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視是當今最具影響的大眾傳播媒介;電視的兼容性特徵使其比以前的任何一種媒介都更加複雜。電視的發展建立在技術的不斷進步之上。《電視(藝術與技術)》從藝術與技術兩個角度入手,既注重巨觀上的審視把握,又著力於微觀上的操作示範。全書視野開闊,角度新穎,技術實用,對與影視相關的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影視愛好者,以及影視界從業人員的學習、培訓和進修,都有較大的幫助和啟迪作用。
目錄
第一章 電視事業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電視的發明與發展
一、電視技術的發展
二、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的發展
第二節 電視與電視節目形態
一、電視的內涵和外延
二、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體的存在方式
三、電視語言與電視節目形態
四、當代電視節目形態發展的趨勢
五、科學的電視節目生產過程
第三節 最主要的幾種電視節目形態及其特點
一、電視新聞節目
二、電視紀錄片
三、電視體育節目
四、電視談話節目
五、電視科教節目
六、電視文藝節目
七、電視劇
八、電視廣告節目和電視片頭
第四節 國內外電視的管理運營
一、管理和電視媒介管理
二、電視的商業化管理運營方式
三、電視的公益性管理運營方式
四、電視的政府性管理運營方式
五、我國的電視業概況
六、世界電視業發展的未來———集團化、全球化、市場化
第二章 影視的時空觀
第一節 影視媒介時空觀
一、時空視點的建立
二、時空和時空感
三、時空感的前提條件
四、契約、特權交換、偷窺與多重假定
第二節 時空形態
一、隨意的時空處理態度
二、多樣的傳播符號及其關係
三、敘述性影視(故事片和電視劇)中的時間
四、影視的封閉空間和開放空間
第三節 運動中的影像時空結構
一、影視時空的傳統理論和時空結構形態
二、敘述性影片中的時空運動變化
三、經典特例
四、媒介與藝術的傳播———影視橫跨的兩大領域
第四節 影視特技時空觀
一、技術視野下的時空結構
二、特技手段的歸納和分類
三、基本影視特技的分類
四、基礎特技的運用原則
五、一些特技使用的基本原則
六、特技使用的層次
第三章 紀錄片及形態要素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
一、紀錄片的概念
二、紀錄片的形態要素
第二節 紀錄片的歷史形態
一、萌芽階段
二、模仿階段
三、摸索階段
四、成熟階段
第三節 紀錄片的文化形態
一、主導紀錄片
二、大眾紀錄片
三、精英紀錄片
四、邊緣紀錄片
第四節 紀錄片的審美形態
一、紀錄片的自然美
二、紀錄片的和諧美
三、紀錄片的意境美
第五節 紀錄片形態的影響因素剖析
一、創作群體與創作理念
二、技術因素
第四章 數位技術———影視製作的新篇章
第一節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開創了電視製作的新天地
一、電視畫面處理的多樣性
二、動畫的製作
第二節 虛擬演播室技術
一、鍵控技術
二、計算機圖形技術
三、深度鍵技術
四、深度合成技術
五、同步技術
六、藍室(藍箱)設計
七、燈光
八、垃圾色塊技術
九、其他新技術
第三節 虛擬演播室系統構成與工作原理
一、虛擬演播室系統構成
二、虛擬演播室系統工作原理
第四節 虛擬演播室在電視節目製作中的套用
一、前景———背景結合 主體———場景結合
二、真實物體與虛擬物體結合、相互作用
三、虛擬出席、虛擬演出
四、虛擬大螢幕
五、虛擬重放
六、數字重放系統
七、虛擬演播室的評價及展望
第五節 虛擬角色
一、影視中的虛擬角色
二、虛擬角色在電視製作中的套用
三、虛擬角色的製作
四、未來
第五章 數字影視創作
第一節 數位化影視製作基礎
一、模擬信號
二、數位訊號
三、數位訊號的類型
四、數位訊號的優點
第二節 數字視頻信號壓縮
一、壓縮的重要性
二、壓縮的依據
三、無損壓縮與有損壓縮
四、壓縮編碼標準
第三節 非線性編輯
一、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組成
二、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功能
三、非線性編輯系統中視音頻卡的內部結構
第四節 個人電視製作
一、家用攝像機
二、視頻採集卡
三、光碟刻錄機
第五節 多媒體網路制播系統
一、非線性網路制播系統
二、多媒體技術在影視中的套用展望
第六節 MIDI技術
一、採樣與量化
二、MIDI技術
第六章 電視創作趨勢
第一節 數位化背景下的DV潮
一、數位化和DV
二、個人DV作品
三、DV的技術
第二節 DV和獨立製片人
一、獨立製片和獨立製片人
二、DV劇情片和獨立紀錄片作品鑑賞
第三節 DV拍攝理念
一、有關劇情片
二、有關紀錄片
第四節 DV之辯
一、DV不是一味地“邊緣”
二、DV紀錄片的道德底線
三、只談DV,不談藝術
第五節 影視合一
一、電視電影———體現影視合一趨勢的電視新形式
二、影視差異與類同
三、影視合一
四、電視電影的界定
五、從電視電影的起源看電視電影的發展空間
第六節 角色與身份的變化
一、互動電視
二、網劇
主要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