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實驗中心

電子科技大學於1956年由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三所院校的電訊系整體合併而創建,為我國最早的七所重點國防院校之一,1960年被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首批入選“211工程”建設高校、2001年進入985省部共建高校行列。電子科技大學現已發展成為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中心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約占專業總數的50%,學生數約占90%。電子實驗中心承擔了全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的基礎實驗教學,是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基地。其建設與發展經歷了從創建到獨立設課、“三段式”實驗教學體系建設、“五層次”教學體系與內容建設的幾個階段。

發展階段

獨立設課階段(1988年~1995年)。1988年,學校為克服各院、系、所“電路分析”、“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三門課程教學實驗室分散,教學無統一大綱、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以及資源浪費、人力浪費的實驗教學狀況,整合各院、系的基礎實驗室,成立了校級電子實驗中心,由學校統一規劃、集中管理、專項投資,保證了實驗教學質量。中心採取集中設課,單獨考試,規範教學和管理,主要面向全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開出基礎實驗課,實驗內容分為電路實驗、模擬電路實驗和數字電路實驗。隨後,又從附屬設課逐步過渡到獨立設課,實驗教材採用自編的實驗講義。

“三段式”實驗教學體系建設階段(1996年~2000年)。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根據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電子實驗中心對電子技術實驗課程進行了體系改革,改變以驗證性實驗為主、依附理論課的教學模式,全面推行了電子技術實驗能力等級考核制,提出了“基礎、套用、綜合”的三段式實驗教學體系,獨立設課,相應設定了《電子技術基礎實驗》、《電子技術套用實驗》及《現代電子技術綜合實驗》三門列入本科培養計畫的電子技術必修實驗課程。實驗中心還正式出版了多部實驗教材,教師隊伍得到穩步增長和提高。期間,學校211工程建設和“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建設為電子實驗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契機,使實驗中心得以快速發展。電子實驗中心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提出的獨立授課“三段式”實驗教學體系和方法在實驗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獲得了多項四川省和電子科技大學教學成果獎,1999年獲四川省“優秀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

“五層次”實驗教學體系與內容建設階段(2001年至今)。2001年,學校進行院系、學科調整,考慮到電子實驗中心發展的學科背景需要,有利於實驗中心教師的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實驗中心進行了管理體制的改革,在人事管理和行政上劃歸我校實力最強、規模最大、擁有三個國家重點學科的電子工程學院,而實驗中心的運行經費及專項建設項目由學校直接投入,更好地促進了實驗中心的發展,使實驗中心在師資隊伍建設、實驗教學規模和實驗教學水平等方面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發展戰略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位化、智慧型化、小型化、網路化成為電子信息技術新的發展方向,電子設計方法和手段也日新月異,如單片機技術、嵌入式系統、可程式邏輯器件(CPLD、FPGA)、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計算機匯流排技術、軟體平台技術(如虛擬儀器)等。同時,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要求工科學生加強工程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電子實驗中心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既保留並規範了應知應會的基礎訓練,豐富和完善了綜合實驗項目,同時,將傳統實驗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增加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內容,創建了一批與現代技術相適應的先進的高水平實驗室。構建了“基礎型、套用型、綜合型、設計型、創新型”的分層次、循序漸進的實驗教學體系,重新制定了必修實驗課程和選修實驗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了課程內容的最佳化與重組。同時,加強實驗室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引進國外教學儀器設備,進行雙語實驗教學的嘗試,加強網路化、信息化、開放式實驗教學與管理,裝備了開放教學管理控制系統,創建了實驗中心獨立的網站。實驗教學成果顯著,獲得了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7項四川省教學成果獎,實驗中心編寫的"現代電子技術綜合實驗"、"虛擬儀器基礎教程"等實驗教材和自製實驗平台在多所兄弟院校得到推廣套用。實驗中心承擔著全校本科電子實驗教學任務,開出各類實驗課程共11門,學生受益面廣、影響大,每年受益的學生人數達1萬人以上。

評估驗證

2004年,以電子實驗中心為學生工程訓練主體的“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通過驗收評估,並正式掛牌。電子實驗中心已成為我校電子技術實驗和電子工程實踐教學的主要基地、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