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秘魯首都和周邊山區,由於很少下雨,生活在這裡的人,被迫要從數英里以外的安第斯山脈的冰川上取水。但是安第斯山脈上的冰川面積正在縮小,這使人們非常擔心有一天這裡會面臨非常嚴重的水荒。與此同時,兩名德國科學家已經利用每年冬季從太平洋襲來的濃霧收集水分,這種濃霧天氣每年能持續8個月。凱·迪德曼和安妮·魯美里克已經利用多層網研發出更加先進的霧水收集器。負責推廣這種捕霧網的加拿大慈善機構FogQuest,參與了南美洲、以色列、尼泊爾、海地和納米比亞沙漠地區的很多項目。這種“霧水收集器”是一張長13英尺(3.96米),寬33英尺(10.06米)的網,每天可收集66加侖(249.84升)的水,這足夠一家人使用。霧水經由捕霧網流入水槽,然後通過小管子流入容器里,這種水非常純淨,無需過濾。
科研套用
科研用的霧水收集器是由南京大學的安樹青、崔軍、劉玉虹、徐振、楊海波、王中生等人共同研發的,該產品適用於野外環境下採集霧水樣品。裝置主要由雨水擋攔蓋、兩層霧水吸收網、霧水匯集皿、連線柄和支腳共同組成。它具有較高的霧水收集效率,並能有效去除野外環境下垂直降水和水分蒸發對霧水收集的影響,為有關霧水的科研活動提供簡便高效的實驗裝置。
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具有底面直徑130厘米、高25厘米的傘狀雨水擋攔蓋,擋攔蓋內面有相距3厘米的兩圈等間距排列的吊鉤,內外圈吊鉤距蓋中心分別為6厘米和9厘米;
雨水擋攔蓋下懸掛有雙層尼龍霧水吸收網,其中外層尼龍網上下端距離為60厘米,區域網路為80厘米,外層網上留有大的開口,兩層網上下兩端分別縫繞在兩個粗0.5厘米的不鏽鋼圈上,其中外層網所用鋼圈直徑為18厘米,內層網所用鋼圈直徑為12厘米,上端兩個鋼圈又分別懸掛在雨水擋攔蓋內面兩圈吊鉤上;
霧水吸收網所吸收樣品通過壁厚0.3厘米、皿口直徑20厘米、高30厘米的霧水匯集皿流入裝有礦物油的樣品收集瓶;
雨水擋攔蓋和霧水匯集皿通過長60厘米、粗2厘米的連線柄連線,連線柄上下端分別有內徑1.5厘米、長6厘米的無螺紋中空部分,桿端有厚0.2厘米、寬0.5厘米的突出邊緣,突出邊緣之後套接有長5厘米、厚0.2厘米、內徑3厘米、內側面為螺紋、靠近桿端的一端全開口、另一端為2.2厘米內徑開口的固定用鐵套,連線柄兩端分別與雨水擋攔蓋和霧水匯集皿上焊接的連線頭鉚接,連線頭為高5厘米、直徑3厘米的圓形螺紋底座,底座下粗2厘米、長2厘米或7厘米的光滑部分和底座上長6厘米、粗1.5厘米的光滑無螺紋套接頭焊接而成,其中連線頭的套接頭部分插入連線柄兩端中空部分,通過固定用鐵套的固定而使連線頭與連線桿緊密接合;三根長150厘米、粗1厘米、末端尖的支腳與霧水匯集皿寬0.8厘米、厚0.3厘米的突出邊緣以45°角接合,支撐起整個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