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浸出

電浸出

電浸出(electro dissolution,electrolytic leaching)是指利用電解池陽極反應使物料中的有價金屬溶解入溶液的浸出方法。也稱電化學浸出。將物料(可加入石墨粉來提高導電能力)製成陽極板或以粉狀懸浮在陽極液中,陰、陽極室用隔膜隔開,通直流電後,在陽極發生物料的溶解,在陰極析出金屬(電氯化浸金時,陰極生成NaOH)。

簡介

電浸出(electro dissolution,electrolytic leaching)是指利用電解池陽極反應使物料中的有價金屬溶解入溶液的浸出方法。也稱電化學浸出。將物料(可加入石墨粉來提高導電能力)製成陽極板或以粉狀懸浮在陽極液中,陰、陽極室用隔膜隔開,通直流電後,在陽極發生物料的溶解,在陰極析出金屬(電氯化浸金時,陰極生成NaOH)。

電浸出方法的特點

此法的浸出與金屬提取在同一設備、同一時間內完成,充分利用了陰、陽極的反應,具有能耗低、流程簡單,污染小等特點。

電浸出方法的研究

1882年研究用此法處理鉛鋶。隨後用於白金屬鎳浸出的研究,並進行半工業性試驗。1951年硫化鎳電解生產金屬鎳首先實現工業化。加拿大鷹橋國際鎳公司的湯普遜鎳鎳煉廠和中國金川有色金屬公司均用電浸出法處理銅、鎳分選後的硫化鎳精礦來生產純鎳。人們對金屬硫化物礦電浸出也進行過研究,被認為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方法。

電氯化法

在水溶液中,金可與氯化合生成易溶性氯化金,由此提出了金礦石的氯化浸出法。金礦石氯化浸出劑是氧氣。氯化浸出法的進一步發展是利用電解氯化鈉溶液得到的氯浸出礦石中的金。套用這種電化學浸出方法從礦石中浸出金並由溶液中析出金的方法也稱電氯化浸出法,簡稱電氯化法。

金礦石的電氯化浸出過程,多年來得到不斷改進,其金的浸出速率比氰化法快,已進行了半工業試驗,尚未達到工業套用階段。由於原子氯和氯氣對金的強氧化性和強絡合能力,人們在處理難處理金礦石時,對電氯化法給予特別注意,經常在一些小設備中進行小規模加工處理。

電氯化法浸出金的套用實例

(1)有隔膜電解槽的電氯化浸出

金礦石在裝有隔膜的電解浸出槽中浸出。電解浸出槽是鐵制的或木製的圓形槽,槽底和槽蓋用石棉鋼筋混凝土或生鐵製造,槽內塗石油瀝青或煤瀝青。陰極室與陽極室用隔膜隔開。陰極是帶孔鐵質圓筒,外套隔膜。陽極是石墨板,依環形排列於底部與槽底絕緣。陽極室內裝機械攪拌器,轉速120~150 r/min。經過充分磨細的礦石與NaCl溶液混合後加到陽極室,利用不斷攪拌,使礦石顆粒保持懸浮狀。

(2)無隔膜電解槽的電氯化浸出

無隔膜電解浸出槽不存在礦泥堵塞問題。在無隔膜槽中利用電解氛化鈉水溶液析出的原子氯,從礦石中浸出金,已進行了半工業規模試驗。晏莊金礦是“鐵帽型”含金氧化礦,以褐鐵礦為主,金呈次顯微狀賦存在褐鐵礦孔隙里,粒度為0.001~0.005mm,個別的為0.074~0.06 mm。礦石含金量9g/t。由於磨礦後細小的金粒進入礦泥中,故曾先後採用混汞-搖床、混汞-浮選、混汞-浮選-滲濾氰化等流程處理,金的回收率僅為63%左右。後在電氯化一樹脂礦漿法試驗中,金的回收率大大提高。這是因為礦石電氯化浸出時,金顆粒表面的鐵、錳薄膜容易被破壞,可獲得較高的金浸出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