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城市別稱]

霧都[城市別稱]
霧都[城市別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大倫敦都會區人口約828萬(2016年) ,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2016年,倫敦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 2018年10月,第十七屆“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倫敦排名第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49年的皮卡迪里廣場 1949年的皮卡迪里廣場

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來之前,倫敦就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

至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Claudius)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該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具規模的城市。

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該地生活的凱爾特人(Celts)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

誕生(公元50年)

公元50年(羅馬帝國)。當時倫敦被稱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另被譯為倫丁尼)。1801年倫敦成為世界最大都市。

在《羅馬書》中有關倫敦的記載是從公元50年,倫敦(London)該一名字是來自凱爾特語的 Londinium。凱爾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國,之後他們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樑,此後他們發現該地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後,羅馬商人又在橋邊興建了一個城鎮,倫敦由此而誕生。

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帶領民眾反抗羅馬人的統治,她所領導的軍隊進軍到倫敦。倫敦在戰火中被毀,戰亂後倫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城中的富人們用石頭和磚瓦來建造房屋,而大多數的窮人們只能住木屋。

榮辱興衰(公元2世紀)

2世紀後葉,在倫敦修建了6米高的環倫敦石城牆,此時的倫敦人口已經增長到英國當時最大的城鎮。公元407年,隨著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撤離了英國,倫敦城鎮也開始衰落。大批居民離城而走,住在城牆內的居民也僅剩少數的漁民和農民。倫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倫敦就又重新發展起來,在倫敦文特哥登的城牆外科出現了一座新城。新城不大,人口也僅有10,000人左右。

597名來自羅馬的修道士來到倫敦,他們是從撒克遜人轉教的基督教徒。604年,一名主教被派往倫敦。640年倫敦開始鑄造銀幣。

842年和851年,丹麥人兩次入侵英國,搶劫和燒毀了大多數的城鎮。侵略軍占領了包括倫敦在內英國北部和東部領土。

收復(公元886年)

878年,丹麥人被阿爾弗烈德大帝所擊敗,英國的國土被分為兩部分,丹麥人拿走了英格蘭的東部領土,包括倫敦。而阿爾弗烈德大帝則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區的土地。通過和平談判,阿爾弗烈德大帝於886年重新收復倫敦,他重新修整了破敗的舊羅馬城的城牆。為了得到保護,居住在羅馬城以外的倫敦人在阿爾弗烈德大帝統治時期又從新搬回到城裡來居住。994年,倫敦人擊退了丹麥人並迫使他們撤離此地。

爭奪之地(11世紀)

繼盎格魯撒克遜人之後,在英國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的是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人(Normans)。他們的領袖威廉聲稱因血緣關係有權繼承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帝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舉發動進攻。公元1066年,威廉軍事行動成功,成為英格蘭的君主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

雖然此時英格蘭的首都設於倫敦西南部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在倫敦東部修築了堅固的倫敦塔以防禦反抗者的進犯,該也作為宣示自己權威的一種手段。

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於在公元12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

中古時代(12世紀)

學者一般認為,在諾曼人的統治開始之後,英國步入了所謂的“中古時代”。

該段時期的特點包括王權逐步的鞏固,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力的擴大。倫敦也在該時候逐漸發展,演變成為兩個城合組為一個倫敦市的模式。在東面,在古羅馬人的古倫敦城的基礎上建立起倫敦市(City of London)。該地後來發展成為倫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

在該時期,王室陸續在倫敦建築王宮,而教會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倫敦市方面,其市長的權力也越來越穩固,商業發展迅速。

倫敦不少著名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在該時期興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開始建築,到1209年完工,其後屢經拆建。

王宮方面,著名的宮就是修築在該時期。後來由於大火,王宮大部分建築被毀。英國議會就是建築在威斯敏斯特宮的遺址上的。古代的王宮只餘下仍可見到的威斯敏斯特大堂(Westminster Hall)以及在議會大樓對面,王宮旁邊的珠寶塔(Jewel Tower)。

教會在該時候的發展也留下了足跡。在該時代興建的著名教堂計有前身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聖巴塞洛繆(Great St Bartholomew)等。此外,不少修道院也在該時期建築起來,其中著名的例子是加圖先修會(Carthusian Order)的切特豪斯修院(Charterhouse)。

天災人禍(14—17世紀上半葉)

倫敦在第14到17世紀之間和歐洲大陸一樣的受到瘟疫之侵襲。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讓倫敦的人口急劇減少。據估計,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

1642年,英國議會黨人與保皇黨人之間的戰爭開始。1643年保皇黨人試圖攻占倫敦,但雙方的軍隊在聖保羅大教堂以西10千米處相遇,議會黨人的軍隊的戰鬥力要強於對方,所以保皇黨人的軍隊被擊退。

1666年,倫敦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大火——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大約13200座房屋被大火所毀,其中就包括了聖保羅大教堂。大約80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國王命令海軍幫助城市中露宿的災民搭建帳篷,為防止此類情況的再發生,國王下令所有今後在倫敦建造的房屋一律使用石頭和磚瓦為建築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大火據稱是人為錯誤造成的,幾乎燒掉了倫敦全部建築,但是都市建設卻因此有機會重新開始。

人口增長(16世紀)

16世紀後,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興起,倫敦的規模迅速擴大。公元1500年,倫敦的人口不過5萬,1600年人口增至20萬,1700年增至70萬,18—19世紀,倫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1900年,倫敦的人口增加到了200萬。到了20世紀60年代,倫敦的人口已達到800多萬。

再度復興(17世紀下半葉—19世紀)

17世紀下半葉,一些時尚設計風格的房屋開始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區(Bloomsbury)和去往騎士橋的路上興建,在該些區域內百年中還興建了幾家醫院:包括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1720年)、蓋伊(Guys,1724年)、聖喬治(St. Georges,1733年)、倫敦(London,1740年)和米德爾塞克斯郡(Middlesex,1745年)。

倫敦在第18和19世紀急速發展,隨著工業革命和商業繁榮,倫敦的人口也不斷增加。1834年,國會大廈被大火燒毀,後又重新興建。新建的國會大廈還包括一個大鐘,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本鐘”(Big Ben)。從1859—1875年因霍亂的爆發而使得下水道系統的誕生。從此以後,因傳染性疾病而死亡的病死率大為降低。

19世紀,倫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館建成,包括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1852年)、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新蘇格蘭場(New Scotland Yard)則建造於1891年。

大英帝國的發展為英國帶來了龐大的商機。為了方便產品的輸出,以及所需的原料和外來產品的入口,倫敦東部陸續修建了多個大型的船塢。航運業的發展非常蓬勃。

到了20世紀初,倫敦人口已經有660萬,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大戰破壞(20世紀上半葉)

倫敦市民逃入捷運口下避難 倫敦市民逃入捷運口下避難

在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倫敦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的破壞仍然有部分可以在倫敦看到。

1940年代初,納粹德國空軍飛機對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城市進行了密集轟炸,造成了財產和人命方面的嚴重損失。

就倫敦而言,該市東部地區受破壞最為嚴重,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地為船塢區,是倫敦其中一條物資供應線的開端。不少在倫敦居住的人被迫疏散到英國其他地方。

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下,估計有大約3萬5千名倫敦市民喪生,大約5萬人受重傷,受損或被摧毀的建築物數以萬計,其中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倫敦金融城內的多家教堂。

雖然在大戰之後修復工作不斷進行,但是,在倫敦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戰爭破壞留下的痕跡。即便如此,不少新的建築物也在廢墟之中興建起來。款式新穎的建築夾雜在古舊的房屋之中,也為倫敦的市容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強盛發展(20世紀下半葉)

倫敦 倫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4年,由於倫敦人口的急劇膨脹,權威人士提議並計畫在距離倫敦城20—30英里的周邊地區地方建立衛星城並吸引熟練工人從倫敦來到衛星城工作,從而減輕倫敦城市人口過多的壓力。

20世紀50年代開始,倫敦進入繁榮時代,汽車和飛機製造業發展的很快。碼頭也非常繁忙,從業人員已經達到30,000人。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因大英帝國的逐漸瓦解而受到影響。

儘管從1945年以來移民到倫敦的外來人口已經明顯的減少,但在20世紀後幾年中人口又在迅速的增長。

泰晤士河穿過倫敦,將城市劃分為南、北兩部分。自羅馬人定居於此後,河上逐漸建起了一座座的橋樑,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倫敦塔橋。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大倫敦都會區被劃分為倫敦市和周圍的32個自治市。大倫敦都會區又可劃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和南倫敦四個區域。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而南倫敦則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

1.倫敦市(City of London)

自治市

1.威斯敏斯特(City of Westminster)

2.肯辛頓—切爾西(Kensington and Chelsea)

3.哈默爾史密斯—富勒姆(Hammersmith and Fulham)

4.旺茲沃思(Wandsworth)

5.蘭貝斯(Lambeth)

6.薩瑟克(Southwark)

7.陶爾哈姆萊茨(Tower Hamlets)

8.哈克尼(Hackney)

9.伊斯靈頓(Islington)

10.卡姆登(Camden)

11.布倫特(Brent)

12.伊令(Ealing)

13.豪恩斯洛(Hounslow)

14.里奇蒙(Richmond)

15.金斯敦(Kingston)

16.默頓(Merton)

17.薩頓(Sutton)

18.克羅伊登(Croydon)

19.布羅姆利(Bromley)

20、劉易舍姆(Lewisham)

21.格林威治(Greenwich)

22.貝克斯利(Bexley)

23.黑弗靈(Havering)

24.巴金—達格南(Barking and Dagenham)

25.雷德布里奇(Redbridge)

26.紐漢(Newham)

27.沃爾瑟姆福雷斯特(Waltham Forest)

28.哈林蓋(Haringey)

29.恩菲爾德(Enfield)

30.巴尼特(Barnet)

31.哈羅(Harrow)

32.希靈登(Hillingdon)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兩岸,距河口88千米,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大倫敦都會區面積約1577平方千米,倫敦市區面積約3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倫敦跨泰晤士河兩岸,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地勢較低。全市平均海拔約為24米(79英尺)。

氣候

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

倫敦夏季的氣溫在18°C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C或更高。在春季和秋季,氣溫則維持在15°C左右。而在冬季,氣溫波動在6°C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凍的情況。

全年總計 平均高溫( °C 平均低溫( °C 降水量( mm 日照時數(小時)
14.8 7.2 583.6 1461.0

水文

泰晤士河是倫敦重要的一條河流,該河流發源於英格蘭南部科茨沃爾德丘陵靠近塞倫塞斯特的地方,河流先由西向東流,至牛津轉向東南方向流,過雷丁後轉向東北流,至溫莎再次轉向東流經倫敦,最後在紹森德附近注入北海。泰晤士河水網較複雜,支流眾多,其主要支流有徹恩河、科恩河、科爾河、溫德拉什河、埃文洛德河、查韋爾河、雷河、奧克河、肯尼特河、洛登河、韋河、利河、羅丁河以及達倫特河等。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倫敦泰晤士河的年平均徑流總量約為159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約為270立方米。倫敦的工業化程度很高,水資源開發利用主要為了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用水,發展工業、內河航運、水產養殖和水上旅遊等。

植物資源

2011年,倫敦的森林覆蓋面積30萬公頃,約占全市面積的13%。

動物資源

倫敦動物資源較為豐富,有刺蝟、收割鼠和麻雀等。

礦藏資源

倫敦的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約170億噸。

人口民族

人口

伊莉莎白塔 伊莉莎白塔

大倫敦都會區是歐洲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倫敦市人口約765萬(2016年),人口密度為4761人/平方千米。大倫敦都會區人口則為828萬(2016年)。

民族

據2016年人口普查,倫敦是英國民族多樣性最高的城市,大約有71%為白人,10%是印度、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後裔,5%為非洲黑人後裔,5%為加勒比海黑人後裔,3%混血人種,還有大約1%為華人。58.2%的人口信奉基督教,15.8%的人口則無宗教信仰。大約有21.8%的倫敦居民出生在歐盟以外地區。

政治

伊莉莎白塔 伊莉莎白塔

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為議會大廳。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

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

白廳是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首相辦公室、樞密院、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等主要政府機構都設在該地。白廳的核心是設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它是英國歷代首相的官邸。

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合作社聯盟、國際筆會、國際婦女同盟、社會黨國際、大赦國際等。

政府

總部:倫敦市政廳(City Hall)

區域政府:大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區域議會:倫敦議會(London Assembly)

市政府:倫敦市政府

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

選區

英國國會:74選區

倫敦議會:14選區

歐洲議會:倫敦選區

經濟

綜述

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

由於二戰後與美國同屬世界英語系兩大主要國家,具備國際資本流通的優勢,倫敦和紐約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金融中心城市,同時倫敦也一直穩居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地位。

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2016年,倫敦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5535億美元。

第一產業

倫敦的農牧業比較落後,主要包括畜牧、糧食和園藝等,可滿足市內食品需求總量的近2/3。倫敦的農業在全國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低於歐盟城市5%的平均水平,甚至低於世界上其他的主要工業城市。

第二產業

倫敦的工業非常發達,是倫敦經濟的支柱產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採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菸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和建築等。

第三產業

倫敦的服務業也較為發達,主要包括金融保險、零售、旅遊和商業服務等。2016年,倫敦的服務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三。

社會事業

教育

倫敦是英國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擁有數量眾多的大學、學院、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wich)、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皇家音樂學院、皇家藝術學院、皇家舞蹈學校等是英國的著名院校。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成立於1836年,現設有60多個學院,是英國及歐洲規模最大的大學,擁有125000名學生在讀,並由50多個學院組成。其中著名的有: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KCL)

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LBS)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倫敦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其他著名的大學還有:倫敦藝術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等。

體育

千年穹頂的內部 千年穹頂的內部

倫敦分別於1908年和1948年兩次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於2005年7月6日獲得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1934年,倫敦還曾舉辦過大英帝國運動會,而在1966年,英國亦舉行世界盃;30年後,也舉行歐洲國家杯。

第四屆奧運會於1908年4月27日至10月31日在倫敦舉行。

此前同時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柏林、米蘭、羅馬。原選定羅馬,後羅馬因財政問題於1906年棄權,遂改由倫敦主辦。

倫敦奧運會為國際體育的各項比賽制度的正規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音樂

倫敦擁有五個專業的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管弦樂團、皇家愛樂管弦樂團、愛樂管弦樂團以及BBC交響樂團。

設施

劇院

倫敦擁有數十家劇院,主要集中在西區。該其中包括國家劇場、倫敦帕拉斯劇院、阿爾梅迪亞劇院和專門上演莎士比亞戲劇的環球劇場等。

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倫敦是世界文化名城。大英博物館(官方稱英國國家博物館)建於18世紀,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集中了英國和世界各國許多的古代文物。博物館內的埃及文物館,陳列著7萬多件古埃及的各種文物;希臘和羅馬文物館,陳列著各種精美的銅器、陶器、瓷器、金幣、繪畫以及許多古希臘、古羅馬的大型石雕;東方文物館,陳列有大量來自中亞、南亞次大陸、東南亞和遠東的文物。館內還有西亞文物館、英國文物館、金幣徽章館、圖書繪畫館等。除大英博物館外,倫敦也有許多畫廊,如國家美術館、國家肖像館、泰特藝術館和多維茨畫廊。還有世界偵探勝地福爾摩斯博物館,坐落在貝克街221B號。

傳媒

霧都[城市別稱] 霧都[城市別稱]

倫敦是全球重要的傳媒中心,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路透社在內的多家電視及廣播媒體都在倫敦設立總部,另還有ITV、第四頻道(Channel 4)和第五頻道(Five)等。倫敦城的艦隊街,是英國報業的集中地,著名的報刊有《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衛報》、《觀察家報》、《周刊》等。

時尚

倫敦是全球最著名的四大時尚城市之一(另有:巴黎、紐約、米蘭),世界聞名的哈洛德百貨公司就坐落在城中。

交通運輸

綜述

交通是倫敦市長負責的四項政策範圍之一,但市長在交通的財政管理權則受到限制,其行政機構為倫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簡稱TFL)。倫敦的公共運輸是世界上龐大的交通系統,但卻有過度擁擠和信賴度不佳的問題,對此倫敦政府準備了多項大型的交通投資計畫。

倫敦的航空運輸十分發達,有希斯羅機場和蓋特威克機場該兩個機場。希斯羅機場位於倫敦西郊,是歐洲客運量最大的機場,有時一天起降飛機近千架次,空運高峰期間,平均每分鐘有一架飛機起降。倫敦的市內交通方便,捷運是市內主要交通工具。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路——倫敦地下鐵道開始通車。至1991年,倫敦全市捷運幹線有9條,全長414千米。倫敦捷運的技術和管理設備先進,所有調度和信號系統均為自動控制。1897年,倫敦開始有公共汽車服務,是世界上最早有公共汽車的城市之一。至1991年,大倫敦都會區區共有公共汽車線路350多條,總長度為2800千米,公共汽車6600多輛,且都是雙層公共汽車。此外,倫敦還有約1.3萬輛出租汽車。倫敦港是英國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全港包括皇家碼頭區、印度和米爾沃爾碼頭區、蒂爾伯里碼頭區,與70多個國家的港口建立了聯繫,年吞吐量約4500多萬噸。

鐵路

倫敦公共運輸網路的核心是倫敦捷運(London Underground),自1863年建立以來是世界上最古老及最大的地下鐵系統。倫敦地下鐵也包含了全世界第一條地下電氣鐵路線「都市與南倫敦鐵路」(City & South London Railway),該條路線從1890年開始服務。每年約有十億名旅客搭乘倫敦的捷運系統。倫敦捷運的主要服務範圍為市中心以及泰晤士河以北的大部分郊區,而南邊則由延伸的近郊鐵路網服務。

鐵路分為:

—Bakerloo Line (Brown)

—Central Line (Red)

—Circle Line (Yellow)

—District Line (Green)

—Hammersmith & City Line (Pink)

—Jubilee Line (Silver)

—Metropolitan Line (Dark Magenta)

—Northern Line (Black)

—Piccadilly Line (Dark Blue)

—Victoria Line (Light Blue)

—Waterloo & City Line (Turquoise)

—DLR(Dockland Light Railway)

—London Ovweground

倫敦捷運貝克魯線(棕色)

倫敦捷運中央線(紅色)

倫敦捷運環城線(黃色)

倫敦捷運區域線(綠)

倫敦捷運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粉紅色)

倫敦捷運銀禧線(銀)

倫敦捷運大都會線(深洋紅色)

倫敦捷運北線(黑色)

倫敦捷運皮卡迪利圓環站(深藍色)

倫敦捷運維多利亞線(淡藍色)

倫敦捷運滑鐵盧城市線(綠松石)

倫敦碼頭區輕軌

倫敦地上鐵

歐洲之星(Eurostar)列車可從倫敦的聖潘可拉斯車站(St Pancras)連往法國的里爾和巴黎,以及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倫敦堪稱擁有世上最繁忙、歷史最悠久的鐵路網路,估計每天倫敦地下鐵路的乘客量高達300萬人。由於倫敦捷運投資短缺,古老的基建卻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養,所以捷運老化尤見嚴重。列車擁擠、班次延誤更成為部分線路司空見慣的事。不過,也有線路獲得大量資金投資,興建延伸支線工程。通勤鐵路和城際鐵路通常不會穿越城市,而是駛入散布在舊市中心的14個車站。倫敦巴士網負責大部分的當地交通,甚至比地下鐵載運了更多乘客。巴士、黑色的計程車和地下鐵成為倫敦交通運輸的重要代表。

航空

倫敦希斯羅國際機場 倫敦希斯羅國際機場

倫敦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港。有超過八座機場在名稱中使用了“倫敦機場”,但大多數的交通量都是通過五座主要機場的其中之一。希斯羅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處理各種國內、歐洲以及跨州的乘客及航班。而一些廉價且短程的航班也會在蓋特威克機場起降。

公路

倫敦雙層巴士 倫敦雙層巴士

儘管倫敦市中心的公共運輸系統發達,但在倫敦較外圍的地方仍以汽車為主。倫敦內環道路(London Inner Ring Road,圍繞著市中心)、北方(A406道路)和南方(A205道路)環狀道路(位於郊區)以及一條高速公路(M25高速公路,位於市區外圍)環繞著倫敦市區,並且和數條繁忙的道路交會,但幾乎沒有高速公路穿越倫敦的市中心。在1960年代,一項稱為“倫敦環狀道路”(London Ringways)的高速公路計畫開始籌備,計畫興建穿越市區的高速公路,但由於居民的反對以及耗資過於龐大,該項計畫在1970年代早期就中止了。由於市內街道普遍狹小,且倫敦地區的汽車數量自1960年以來增加了將近兩倍,因此倫敦的交通堵塞是全歐洲最惡名昭彰的。在2003年,為了降低市中心的交通量,倫敦開始收取交通擁擠費。車輛必須付出每天8英鎊(約人民幣121元)的費用才能進入倫敦市中心的指定區域,而居住在指定區域的的居民則可以購買每月換新的通行證。

水運

倫敦港是全英國最繁忙的港口,水路交通及碼頭等相關設施主要集中在泰晤士河沿岸。但由於泰晤士河過於狹窄,因此較大型的船隻無法進入倫敦市區,而改在泰晤士河下游停靠,儘管如此,倫敦市區的船隻往來仍十分頻繁。

歷史文化

倫敦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行握手禮。倫敦人很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在倫敦,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

倫敦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復活節和感恩節等,還有皇室宣布日BANK HOLIDAY和女王生日等特色節日。

地方特產

芝麻菜

芝麻菜又稱紫花南芥,別名芸芥、德國芥菜等,英文名rocket、arugul。因其鮮葉汁具有芝麻香味,故此得名。在歐洲大陸廣泛出產,是倫敦人喜歡的時蔬之一。

哈吉斯

哈吉斯是類似大香腸的一種傳統食物,當地人稱為羊雜布丁,是將羊雜攪碎,混合其他調味品,裝進豬腸,蒸製而成的。

風景名勝

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

倫敦的主要景點有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倫敦塔橋(Tower Bridge)、 瑞士再保險塔(Swiss Re Tower)、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伊莉莎白塔(Big Ben)、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倫敦眼(London Eye)、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和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等。

友好城市

紐約(美國)莫斯科(俄羅斯)
柏林(德國)巴黎(法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