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雲岡大佛
雲岡大佛是位於山西大同市,雲岡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民間俗稱雲岡大佛,)高達17米。大耳垂肩,是雲岡的標誌佛像形態端莊,是中國...
雲岡石窟藏品 基本信息 相關起源 石窟歷史 分窟介紹 -
固原須彌山石窟
固原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六盤山脈北端,在固原市西北55公里處,海拔1700多米。這裡峰巒疊嶂,岩石嶙峋,曲徑幽深。自北朝、隋、唐至宋、明各代,在山的東麓開...
簡介 地理位置 石窟特色 時代特點 石窟保護 -
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處六盤山北垂須彌山上。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中國十大石窟之一。...
建制沿革 地理環境 分布狀況 主要景點 石窟特色 -
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是中...
莫高窟 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
響堂寺石窟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最初開鑿於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尚有石窟16座,...
組成部分 形制種類 佛像風格 歷史沿革 研究工作 -
陝北石窟
陝北石窟,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陝西省北部,包括銅川、延安、榆林地區的石窟。肇自北魏,歷經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各朝代,以至中華民...
石窟介紹 主要分布 石窟種類 石窟萬佛洞 第一石窟 -
邯鄲響堂山石窟
邯鄲響堂山石窟位於邯鄲市西南49公里的峰峰礦區鼓山上,分南北兩處,相距15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始鑿於北齊年間(550——577年),隋唐宋明...
響堂山石窟 兩處響堂石窟 背景介紹 建築特色 歷史溯源 -
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峰峰礦區。屬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響堂山石窟最初開鑿於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後,...
組成部分 形制種類 佛像風格 歷史沿革 研究工作 -
須彌山石窟風景名勝區
寧夏須彌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位於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稱石門水)北麓的山峰上。須彌山石窟現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連綿2公里的8...
結構 景點 歷史 -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3º20’,北緯40º04’。石窟依山開鑿,規模恢...
概況 遺產價值 所獲榮譽 旅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