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電子手錶:含有電子線路的手錶。根據所用震動系統或振盪器的不同,可分為擺輪電子手錶、音叉手錶和石英手錶等。也叫電子表。 電子手錶在溫度25~28℃時,一晝夜計時誤差在一秒以內,當溫度至0℃以下或50℃以上時,每晝夜會慢兩秒鐘。同時當溫度高達60℃時,液晶板會變黑,溫度降到0℃以下時,液晶板就會失去顯示作用,因此到冬季,電子手錶只能戴在手腕上,靠人體的恆溫來保持它的正常計時。另外,高溫和過低溫還會造成電池漏液,腐蝕機芯。
電子手錶電池一般可用一年以上,不過照明燈耗電量大,開亮一秒鐘所耗電量相當於計時用一小時以上。電池的電快完時,燈光會變暗淡,或在開啟時數字顯示變暗甚至消失。更換電池時,如果自己不懂修表技術,應送修表店安裝。而且電池規格沒有標準化,各種牌號電池很多,不能隨意採用。電子手錶要注意:按按鈕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失靈;液晶板使用五至七年需另換新的;電池無電要及時取出,以免流液腐蝕機芯。發現燈不亮、按鈕失靈、計時突然有較大誤差時要及時修理,可能是元件焊點接觸不良或脫掉了。
電子手錶,特別是數字式電子手錶,防水性能一般較差。儘管有的在說明書或後蓋上印有“防水”字樣,也要儘量避免與水接觸。
電子手錶的結構與機械手錶不同,都是電子線路和電子元件,萬一進了水,就會是“災難性”的,使整隻手錶報廢。特別是液晶板和集成線,不僅怕水,就是受了潮,時間一長也會出現故障。因此,洗臉、洗衣時最好把表摘下來。下雨時要防止濺上雨水。如果發現電子手錶進了水,或錶蒙子內壁聚有水氣,應立即送修表店進行除水、排潮處理。
起源
電子手錶是以微電池作能源(亦有利用太陽能)採用電子元件的手錶。
電子手錶源於瑞士。1955年瑞士靠其生產擺輪遊絲的成熟經驗和精湛的技術,首先研製成功擺輪式(用電磁擺輪代替發條驅動)電子手錶,被稱為第一代電子手錶。1960年,美國研製成音叉電子手錶。它比前者結構簡單,走時精確,被稱為第二代電子表。1969年,日本研製成石英電子手錶。
它的精確度又超過前者,被稱為第三代電子手錶。上述電子手錶均保留了傳統的指針錶盤式表面。20世紀70年代,瑞士、日本等國研製成液晶顯示(錶盤上直接顯示數字)石英電子手錶,它是全電子化的手錶,無任何走動元件,內部結構運用積體電路,走時更為精確,被稱為第四代電子手錶。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研製電波表,即第五代電子手錶。
歷史演變
電子手錶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它經歷了四代演變。第一代叫擺動式(用電磁擺輪代替發條驅動)電子手錶。這種表在1959年由瑞士開始研製,是利用生產擺輪遊絲的成熟經驗和精湛技術製成的。
第二代叫音叉電子手錶。1960 年,美國研製成音叉電子手錶。它是電子技術和精密機械加工結合的初步嘗試。這種表的零件加工要求和裝配調整工藝比機械錶難度要大,所以還沒有來得及推廣就被迅速發展的第三,第四代電子手錶代替。
第三代叫指針式水晶電子表。水晶就是石英的俗稱。1930年製成世界上第一台石英鐘。60年代,半導體積體電路的發展,使水晶套用於手錶工業成為可能。1969 年,日本研製成石英電子手錶。
第四代叫液晶顯示式電子手錶,也叫全電子表或固態表。20 世紀70 年代,瑞士、日本等國研製成液晶顯示(錶盤上直接顯示數字)石英電子手錶,它是全電子化的手錶,無任何走動元件,內部結構運用積體電路,走時更為精確。這種表1973年投入市場。後來又出現了具有多功能的數字式電子手錶。
第五代叫電波表,電波表機身由原子時鐘和無線電接收系統組成,由國家授時中心發出準確時間,通過無線電接收系統接可以自動校對時間的手錶。卡西歐公司自1995年發售第一隻電波表(FKT-100)以來,至2007年5月全球累計銷售電波表已突破一千萬隻大關。 電波表內置高感度小型天線,接收標準電波進行自動對時,因而可以實現時間上的精準。在國際上,德國、英國、美國、日本都已經有標準電波的傳送。2007年7月,在中國河南商丘建成的新電波塔已經開始傳送電波。
結構設計
Quartz石英電子表
石英電子手錶,又稱第三代電子表,它以石英諧振器作為時間基準、以指針顯示時間,又稱為模擬式電子手錶。第三代石英電子手錶以氧化銀電池或汞電池提供動力,採用棒形或者音叉形石英振盪器作時間基準,運用中大規模半導體積體電路(IC)連續分頻獲取基本時間單位,再利用微型步進電機作為換能器,通過(機械)齒輪傳動系統顯示時、分、秒。石英式電子手錶的日誤差精度可以控制在±0.2秒,年累積誤差不超過±12~60秒。發展第三代石英指針式電子手錶不可缺少的條件是:精密而穩定的石英振盪器、高性能的積體電路(IC)以及電-機轉換器(步進電機)和一個小型的能夠提供穩定放電特性的高能電池。
國內石英電子手錶的試製國內石英電子手錶的試製工作起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據資料介紹,從1967年開始上海手錶廠、上海金屬錶帶廠研製成功擺輪遊絲電子表,1969年轉入上海園珠筆廠繼續研製並完成了中間試驗以及批量生產(當年生產2萬隻)。1972年上海手錶二廠試製成功音叉式電子手錶,初步達到了國際六十年代的技術水平。最早開始研製第三代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的是上海鐘錶元件廠,1972年初第一塊樣表誕生,那是一個非常簡陋的原型電子表,電子元器件和電源(四節五號電池)都裝在機心的外面。1972年10月,上海無線電十四廠研製成功了1.5伏CMOS石英電子手錶積體電路。在1.5伏CMOS石英電子手錶積體電路研製過程中,上海組織有關單位協作會戰,探索了離子注入CMOS新工藝。據有關文獻介紹:試製成功的1.5伏CMOS石英電子手錶積體電路使用了離子注入工藝生產,電路晶片上集成了二十隻MOS電晶體,工作電壓1.5V,工作電流小於3微安,功耗僅為5微瓦,電路工作頻率32768Hz,通過七次二分頻,由32768Hz降頻至256Hz輸出頻率信號。
7分頻石英電子手錶,其電機轉換原理接近音叉式電子表,也被稱為第一代石英電子手錶,1967年由瑞士電子鐘錶中心(CEH)實驗室研製成功,原始機型是β21型,1970年產品正式上市。它利用水晶的壓電特性做成諧振器,通過積體電路次分頻做為頻率基準,經過電流放大,由振盪式棘爪送進電機推動一個有256齒的棘輪,再通過齒輪系帶動時、分、秒顯示指針,有別於1或0.5H步進電機,其秒針的動作是連續的。由電子表消耗的能量以及工作頻率決定,手錶棘輪需要在2.5mm直徑的輪上切割出所需等量的齒,齒的高度大致為0.01mm,由於棘爪與棘輪送進差錯直接關係著時間精度,所有齒輪上不允許有塌角和傷痕等,只有高精密的機械才能加工,這也是精密機械與微電子化相組合的奇蹟。由於銷售價格過高,β21型生產了16000塊後停產。由於種種原因,國產指針式分頻石英電子手錶研製工作進展緩慢,到1976年,總共裝配了65隻。1973年4月,上海鐘錶元件廠在上海郵電器材一廠(原郵電部519廠)幫助下,首先試製成功了由玻殼封裝的20480Hz棒型石英振子,接著在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幫助下,又研製出頻率32768棒型石英振子。
16級分頻電路1974年,坐落於國家輕工業鐘錶鐘錶研究所和風雷儀表廠研製出我國首塊手錶用16級二分頻矽柵中規模CMOS積體電路,命名型號F16F,並相繼研製出了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樣表。
大規模積體電路被稱做是“電子手錶的心臟”,國產16級二分頻矽柵中規模CMOS積體電路F16F的誕生,標誌著我國石英電子手錶在開發和研究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1978年,用16級二分頻CMOS積體電路組裝的成表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這枚16級二分頻矽柵中規模CMOS積體電路,晶片上共集成了296個N溝道和P溝道MOS電晶體,整體電路由振盪電路、分頻電路、窄脈衝形成電路(解碼電路)和電機驅動電路(功放電路)組成,石英諧振頻率為32768Hz,經過十六次二分頻後,通過輸出端3、4腳,以每秒鐘輸出的一個脈衝驅動步進電機,再通過電機帶動秒針,每一秒前進一步。
1974年底,上海鐘錶元件廠試製成功具有16級分頻電路的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至1984年,前後共生產了4177隻,註冊商標為金星牌。以後為了集中精力抓好電子表相關元器件的生產任務,根據上級指令,到1984年底,上海鐘錶元件廠金星牌第三代指針式石英電子表不再安排生產。
從1972年開始研製出國產第一代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樣表,到1984年第三代指針式石英電子表成品因故停產,風風雨雨十二年,上海鐘錶元件廠默默無聞,潛心奮戰,為國產石英電子的成長與發展中作出了諸多可貴的奉獻與犧牲,可謂殊勛彪炳。
1977年9月,上海手錶二廠開始加強對16分頻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的研發工作,並於次年試製出首批42隻樣表,產品規格分單機、日曆、雙歷三種石英表。
B、數位式石英表:基本原理和指針式石英表相同,但它沒有齒輪系,而直接以液晶片(LCD)來顯示時間。
注意事項:lC板正常行走久了,接觸點會有污垢累積或者受潮,因此也要和機械錶一樣,2、3年洗油保養一次,而長期不戴時最好將電池取出,以免電池液流出而腐蝕機板,某些地區氣候潮濕,選用日系的電池,會比較合用。
太陽能電子表
太陽電池是使用純度極高的矽片製成的,這種矽片經過特殊處理形成兩層極薄的薄層,當陽光或燈光照射到矽片表面,就能把光能轉變為光電流及光電壓。電流由電壓高的太陽電池流至電壓低的手錶電池而得以充電。為了防止太陽電池所流入手錶的電壓太高,內部有二極體及電阻來充當緩衝器以便保護手錶電池及壽命。
注意事項:定期檢查當然是免不了的,另外要注意,更換電池時必須使用塑膠或竹鑷子夾取,使用金屬鑷子易造成短路。
手上鏈石英
由日本SElKO集團於1998年發表的SpringDrive技術,在大部分的結構上其實是與機械錶完全相同的,但在機械錶的核心一擒縱結構部份則採用了石英震盪器的構造,因此有人認為它應該是屬於石英表才是,但嚴格來說SpringDrive技術其實算是機械錶的衍生設計,因為石英震盪器與磁車在SpringDrive上面是擔任“煞車”的作用,計時組件的動力來源依然是來自於發條盒,由石英震盪器提供訊號給磁車作連續點放的動作來牽制秒針,所以採用SpringDrive技術的腕錶,秒針是如機械錶般一點點步進的,也因為採用石英震盪器為頻率核心,所以雖然算是機械錶,但卻擁有每月+-15秒的高精準度,也是機械錶所不及的地方。
自動石英電子表
它是自動表與石英表的結合體,其動力來源來自配戴者手臂的擺動帶動表內的自動盤轉動,所產生的動能推動內制的微型發電馬達轉化為能源,為表內的石英裝置提供充足電力,多餘的電能則會被微型電容器儲存起來。這種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設計,在經過現今技術的不斷改良後,充滿能量時,可持續運作達數十天之久。自動石英表結合自動表的上鏈方便性與石英表的精準,且無須使用電池,更加環保,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品牌製作這類型手錶。
注意事項:要定期保養,並且避免將表放置於有磁性的地方。
保養方法
中高檔手錶建議每隔兩至三年應做相應的保養,更換防水元件,檢測走時性能和機芯功耗,清洗機芯,以及養護外觀等,這樣的保養服務將有效延長手錶的使用時間。(1)戴手錶時,手上的汗水對表殼有腐蝕性,全鋼表殼由於是鎳鉻合金,抗腐蝕性能好些,半鋼表殼是銅的,長期與汗水接觸,容易腐蝕,應經常用軟布抹去汗水或墊上塑膠表托,以防止其被汗水侵蝕。
(2)不要隨意打開表後蓋,以免塵埃進入機芯影響手錶的正常工作。
(3)不要將手錶放在有樟腦丸的衣櫃內,以免表油變質。
(4)不要將手錶放在功放、音響、電視機上,以免磁化。
(5)普通機械手錶受了潮,可用乾棉花壓在手錶上,再用40瓦的電燈泡烘烤5分鐘,表里的潮氣就可全部被蒸發出來。如果石英電子手錶受了潮,可取若干小塊氯化鈣,用紗布包好;然後打開電子表蓋,將包好的氯化鈣和電子表一併放入一個不漏氣的塑膠袋或玻璃瓶內,密封。一般3個小時左右即可除潮,使電子表恢復正常。對於受潮嚴重的表可適當延長吸潮時間。
(6)收到一隻心愛的手錶,拆掉外面包裝時,千萬要保存好防護手錶所用的包裝盒。這些保護手錶的包裝盒,能在平常不配戴時給予手錶最安全的保護,避免手錶被摔壞或是被碰撞,所以將包裝盒保留是絕對必要的,而且建議在平日不戴手錶時,養成習慣放入盒內,就能大大減低手錶損壞的機率。
(7)平常最好不要天天戴同一隻手錶,應多準備幾款不同的手錶交替使用,除了能豐富個人的造型,也可避免灰塵、體垢全集中在同一隻手錶上。對於皮錶帶,更要小心呵護,以免天天使用造成錶帶的經常性磨損拉扯,那么即使表面新新的,手錶看起來也會十分老舊。
(8)把手錶戴在手腕上睡覺,如果手錶是夜光表,就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這是因為夜光表的指針和刻度盤上塗的發光材料,主要是鐳和硫化鋅的混合物,鐳放出的射線能激發硫化鋅晶體發光,睡覺時,如果戴著表,人體就會受到八至九小時的鐳輻射,對人體有一定危害。因此,睡覺前,最好把夜光表取下來,放到桌子上。(9)表蒙翻新。手錶蒙被劃出很多道紋以後,可以在表蒙上先滴一二滴清水,再擠一點牙膏擦塗,就可以把劃紋去掉而使表蒙如新了。
表殼識別
表殼根據其材質有金殼、鋼殼、鋁殼、銅殼、鈦殼、合金殼、塑膠殼、木殼等之分。平常我們接觸、使用和選擇最多的就是全鋼材質表殼和錶帶的手錶。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有很多標榜表殼材質為全鋼的手錶實際上是銅表殼。(也稱半鋼表殼)銅表殼(也包括錶帶)相對全鋼材質的手錶而言,製造成本會低出幾倍以上,存在更大的利潤空間。因此很多商家就會在這一點上大作文章,“以銅充鋼”以極低的價格作為誘餌吸引買家購買的眼球。
因此在此特別對全鋼表與半鋼表區分方法作一簡單的介紹:
a、全鋼表殼鍍層亮中發暗、表殼稜角圓潤,無鋒利感。銅表殼鍍層亮中發白、表耳背部稜角鋒利,表耳背部一般可清晰見到切刀切割後形成的環狀紋路。且紋路深淺大小不一,排列松疏不齊。而全鋼表殼的紋路則細膩勻稱,排列緊密整齊。
b、在表耳稜角部分(可在表耳背部內側檢驗)用小刀在一小段距離內輕輕刮動,如其內部呈黃色則為銅表殼。c、銅表殼抗腐蝕性能較差、如保養不當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出現褪色(發黃或發紅)、鍍層起泡或脫皮的現象。
顯示屏分類
(一)發光二極體顯示型。需要看時間的時候,按動按鈕,表面上便會顯示出小型紅色數字,呈現一、二秒鐘後,這些數字又會消失。大多數的發光二極體電子襲除了能顯示時分兩種數字外,還可以顯示日期和秒,不過並不是與時、分數字同時出現。如果顯示不同的數字,便要按動不同的按鈕,顯示秒的數字亦可繼續不斷地呈現。
(二)液晶體顯示型。液晶顯示器件( LCD)是利用液態晶體的光學各向異性特性,在電場作用下對外照光進行調製而實現顯示的。液晶顯示器件是厚度僅數毫米的薄形器件,工作電壓低,僅幾伏,用cmos電路直接驅動,電子線路小型化。功耗低,顯示板本身每平方厘米功耗僅數十微瓦,採用背光源也僅10mW/cm2左右,叫用池長時間供電顯示的數字是由各劃聯接起來,時和分的數字繼續不斷地在表面上呈現,無須按按鈕。
(三)石英模擬型。這類表的表面和時分秒針都與普通機械手錶一樣。表內電晶體所控制的微型電動機驅使表面的時,分,秒針運行。石英電子袁走時非常準確,一個月內的快慢誤差不出數秒。和傳統式手錶相比,因為購買電子表電池的費用,比良好的傳統手錶洗油費用便宜。電子手錶本身的售價也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而日益下降,最後可能下降到這樣一個程度。當發現表內電池能量將要耗完的時候,就把它扔掉,因為買新電子表的價格和買電池的價格並不高。
進水處理
不小心表殼內進水了,可用一種叫做矽膠的顆粒狀物質與已經積水的手錶一起放進一個密閉的容器內,數小時後,取出手錶,積水即全部消失。此法簡單經濟,對表的精度和壽命均無任何損害。已經多次吸水後的矽膠,可在120℃下乾燥數小時,吸水能力可再生,還能反覆多次使用。
如果進水不嚴重,只是表玻璃內有層霧氣,這時可用幾層衛生紙或易吸潮的絨布將表包嚴,在距40瓦電燈泡15厘米處烘烤約30分鐘,即可消除水氣。切忌將表蒙靠近火直接烘烤,以免使表蒙受熱變形。還可以將表蒙朝內、底殼朝外,反戴在手腕上,兩個小時後水氣即可消除。如果進水嚴重,最好立即送表店擦油,清除機芯的水分,以避免零部件生鏽。
真假辨別
表殼後蓋
觀察表殼後蓋。凡原裝手錶,尤其是男表,都要在表殼後蓋上印許多英文字母,註明手錶牌名,生產國別,全鋼或半鋼防水、防磁、防震或防震器名稱(參見後面常見手錶外觀英文字母標記),並刻印有手錶牌號專用的商標圖案。除此以外,還刻有一些數字,用來標明手錶的機芯號和殼號。冒牌手錶後蓋上刻有的圖案及字母大多十分粗大模糊,不明殼號及機芯號。原裝手錶後蓋上一般均貼有一膠膜,而梅花表在表後蓋上加貼一綠色梅花狀標籤。瑞士產的鍍金殼手錶,在表殼開檔位置(和安裝錶帶的彈簧桿相對處)刻有字母,如PLAQUEGI0,表示表殼是10微米鍍金。冒牌表則沒有這種標記,許多冒牌手錶採用氮化鈦之類的工藝冒充鍍金表殼。
錶盤
錶盤。凡日本產的手錶,在錶盤6點盤字下端都印有一行很小的數字,表示機芯和盤號;冒牌表則沒有。瑞士產的一些名牌手錶,象梅花、英納格等在錶盤上都有一些特殊標記。“空霸”(airmaster)型的梅花男表在錶盤下部,都印有紅色字母TITOFLEX,並且絕大多數還鑲有一顆玻璃或金屬質的鑽石。英納格表在錶盤下部印有sTARJEWEIS字樣的字母。冒牌手錶錶盤上沒有這樣的字母。
有些冒牌手錶在錶盤上雖印有sWISSMOVT字母表示瑞士機芯,以SHOCKPROOF這樣的字母來標明是防震表,但這類手錶通常錶盤上的缺陷和疵點較多,如盤字鑲得不正,分線印跡模糊,盤字或商標字母、圖案在錶盤上鑲得不嚴密,盤面上有較多的劃痕、變色及夜明點脫落等,而且夜明點都加在盤字的里側,夜明點較大和顯得不均勻,也有錶盤夜明點和指針上夜明點顏色不一致的。
有些帶日、周曆的冒牌手錶有這樣的特徵:從日曆視窗看上去,日曆字盤的外側向後傾斜,或日曆字盤是塑膠質的。周曆字盤則用中文標明星期(日本表除外)或星期字右側用英文,左側用數字。
表把頭
觀察表把頭。冒牌手錶的商標或字母印記粗大模糊或印有100%W~P字樣,以及全鋼手錶使用半鋼把頭。
紙手錶
愛普生與其旗下的手錶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利用電子紙張作顯示器的手錶。這款名為“FutureNow”的手錶看上去輕薄簡潔,有清晰度較高,功耗很低的顯示屏。這塊手錶最初是在2005年3月30日於瑞士開幕的鐘表珠寶展覽會上亮相的。PCWORLD中國網4月15日訊息見過戴在手上的顯示器么?近日,愛普生與其旗下的手錶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利用電子紙張作顯示器的手錶。這款名為“FutureNow”的手錶看上去輕薄簡潔,有清晰度較高,功耗很低的顯示屏。這塊手錶最初是在2005年3月30日於瑞士開幕的鐘表珠寶展覽會上亮相的。
這塊手錶的獨特之外在於其內部的電子紙顯示器,該技術集成了美國EINK的電子墨水技術、愛普生顯示器製造工藝,
電子紙的驅動電壓為1.5V,一個3V的鈕扣電池的工作壽命約為1年。。“FutureNow”手錶將在2006年春季在日本當地開始銷售。
多功能表
“多功能電子手錶”的機芯是手錶設1400計製造技術和精密工藝的極品之作,這類電子手錶除了顯示時間之外,它更是集中了其他多種功能。如顯示月相和季節,並可設定每小時、每十五分鐘響鬧報時,具有萬年曆等。這種手錶的結構繁密,其設計就像房子,是層疊式的。最底層是地牢,是時間裝置,顯示時、、秒;第二層是報時打簧裝置,設計精密的型號可以每小時、每刻鐘、每五分鐘報時,甚至可以在每一刻鐘後逐分報時。機芯由至1800塊零件,個別只有千分之一毫米大小,每一部分均經頂級師傅切割、打磨和琢造。就技術、科技和手工造詣而言,世上只有數家歐洲鐘錶廠集備諸種條件,可以製造少數手錶。放眼當今業界,懂得製造這些“複雜功能表”的匠師。人數不足一百。而技藝高超的制表師傅製造一隻此類機芯,一般要花上六至十二個月。
相關介紹
電子手錶是本世紀50年代才開始出現的新型計時器。最早的一種電子手錶是美國埃爾近公司和利普手錶公司在1952年共同公布的電子手錶原型。這種手錶用電磁擺輪代替發條驅動,但走時部分與機械手錶完全相同,被稱為第一代電子手錶。1960年美國布洛瓦公司最早開始出售“阿克屈隆”牌音叉電子手錶。這種手錶以音叉的振盪頻率作為走時的基準,比擺輪式電子手錶結構簡單,走時較精確,被稱為第二代電子手錶。1969年12月,日本精工舍公司推出了35SQ型電子手錶。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石英電子手錶,這種手錶以石英的固有振盪頻率為走時基準,通過電子線路,控制一台微型電機帶動指針,被稱為第三代電子手錶。石英電子手錶走時精確,結構簡單,很多性能指標都超過了機械手錶,因此很受顧客歡迎。它出現之後不久,就把第一、第二代電子手錶淘汰了。從第一代到第三代電子手錶都保留了傳統手錶的指針錶盤式表面,繼之而起的第四代電子手錶棗數字顯示式石英電子手錶卻完全脫離了機械手錶的形式,最終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時計。數字顯示電子手錶採用發光二極體或者液晶為顯示元件,直接以數字表示時間。整個手錶由石英晶體、積體電路、顯示屏以及電池構成,沒有任何走動元件,所以又被稱為“全電子手錶”。世界上最早的全電子手錶是美國漢彌爾頓公司在1972年開始出售的波沙牌(Pulsar)數字顯示電子手錶。該表以發光二極體為顯示元件,當時售價為2000美元。
全電子手錶走時比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更精確,結構比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更簡單,還具有特別良好的防磁、防震性能。而且,除了顯示時間外,數字顯示式電子手錶還可以具有計秒,顯示日期、星期、起鬧及計算、儲存數據、量血壓、測脈搏、報警等等多種功能,還出現了與收音機、電視機組合在一起的電子表。
常見故障修理:
故障現象:顯示紊亂,秒顯示隱隱閃動。故障原因:(1)接觸不良;(2)積體電路發生故障;(3)液晶顯示屏共電極端子破裂。修理方法:(1)撬開後蓋,取出表芯,鬆開底板上4個螺絲,取出底板,可以看到液晶顯示屏的兩排電極端子上有兩塊導電橡膠,故障就是它與底板上的兩排電極端子接觸不良。可在液晶顯示屏上下邊與表殼接觸的地方分別墊上適當厚度的紙片然後再將零件原位裝好,顯示屏即可正常;(2)更換積體電路板;(3)更換同規格的液晶顯示屏。
故障現象:秒字不跳。原因及解決辦法:這種現象不是表的故障,而是表的另一種顯示功能,只要先按住圖中S:鈕不放,再按S,鈕,顯示便恢復正常。
故障現象:按S:鈕失去作用,不能校對時間。故障原因:表殼按鈕與表芯接觸片不接觸。修理方法:打開後蓋,先不要急於取出表芯,按下S:鈕,仔細檢查它與表芯接觸片是否接觸。若不接觸,可將表芯取出,在S:相對應的接觸片下面墊些小紙片,使52與接觸片接觸。若S:按鈕與表芯接觸片接觸,則是S:按鈕上有異物,只需清除異物即可。
故障現象:不顯示。故障原因:電池不良;積體電路損壞;液顯屏失效,接觸不良;內部短路或斷路;受潮等等。修理方法:電池、積體電路、液顯屏失效,必須更換新件。對接觸不良,一般是因電池正負接觸極片鏽蝕或變形而造成的,應清除鏽蝕或整形。對表芯浸水或受潮受污而造成的不顯示,可採用不同的方法去污去潮。若表芯只是受污,可用無水酒精進行全面清洗,然後在白熾燈下(溫度約70℃)烘乾即可。若表芯僅僅是受潮,可將表芯放在60w的燈泡下慢慢熱烘十幾分鐘即可。
使用電子手錶8忌
忌受潮
電子手錶的密封性較差,要特別注意防水防潮。因為電子手錶受潮後,容易使它的絕緣性能下降,造成漏電、短路等故障,甚至使表內元件生鏽。
忌降曬
電子手錶的液晶顯示屏一般可使用七年左右,如果經常在陽光下曝曬液晶顯示功能就會卜降而加速衰老,從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忌高溫
在高溫環境中,電子手錶內部的積體電路特性會改變,會直接影響手錶的運行精度。
忌震動
由於電子手錶內的積體電路引線極細,如果受到跌落等強烈衝擊性振動,就很容易使其內部的石英震子損壞或積體電路引線斷裂,甚至改變各零件的相對位置而停止工作。
忌磁場
磁場會使電子手錶的內部零件磁化,因此應注意避免把電子手錶放在收音機、電視機等有磁性物體或電氣設備旁。
忌X光照射
X光射線的輻射作用會使表內的積體電路片受到損害,或使電子手錶產生靜電等干擾,影響其正常功能。
忌經常啟用照明電珠
電子手錶運行時其工作電流為3~4微安,採用小電流放電的氧化銀鈕扣電池,侮按亮照明電珠一次耗電電流達1.5毫安,一秒鐘所消耗的電能就可以供手錶運行兒個小時。
忌樟腦
樟腦會使電子手錶內部的零件引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