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條件下企業投資績效評價

《電力市場條件下企業投資績效評價》一書介紹了電力工業進行重構的綜合處理方法,闡明了傳統的發電投資評估方法不再有效。並利用三個表示不同市場條件的經濟模型,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評價方法。突出強調了市場競爭環境對電力公司及供應商組織的影響.並對世界範圍內放鬆管制條件下電力企業的生存提出了非常必要的建議。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的作者親歷英國電力市場的變遷,對英格蘭和威爾斯電力市場的結構及運營存在的問題具有獨到的見解。本書主要有六個部分:電力市場結構與機制回顧、發電投資評價、輸電投資評價、市場變化對電力企業運營的影響、市場變化對電力設備提供商的影響、電力市場前景的展望。

編輯推薦

本書是Barrie Murray的Electricity Markets:Investment,Performance and A-nalysis的中譯本,是《電力經濟與管理譯叢》之一。

本書通過對電力市場的特徵分析,以大量實際運行經驗和模擬計算的數據為基礎,突出了電力市場改革對電力企業投資績效評估方法的改變的影響,探討了電力市場條件下電力企業特別是發電企業投資績效評價的方法,建立了相應的投資績效評價模型,並運用模擬計算得出了許多有益的結論。本書中還有大量模型、圖表和經驗數據供讀者參考。

本書不僅是電力市場條件下電力企業進行投資績效評價的工具,也為廣大理論工作者探討電力市場運行規律提供了線索;同時,由於電力市場投資績效總體水平不僅直接影響電力企業經濟效益,同時還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電力項目的投資水平和結構,而投資水平和結構決定供給義務與質量以及國家可持續發展水平,因此,本書為政府相關部門包括管制機構進行電力市場改革決策、制定相應的市場制度和管制政策提出了依據。

本書可供電力工業投資者、供應商,以及管理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專業教學及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穆瑞,英國電力市場服務有限公司資深研究員。

目錄

《電力經濟與管理譯叢》總序

英文版前言

譯者前言

符號

第一部分 市場結構和市場機制回顧

第1章 引言

1.1 目的

1.2 國際透視

1.3 經營制度

1.4 內涵

1.5 分析

第2章 市場結構方案

2.1 強制電力庫

2.2 雙邊交易——志願電力庫

2.3 單一購買

2.4 區域電力庫

2.5 發電廠組合

2.6 公用電力公司

2.7 輸電問題

2.8 供給問題

2.9 擱淺資產

2.10 市場比較

第3章 市場機制

3.1 價格確定

3.2 保證可用性

3.3 調節輸電堵塞

3.4 確保需求側參與

3.5 獲得結算數據

3.6 計算費用

3.7 機組負荷分配

3.8 總結

第4章 市場運行

4.1 可靠性

4.2 競爭

4.3 價格趨勢

4.4 系統邊際價格與需求

4.5 投資

4.6 運行效率

4.7 結論

第5章 市場建模

5.1 求解過程

5.2 生產建模

5.3 結論

第6章 系統邊際價格理論和最優發電廠組合

6.1 系統邊際價格的推導

6.2 最優發電廠組合的推導

6.3 系統邊際價格估計

6.4 結論

第7章失負荷機率理論和最優備

7.1 理論

7.2 失負荷機率和備用

7.3 模型和實際情況的對比

7.4 失負荷機率和電力庫交易

7.5 最優投資水平

7.6 結論

第8章 理想價格

8.1 基本原則

8.2 理想價格的推導

8.3 實際系統邊際價格

8.4 失負荷機率和容量費用

8.5 躉售價格

8.6 實際電力庫銷售價格與躉售價格的比較

8.7 開放的售電市場

8.8 結論

第9章 市場缺陷

9.1 邊際價格

9.2 發電廠組合

9.3 設備備用

9.4 輸電管理

9.5 消費者

9.6 安全供給

9.7 結論

第10章 基於拉格朗日鬆弛算法的中期市場

10.1 必要條件

10.2 過程

10.3 理論

10.4 市場安排

10.5 其他改進

10.6 利益

10.7 結論

第二部分 電廠投資評估

第11章 基本原理

11.1 傳統方法

11.2 私有化之前的方法

11.3 私有化之後的方法

11.4 缺陷

11.5 結論

第12章 預測的系統邊際價格和收入

12.1 收入估計

12.2 投標策略

12.3 發電企業的成本

12.4 利潤預測

12.5 利用預測

12.6 系統邊際價格預測

12.7 結果

12.8 遠期定價

12.9 結論

第13章 市場份額和評估過程

13.1 利潤函式

13.2 計算總利潤

13.3 程式回顧

13.4 建立不確定性模型

13.5 公司相互作用的幾種模型

13.6 與實際對比

13.7 結論

第14章 預測多個公司的相互作用

14.1 系統最優調用順序

14.2 利潤函式的理論依據

14.3 結果

14.4 變化的發電容量和需求

14.5 多個公司的相互作用

14.6 建立相互作用投資的模型

14.7 風險和期權的評估

14.8 結論

第三部分 電網投資評估

第15章 不同國家電力市場結構

15.1 壟斷管制

15.2 市場結構的目標

15.3 國際經驗

15.4 結論

第16章 成本分攤和利益

16.1 現有系統的成本分攤

16.2 利益函式

16.3 總體利益估計

16.4 新投資類型

16.5 結論

第17章 電網內部連線的評估

17.1 收入和成本

17.2 區域內部電網連線的影響

17.3 最優轉售量

17.4 案例

17.5 輸電利潤

17.6 系統轉售

17.7 消費者反應

17.8 結論

第18章 管理堵塞

18.1 堵塞成本

18.2 市場後結算一輸電加成成本的定義

18.3 市場制度

18.4 交易模型

18.5 理論公式

18.6 運行建模

18.7 結論

第19章 最優投資和停電計畫

19.1 建模

19.2 負荷程式

19.3 成本函式

19.4 最優停電模式的推導

19.5 例子

19.6 全年度評估

19.7 投資評估

19.8 市場制度

19.9 結論

第四部分 對電力企業運營的影響

第20章 對系統運營的影響

20.1 保證供電

20.2 操縱市場

20.3 獨立系統運營機構

20.4 結論

第21章 對系統建設的影響

21.1 發電計畫

21.2 輸電

21.3 配電計畫

21.4 結論

第22章 市場化基礎設施

22.1 發電

22.2 輸電

22.3 配電

22.4 供電企業收入

22.5 許可的和未許可的業務

22.6 文化

22.7 收購和兼併

22.8 結論

第23章 信息技術與通信基礎設施

23.1 背景

23.2 新要求

23.3 設計需要考慮的事項

23.4 結構

23.5 發電站連線

23.6 結論

第五部分 變化的設備供應商市場

第24章 新業務及其產生原因

24.1 新交易界面及其產生原因

24.2 新需求

24.3 供應商反應

24.4 未來

第25章 發電、輸電和配電的主要設備

25.1 實際發展

25.2 立項項目的市場需求

25.3 結論

第26章 信息計量技術和電信

26.1 計量系統

26.2 市場數據處理系統

26.3 結算系統

26.4 資產管理系統

26.5 運營系統

26.6 結論

第六部分 市場和前景

第27章 管制的角色和效率

27.1 國際實踐

27.2 經驗

27.3 發電和輸電的影響

27.4 核電地位

27.5 天然氣發電套利

27.6 投資影響

第28章 結論

28.1 市場

28.2 發電投資評估

28.3 輸電投資評估

28.4 對公用電力公司運營的影響

28.5 設備供應商的變化市場

第29章 電力市場的未來

29.1 市場是否能帶來利益

29.2 經濟理論

29.3 多種結構方案

29.4 多種工作制度

29.5 發展方向

29.6 進一步發展

29.7 結論

參考文獻

縮略語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