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鄉[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下轄鄉]

雲山鄉[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下轄鄉]

雲山鄉位於秦安縣東南部。積58.6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7%。鄉人民政府駐雲山村,北距秦安縣城22公里,南距天水市區31公里。 2017年1月經甘肅省民政廳研究同意,撤鄉改鎮。

基本信息

概況

雲山鄉位於秦安縣東南部。東連清水縣土門鄉、遠門鄉,南接清水縣郭川鄉和天水麥積區石佛鄉,西毗王尹鄉,北鄰興豐鄉。最高處梁家山海拔1806米,最低點潘家河海拔1360米,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降雨量543毫米,年平均氣溫9℃,全年無霜期130天。S207公路過境。

面積58.63平方千米,人口4476戶、19276人(2008年末)。轄雲山、興隆、上姚、下寨、背窪、盧坪、潘河、西莊、張溝、高黨、南溝、徐張、張家灣、葛趙、霍李、康崖、吳大、楊吳、謝馬、蒲家山20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雲山村,北距秦安縣城22千米,南距天水市區31千米。

沿革

1950年設雲山鄉,1959年改為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58.6平方里,人口1.7萬人,轄雲山、興隆、上姚、下寨、背窪、盧坪、潘河、李川、西莊、張溝、高黨、南溝、徐張、張家灣、葛趙、霍李、康崖、吳大、楊吳、謝馬、蒲家山21個行政村。

2005年底,全鄉面積58.6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3.7%,轄雲山、楊吳、吳大、康崖、張灣、葛趙、霍李、潘河、下寨、上姚、興隆、高黨、張溝、李川、盧坪、徐張、蒲山、南溝、謝馬、西莊、背窪21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共3912戶,1902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0人,人口密度為317人/平方千米。2006年撤銷1個村:撤銷李川村,併入盧坪村。2010年底,全鄉4005戶1921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0人,貧困人口為6124人,人口密度為329人/平方千米。

地理

雲山鄉位於秦安縣東南部。東連清水縣土門和遠門鄉,南接清水縣郭川鄉和天水麥積區石佛鄉,西與王尹鄉接壤,北鄰興豐鄉。 面積58.6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7%。鄉人民政府駐雲山村,北距秦安縣城22公里,南距天水市區31公里。

區域位置

雲山鄉位於秦安縣東南部。 東連清水縣土門和遠門鄉,南接清水縣郭川鄉和麥積區石佛鎮,西與王尹鄉接壤,北鄰興豐鄉。面積58.6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7%。鄉人民政府駐雲山村,北距秦安縣城22公里,南距天水市區31公里。

自然條件

雲山屬隴中黃土高原梁巒溝壑區,梁巒起伏,溝壑縱橫,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的梁家山,海拔1806米,最低的潘家河,海拔1360米。氣候稍涼,高寒陰濕、常年多風,日照時數少,熱量資源不足,年平均氣溫9.3℃,年降水量為543mm左右,無霜期為130天。有乾旱、暴風雨、低溫、霜凍等自然災害,春旱頻繁,伏旱時有發生,水資源嚴重缺乏,植被較少,水土流失較嚴重,自然條件惡劣。

行政區劃 雲山鄉下轄雲山、楊吳、吳大、康崖、張灣、葛趙、霍李、潘河、下寨、上姚、興隆、高黨、張溝、盧坪、徐張、蒲山、南溝、謝馬、西莊、背窪等20個村民委員會,59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2010年底,全鄉4005戶,1921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0人,貧困人口為6124人,人口密度為329人/平方公里。

(四)農業及農村經濟概況 雲山鄉耕地面積46530畝,小麥面積11000畝,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600畝,玉米播種面積15200畝,果園面積14500畝,屬典型的山區農業鄉。農作物以糧食作物為主,主要有小麥、玉米、洋芋等三大類,其次為蕎麥、豆類、糜子等。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籽、向日葵等。野生藥用植物有乾草、半夏、蒼耳、柴胡、黃芪等,人工種植中藥材較少。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 2741元。

(五)工業、交通、通訊 雲山鄉現有磚瓦廠等鄉鎮企業6個,從業人員92人,實現年產值550萬元。全鄉20個行政村全部通電、通車、通郵、通電話,靖天公路經雲山、吳大、康崖三村通往天水,雲土路和靖天公路成“丁”字形貫穿全鄉,全鄉5米以上道路20條63.6公里,交通便利。

(六)文教衛生 全鄉共有中國小16所(含教學點),其中國中2所,完小8所,初小5所,教學點1所。校舍、課桌凳、辦公設備等自實施義務教育保障經費以來都有了較大改善。在科學合理穩步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過程中,中國小硬體設施不斷得到提升,師資隊伍不斷得到加強。雲山有中心衛生院1所,共有職工32人(在編25人、聘用7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21人。20個行政村均建有村衛生室,有村衛生員35人。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大進步。一是利用春節、“六一”、“七一”等節日開展民眾性體育文化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二是以創建“文明雲山”為目標,在全鄉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文明農戶的創評活動,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社會風氣。三是通過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宣傳引導,實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移風易俗、破除迷信,提倡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鄉的文明風尚逐步形成,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

二、特色產業:

(一)養殖業發展迅速 主要以養豬、養牛為主。全鄉現有規模養殖戶65戶,其中主要分布在蒲山、下寨等村,2010年以來新建養殖場三處,分別是位於徐張村的宏偉養殖有限公司萬頭肉牛養殖基地養殖場、高黨村的榮鑫萬隻養雞場、吳大村萬盛養豬場; 2010年年末全鄉大家畜存欄4500頭,其中牛存欄3000頭,豬存欄12000頭,雞存欄18000隻。

(二)良繁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吳大村省良繁基地建於1990年,繁育的品種有小麥、玉米、洋芋、穀子等,主要以繁育小麥良種為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試驗示範的小麥品種有洮系94474、9236、98303、7236、95-99、97458、8229,中梁系93646、93445,清水96-62-1。推廣的小麥優良品種有92362、92474、90-99-5、88303、282、826、956-2-1。優質小麥“326”、“368”、“474”具有抗寒、抗寒、抗倒伏的特點,品質好、產量高,種植面積大,年上繳優質籽種20餘萬斤。採取公司+村黨支部+農戶的模式,即:縣種籽公司負責小麥良種引進、技術指導和收購,村黨支部負責選戶選地選種,農戶負責勞務耕作,每年向種籽公司銷售小麥良種11萬多公斤,另外,通過農戶互相兌換,小麥良種推廣到周邊的土門、石佛等鄉鎮。經過該基地的示範帶動,全鄉小麥良種普及率達到90%以上。

(三)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2010年以來,以實施國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範縣項目為契機,興修梯田、建設農路,2011年底實現梯田化,梯田面積達到41000畝,占耕地面積的88%。全膜玉米種植占糧田面積的33%,果品基地31%。

(四)商貿流通活躍 雲山集鎮屬秦安縣四大古集鎮之一。雲山集鎮單日逢集。2002年10月,在舊市場東頭(萬兒墳處)建成雲山鄉綜合集貿市場,新市場全長1020米,路面寬度為20米,共修建鋪面356間5490平方米,其中:兩層綜合營業樓鋪面79間1185平方米,一層營業樓鋪面217間3405平方米,兩幢統建樓鋪面60間900平方米。在市場建設中採取個人投資、商戶開發等多種渠道,累計融資1600多萬元。每集有5000多人參加交易,年成交額8000萬元以上。

秦安縣雲山鄉一角 秦安縣雲山鄉一角

“十二五”期間,雲山鄉將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11132發展戰略,結合雲山鄉實際,大力改善基礎設施,扶持發展養殖業,實施片帶綜合開發,加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培育養殖、林果、商貿、勞務主導產業,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農村。

自然條件

秦安雲山鄉 秦安雲山鄉

雲山鄉地處雲山樑,是秦安縣四大梁之一。全鄉境內梁溝相間,植被較少,水土流失較嚴重。南小河由南向西流經謝馬、潘河等6個村,約9公里出境,水資源缺乏。最高的梁家山,海拔1806米,最低的潘家河,海拔1360米。全鄉氣候高寒陰濕,常年多風。日照時數少,熱量資源不足,年平均氣溫9℃,年降水量為540mm,無霜期為130天。

行政區劃

雲山鄉下轄雲山、楊吳、吳大、康崖、張灣、葛趙、霍李、潘河、下寨、上姚、興隆、高黨、張溝、李川、盧坪、徐張、蒲山、南溝、謝馬、西莊、背窪等21個村民委員會,59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2005年底,全鄉3912戶,1902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0人,貧困人口為6124人,人口密度為317人/平方公里。

經濟概況

2005年,全鄉夏糧播種面積163000畝,產量2461噸,秋糧播種面積20430畝,產量4159噸,糧食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洋芋、高粱、穀子、糜子等,經濟作物主要為冬油菜、胡麻、中藥材等,其中中藥材播種面積1450畝,產量68.7噸。大牲畜年未存欄4400頭,豬存欄10500頭,羊2800隻,人工種草面積6160畝,人工造林面積28360畝。全鄉農業經濟總收入為3306.7萬元,人均純收入1423元。

交通

雲山鄉現有磚瓦廠等鄉鎮企業292個,從業人口920人,實現年產值1550萬元。建農二級農路12條82公里,村級農路37條25公里。實現電話村村通,全鄉共安裝固定電話1286部。

文教衛生

每逢春節、各村都有以秦腔、旱船、獅子等為內容的社火活動,村村通廣播電視,電視機已基本普及,戶均1台。2004年有中學2所,教學點2所,完全國小14所,教師124人,學生3325人,危房改造5所,總計1995平方米。有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9人,2003年鄉衛生院進行重建,2004年竣工,現有兩層醫務樓兩棟,建築面積為1200平方米,有中小型醫療器械20多件。村保健站21個,村衛生員35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