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介紹
《電影手冊》常設的欄目主要有“作者研究”、“影片分析”、“導演訪談”,以及對許多不同的民族國家電影所做的深度報導。“作者研究”是該雜誌以每期一個重點人物的形式推出的,這些人物不但有電影史中已成經典的大師,比如費里尼、伯格曼、帕索里尼等人,也有為新近去世的大師推出的紀念專輯,比如庫布里克和布萊松專題,同時還有對正在創作的電影導演進行的專題性回顧,比如阿莫多瓦專題,或是北野武專題。進入這個欄目的作者既有以拍攝藝術片而確立自己地位的電影家,也有在好萊塢商業電影領域中獨領風騷的電影導演,比如吳宇森。影片分析
“影片分析”欄目的重點是針對重要導演的新作進行評析。影評家對電影史上一些重要影片所撰寫的重要評述文章,很多都來自這個部分。比如對《筋疲力盡》、《媽媽和妓女》的介紹,都曾引起極大反響。該欄目也對電影史中的一些經典之作進行回顧式的評介,比如對雷諾瓦影片的介紹,我們幾乎在每個時期的《電影手冊》中都可以看到。
導演訪談
“導演訪談”是對正在拍攝新片的重要導演作現場採訪。在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馬丁-斯柯塞斯、伍迪-艾倫、阿蘭-帕克、王家衛等人的面孔,而他們的肖像也會經常出現在該期雜誌的封面上。
1999年12月,《電影手冊》雜誌現任主編夏爾-戴松來到北京,帶來了與這本雜誌的發展歷史密切相關的幾部電影作品,在北京電影學院進行了名為“《電影手冊》雜誌周”的專題放映,引起很大反響。而此前在3月,他們還在上海調查中國電影狀況,並將成果發表在《電影手冊》題為“中國國產”的專輯上。他們對中國新生代導演的創作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同時對港台電影也多有介紹。
中國電影界
《電影手冊》創刊已五十年,而它與中國電影界的關係似乎才剛剛建立起來。如果說以前對法國電影只能是“遙望”,那么今天,也許有機緣對此前一直陌生的東西認真地“近觀”。
歷屆名單
2014年
法國《電影手冊》2014年度十佳名單:
1,《小孩子》(法)導演:布魯諾·杜蒙
2,《再見語言》(法)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3,《皮囊之下》(英/美/瑞士)導演:喬納森·格雷澤
4,《星圖》(加拿大/美國/德國/法國)導演:大衛·柯南伯格
5,《起風了》(日)導演:宮崎駿
6,《女性癮者》(丹麥/德國/法國/比利時/英國)導演:拉斯·馮·提爾
7,《媽咪》(加拿大)導演:澤維爾·多蘭
8,《愛很怪》(美/法)導演:艾拉·薩克斯
9,《天堂》(法)導演:阿蘭·卡瓦利埃
10,《我們善熙》(韓)導演:洪常秀
2016年
1、《托尼-厄德曼》2、《她》
3、《霓虹惡魔》
4、《水瓶座》
5、《瑪-魯特》
6、《胡麗葉塔》
7、《保持站立》
8、《叢林法則》
9、《卡羅爾》
10、《我們在這片森林裡製造夢想》
2017年
1、《雙峰》
2、《童女貞德》
3、《某種女人》
4、《逃出絕命鎮》
5、《之後》
6、《一日情人》
7、《好時光》
8、《分裂》
9、《第一夫人的秘密》
10、《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