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聖寺

靈聖寺

靈聖寺(藥王廟)原名靈石寺,位於瀏陽市洞陽鎮東園社區與北盛鎮環園村接壤之仙壽山。據史料記載,靈石寺始建於唐長壽二年,當時宰相監修其寺,建有佛祖殿、天王殿、觀音堂。清鹹豐二年(1853年)瀏東大光洞祖師岩陳大仙人首遷古港,再遷瀏北仁壽山與仙壽山同時為仙,鼎盛時期,靈聖寺安座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傅、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四大天王、十八羅漢、藥王仙師、陳大仙人、羅大法師、楊泗、白馬將軍等列位尊神,由於寺內菩薩救死扶傷、普渡眾生,歷受當地民眾的信仰崇拜,故香火鼎盛、香客不斷、綿延至今。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靈聖寺靈聖寺
靈聖寺毀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時期,1984年當地民眾又將該寺建成簡易廟宇,2008年8月,靈聖寺(藥王廟)改建工作籌備小組報請市宗教局批准,確定將靈聖寺與藥王仙師殿合併重建,新址占地面積20.05畝,總投資概算為2000萬元。
大廟包括藥王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仙壽山、鐘鼓樓、廣場、居士閣及其配套設施,整個重建工程可望於2012年12月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
藥王孫思邈曾在瀏陽洞陽居住、採藥、行醫二十多年,並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美麗傳說,其中孫思邈為東海龍王治病療,感化惡龍使其善出,解救黎民於水火,是流傳最廣的神話。相傳,有條龍在瀏陽洞陽九溪洞修煉了8100年,當它正要造河出山,入湘江,下洞庭,去東海時,忽發一身惡瘡,疼痛難忍,只得裝扮一個叫花子上門請藥王治瘡。藥王見他是條善龍,欣然應允,但提了一個條件:出山時,要善出,既不能造河出山毀沒田莊,傷害生靈,也不能顯出龍形,嚇了百姓。龍答應了。於是藥王以九溪洞旁的樟葉為藥,在那龍的每片鱗下塞一片樟樹葉,如此這般達一個月之後,治好了龍瘡。說來奇怪,從此九溪洞直至蕉溪嶺再沒有樟樹了。龍亦按藥要求,將自己變成九隻雞,從九溪洞直向瀏陽西北方向飛去。那九隻雞有多大,難以形容。其中有一隻從北盛倉經過時,尾巴在底墒一拖,即變成現在的拖塘;其翅膀扇了一下,拖塘兩邊出現兩口小塘。還有一隻雞,飛到岳陽後歇下腳來,卻再也未能飛起,變成了水邊的一塊陸地,即現在的城陵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