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民權縣野崗鄉雷莊村位於野崗鄉東北部,東鄰城關鎮與大陳莊接壤,北鄰程莊鎮與老趙莊隔河相望,與程莊鎮以商丘乾渠為界。
南部與鄭老家、鄭莊寨接壤,西部與戶莊接壤。北面有商丘乾渠,申甘林帶,也是國家黃河故道森林的西部起始點,國家黃河故道生態公園的西部起點,交通便利是通往野崗,程莊的交通便道。
滔滔的河水攜帶著西北高原上的泥沙而來,當年黃河岸上是雜草叢生,人煙稀少。在一年的時間裡河水都是很淺的,中間由於泥沙的擁堵便形成了土丘一樣的島嶼,上面由於種子的緣故,也都長滿了雜草。遠遠眺望真是:滔滔黃河水,裊裊農家煙。雜草叢生處,正宜置家園。
由於黃河的水量不定,大量的地方成了黃河泛區。土地的貧瘠使這裡農民的生活也顯得異常艱辛,一年的辛勤勞動終不能以養家餬口。“淹三年,旱三年,蝗蟲出來吃三年”的現象使得這裡的人們奔波不定,游離不斷,這正是當時人們生活的情景。
真是:碌碌人生無作為,養家餬口亦不成。茫茫人生幾十載,終將他鄉作故鄉。
1855年(清鹹豐五年) 8月1日,黃河決口於河南蘭陽(今蘭考)銅瓦廂,隨著時間的流失,這裡便留下了一道溝,現在的商丘乾渠。而大量的黃河灘便成了土地,其中雷家最早從黃河沿岸移入黃河灘中的(大概是1857年)。自己開墾土地,經過幾年的努力開墾了很多的田地,便不斷的招長工來做工,而這些長工大多是黃河沿岸的居民。那時的土地大概是比較廉價的,所以都是幾十畝上百畝的。以至於騎著馬轉了一大圈來畫自己的疆域,以姓雷的為主家便慢慢的不斷遷入外姓的人。真是:飄飄人生路,汗淚變財富。奔波停歇處,已化為他姓奴。
民權這個地方在軍閥時期是比較亂的,因為這裡沒有置縣,北面有考城、曹縣,南面有睢縣、杞縣,東面有寧陵,商丘縣,西面有蘭考。
土匪在這裡橫行霸道,人們的生活漂泊不定。雷家也沒逃過這一劫,被當地的土匪綁架,並把他的土地賣給了亓家。忙了幾十年的雷家最後是什麼也沒有了,萬恨化為悲去鄭莊寨過平民生活去了,亓家便經營起了這個雷莊的所有,也相繼招了些人來做工。
正是:動盪之時無恆主,昨夜今晨亦不同。起伏本是自然事,唯有英雄笑此生。
後來相繼從四面八方來了做工的,現在來說便是打工的,最早是姓朱的然後是姓鄭的等等不能一一考證,最後來到的是姓季家,季家本在雷莊東面四五里地的季莊。後來日本侵華戰爭攻打開封經過此地,將這裡的人殺戮很多到最後將他的莊子都給一把火燒了,無家可歸的季家投奔到了雷莊來做工倒是擁有自己的土地。
朱、鄭、李(三家)、王(三家)、張(三家)、劉、連、牛、常、胡、黃埔、宋、竇、於(二家)、尚、楊、曲、馬、趙、呂、賈、季。所以說加上亓,雷莊共有三十家,但是雷莊並沒有一家姓雷的,這些所謂的幾家同姓但不同宗,因為這一帶人員遷徙不定加上社會及自然條件惡劣都慢慢的沒了家譜重修家譜自己修自己的終是不能認得同宗同堂。彼此根據年齡的大小論出了輩分,從最南邊的劉家到最北邊的亓家三四家一排共有兩三里地。都是在崗子上住的,除了朱家、季家有自己的土地在東半部分住。
正是:亂鬨鬨的百家姓,朦朧朧的輩分了。高低貴賤亦如何?隨風雨流水去了。
特點
這些人都是年輕人,不滿家裡貧窮的生活,隻身走上了打工路。互幫互助是他們生存的必要條件,以至於到現在還是這個莊子的優良傳統,不論是那家只要有個紅白事大家都是積極的幫忙,不至於事情辦得太不像樣,也正是於此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加這種風俗似乎減淡了,但總抹不掉這歷史文化的痕跡。
這種多姓文化在文化建設的今天必將釋放出獨特的風采。
正是:黃河大浪去,一排現生機。莫愁無知己,苦苦掙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