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電影縱覽

電視電影縱覽,作者,王人殷,由文化藝術出版社於2008-4-1出版。

內容簡介

電視電影縱覽

本書容納的電視電影,特指電影頻道節目中心2007年出品的數字電影,不包括其他出品單位製作的數字電影。

目錄

綜合視點

·第七屆數字電影百合獎·

難得的機遇 嚴峻的挑戰

關於電視電影的概念

2006年電影頻道數字電影創作的基本情況

懇請注重七宗事,提高質量百分之百——關於電視電影題材組織和劇本創作

大語境下的自覺書寫——2006年電視電影印象

電視電影吹毛求疵錄

對話2007電視電影

電視電影:前景與途徑

電視電影如何順應建設和諧文化的要求

現實主義是電視電影精神品質的基石

電視平台的媒體特性與電視電影的美學選擇

電視電影:探索類型片的商業美學特徵

電影頻道夢工場:全力助推數字電影

創作藝苑

我寫《暮鼓晨鐘》

真誠投入認真拍攝

要拍就去愛上它

《悲喜松花江》導演闡述

大愛如天》創作札記

每拍一次影片都是一次學習

《大愛如天》給我一次美妙的拍攝機會

大愛如天大音希聲

追求商業片與藝術片的完美融合

《棋王和他的兒子》攝影簡言

小人物的幸福生活——《棋王和他的兒子》創作談

感受創作的幸福

和夢想一起跳舞——寫在《遠方》的鐵道上

胖哥的後現代生活——《黑活兒》導演闡述

印證生活中的另類——《警徽·警戒》《黑活兒》製作隨想

《雪歌》後記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狗小的腳踏車》創作手記

為導演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天邊的情歌》攝影體會

在那遙遠的地方

當故事照進現實——《尋找克里斯蒂娜》創作點滴

在淡淡的敘事中,掩藏沉重的歷史負荷

《等郎妹》體會

守住一份單純的愛戲之心——《名媛名票》導演闡述

我演票界大王侗五爺

從電影夢到《名嬡名票

《青面獸楊志》導演闡述

《鏢行天下》製片談

拍攝京劇電影《對花槍》創作感悟

電影放大了京劇美

第一次

評析廣角

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電影的新收穫——評《星星之火》、《夜襲》、《彭雪楓縱橫江淮》

因循與反叛——《暮鼓晨鐘》的敘事策略

呼喚幸福——《幸福的小河》觀後

主旋律精神的情感化表達——《悲喜松花江》藝術特色

《無懈可擊》:中國式戰爭片的好萊塢化

評《看見你的歌聲》和《石頭村發財記》黑白棋子間的父子情深——評《棋王和他的兒子》

別處的生活此處的遙望——《遠方》評析

金牌的重量》:速度與激情

《黑活兒》:李威的堅守與轉型

《看著我的眼睛》:主旋律背景下的平民影像

替補職員》:勵志、溫情、人文

《蝸牛也是牛》:類型化的現實主義喜劇

李立群的“買房”記

現實關懷——中國災難片類型的靈魂

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鋪路——兩部兒童電視電影觀後

《名嬡名票》文化解讀和藝術評析

音樂元素在電影中的行為語言作用——簡評《名媛名票》的京劇唱段處理

輪迴之命:等待——《等郎妹》淺析

《名嬡名票》和《等郎妹》的攝影構圖形態

淺析《天邊的情歌》

《鏢行天下》:娛樂品質與原創精神

十里洋場百步穿楊——評《天生神探》系列

古典名著的時尚包裝——《青面獸楊志》和《母夜叉孫二娘》瑣議

名著重拍:《春蠶》的當代化嘗試

附錄

中國數字電影(電影頻道出品)年度片目

獲獎作品概覽

2007年電視電影收視率統計

編後附言

書摘

2006年電影頻道數字電影創作的基本情況

岳揚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部主任

2006年,電影頻道共完成數字電影創作106部,還有6部是標清製作的電視電影。一年來電影頻道在組織電視電影創作中始終堅持“三貼近”的創作原則,堅持程式化管理,在嚴把導向關的同時,嚴把產品的質量關,使得去年的數字電影創作繼續保持了作品題材豐富、風格類型多樣、質量相對穩定的基本面貌。電影頻道的數字電影現已成為電影頻道新片節目的主力軍,並繼續發揮著短、平、快的優勢,在配合頻道的主題宣傳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製作了《扎喜的長征》、《西風烈》;為紀念建黨85周年,製作了《楊德志圍城打援》、《白衣將軍孫儀之》等作品。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通車,我們特別推出了反映青藏鐵路建設的新片《雪域天路》,這是當時全國唯一一部這類題材作品。

電影頻道的數字電影創作的突出特點就是緊密貼近現實生活,大力弘揚時代精神,這是我們作為國家主流媒體服務大局、服務大眾的社會責任。在去年的112部作品中,現實題材有80部,占全年產量的71.4%;歷史題材(包括傳奇故事片、古裝片、動作片)23部,占全年產量的20.5%,革命歷史題材9部,占全年總產量的8%左右。

在現實題材創作中,我們的創作者和合作單位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敏銳的洞察力,生動地反映了中國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了頻道數字電影創作的主流方向,出現了一批優秀和比較優秀的作品。有謳歌新時期工業建設和先進人物的作品《金沙漠金胡楊》,有反映當下農村現實問題的作品《黑金子》、《村官過大年》、《法官老張軼事之別動感情》等;有描寫都市生活和都市情感的作品《男人上路》、《離別也是愛》、《後廚》、《女人四十正芬芳》、《煙花三月》等,有表現都市邊緣人生活的作品《北京你好》、《一諾千金》;還有追蹤當下焦點熱點話題的作品如《誰是臥底》(煤礦問題)、《禁獵區》(保護藏羚羊);有展示現代軍旅生活的作品《迅雷之旅》,有表現青春勵志的作品《籃球寶貝》、《啤酒花》、《我自己的德意志》;還有公安題材的作品像《頭上就是天》、《多雨的季節》、《流年》等。尤其是今年兒童題材的創作成績突出,如《天籟》、《小火車》、《西瓜是圓的》都達到較高的製作水準。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熱情謳歌時代精神,積極倡導先進文化和和諧社會,及時反映百姓關注的焦點和熱點話題,弘揚了時代主旋律。

2006年的數字電影創作中另一個特點就是一批作品體現了我們創作者類型意識的覺醒和追求。

從2006年乃至前年的作品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創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開始自覺地強化類型片意識,從選題創意開始,就在研究和探討,重視敘事策略,像《雪狼》、《血濺三岔口》、《陸小鳳傳奇》、《後廚》、《誰是臥底》、《離別也是愛》、《籃球寶貝》等,分別在喜劇、青春、愛情、災難、古裝懸疑和傳奇、動作等類型方面有所追求,雖然還不夠徹底,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表現出了我們在這方面的自覺意識。同時也獲得了較好的收視回報。

關於敘事策略問題,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一個是觀眾的需要,也是收視競爭的需要。電視電影的低成本特性決定了很難創造影像奇觀,我們就更需要在人物塑造和敘事策略上下大功夫,在今年的電視電影理論探討會上,很多專家也都提出了這方面的建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