李氏,生其榮程鄭氏,次子官其華周宋氏,生高祖官永仲王程氏,曾祖,官文榜生祖父官位甲陳氏,生顯考官紹芳黃徐氏,生官仕華張氏。------大清光緒二十七年建墓
註:上述碑文更正:
1、“自楚莊王之子子蘭”應是,楚懷王之子子蘭。
2、“廬基顯然又於嘉慶七年”應為,廬基顯然又於嘉靖七年。
3、“又官儀為唐吏部尚書”應為,又上官儀為唐吏部尚書。
由於石刻字跡已模糊,以上墓序來源於上官家族 族譜
氣候環境
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熱水充沛,冬暖、春早、夏熱、秋涼,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6.8℃,1月平均氣溫5.6℃,8月份平均氣溫27.6℃,年平均降雨量123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118.0mm,年日照平均為1462.5小時。 農業生產
農業
主產水稻、小麥、薯類、油菜籽,產桐油,有經濟作物菸葉。養殖山羊、生豬、牛、家禽。
交通
達(川)白(沙)公路橫貫其境,中河常年通航。
周邊旅遊
羅家壩遺址
景點位於宣漢縣普光鄉進化村,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漢代,距今約4500年。它是巴人發祥地遺址,其價值不亞於三星堆文化遺址。
遺址規模巨大,總面積50萬平方米。現已發掘50的兩個碳坑中發現11個文化層,出土50餘件文物,大部分陶器具有古代巴人生活痕跡,另從6號墓穴中發現一具長達2米的人體骨架,疑為巴人部落中戰死的勇士。該遺址出土的青銅器包括劍、釜、矛、帶鉤等,此外還出土有尊、釜、豆、紡輪等陶器以及各種玉石器。
羅家壩遺址的文化面貌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對於研究古代的巴文化及其與中原文化、楚文化、秦文化、蜀文化的相互交流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這裡發掘的墓葬層位明確,對解決巴蜀文化分期問題提供了依據。羅家壩遺址以其面積大、保存好、內涵豐富,而成為研究川東北原始文化、特別是古代巴文化的重要基地。[1]2001年7月,羅家壩遺址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