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86年,《雲南農業大學學報》正式創刊。
2004年,該刊刊期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2010年,該刊更名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5年,該刊開通微信公眾平台 。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生物技術和農業生物多樣性研究、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植物保護、土壤科學、園林園藝與食品科學、動物科學、農業生態與環境科學、農業工程、有關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作物栽培理論與實踐、土壤與植物營養、蠶桑、畜牧與獸醫、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水產養殖、農業生態學、農業機械、農業經濟等學科創新論文 。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設有學術論文、實驗技術、綜述、實驗研究、學位論文、簡報、摘要等欄目。
2012年,該刊植物保護欄目獲得由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第四屆雲南期刊優秀欄目獎”。
2014年,該刊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欄目和動物科學欄目分別獲得由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學報研究會頒發的“優秀欄目”獎和“特色欄目”獎。 。
人員編制
據2019年2月《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官網顯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八屆編輯委員會共有校外編委15人,校內編委28人 。
職務 | 名單 |
校外編委會委員 | 萬方浩(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盧寶榮(復旦大學教授) 朱興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劉文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 李輝(東北農業大學教授) 李學會(美國研究員、Forage Improvement Division The Samuel Roberts Noble Foundation) 李健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陳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陳代文(四川農業大學教授) 官春雲(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虹(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昝林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董漢松(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程順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亞文(雲南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校內編委會委員 | 王雲月(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王宣軍(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畢玉芬(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朱有勇(雲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海山(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湯利(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李元(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李強(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李正躍(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李成雲(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楊生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楊煥文(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吳伯志(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何月秋(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苗永旺(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周紅傑(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趙昶靈(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胡先奇(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段綱(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徐昆龍(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高洪(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郭華春(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唐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龔加順(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盛軍(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葛長榮(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魯紹雄(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謝世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 |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2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出版文獻共4311篇。
據2019年2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載文量為2622篇、基金論文量為1945篇。
影響因子
據2019年2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總被下載643281次、總被引38233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96、(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90。
據2019年2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引量為21706、下載量為126978,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影響因子為0.8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454名,在大學學報(農業科學)類刊(39種)中排第11名。
據《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2017版)》統計分析,2016年《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的複合總被引頻次為3171,期刊綜合統計源總被引頻次為1388,複合即年指標為0.075,期刊綜合即年指標為0. 063 。
收錄情況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中國科學引文索引》(CSCI)(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CAJCCR)(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農業核心期刊概覽2006》(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編輯委員會、電子雜誌社)、《中國生物學文摘資料庫》(CBAD)(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編輯委員會)、《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CASDD)(中國農業科學院)、《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STJD)(中國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萬方全文資料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CPID)(中國上海圖書館)、《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資料庫》(中國科學院(A)、中國社會科學院(S)、北京大學圖書館(P)、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T)聯合研製,簡稱ASPT來源刊)、USA《化學文摘》(CA)(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CAS)、GBR《Zoological Record》(ZR)(Thomson Zoological Ltd)、GBR《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s》(FSTA)、FAO《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Technology》(AGRIS)GBR《Center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s International》(CABI)、USA《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UIPD)(Bowker International Company)全文收錄 。
據2019年2月中國知網顯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來源期刊。
榮譽表彰
1989年,該刊編輯部獲得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教育部科技司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編輯質量二等獎”、同年獲得由雲南省教育廳頒發的“雲南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編輯質量一等獎”。
1992年,該刊編輯部獲得由國家教育部科技司頒發的“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學報編輯質量二等獎”、同年獲得由雲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雲南省科技期刊編輯質量獎”。
1995年。該刊獲得由國家農業部教育司、全國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頒發的“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學報一等獎”。
1996年,該刊獲得由中國農學會頒發的“第二屆全國農口學會優秀期刊獎”。
1997年,該刊獲得“全國農業第2屆學術期刊評比二等獎”。
1999年,該刊獲得由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優秀學報二等獎”。
2001年,該刊獲得由中國學術期刊文獻計量評價中心頒發的“《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獎”。
2004年,該刊獲得由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同年獲得由中國科學信息研究所頒發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獎”。
2005年,該刊編輯部獲得由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頒發的“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獎”。
2006年,該刊獲得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頒發的“中國農業科學核心期刊獎”、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雲南省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雲南省優秀期刊裝幀獎”。
2007年,該刊編輯部獲得由雲南省教育廳頒發的“雲南省高校優秀學報編輯部獎”、同年該刊獲得由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雲南省期刊質量評估為A類期刊獎”。
2008年,該刊獲得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頒發的“中國科技論文線上期刊二等獎”。
2009年,該刊獲得由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第三屆雲南優秀期刊獎”、同年獲得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頒發的“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獎”。
2010年,該刊獲得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頒發的“中國科技論文線上期刊二等獎”。
2011年,該刊獲得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頒發的“中國科技論文線上期刊二等獎”、同年獲得由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頒發的“首屆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獎”。
2012年,該刊獲得由雲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第四屆雲南優秀期刊獎”。
2013年,該刊編輯部獲得由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學報研究會頒發的“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學報優秀團隊獎”。
2014年,該刊獲得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頒發的中國科技論文線上期刊二等獎 。
2015年,該刊獲得2015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一等獎 。
2018年10月8日,該刊獲得由雲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頒布的“優秀期刊獎” 、同年11月4日獲得“2018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獎 。
文化傳統
投稿指南
來稿要求材料翔實,數據可靠,條理清楚,論述有據,文字精練,圖表簡明,在某些方面有創新。研究論文不超過8000字(含圖表),一般包括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結論等5個部分。研究簡報不超過3000字。綜述性文章應是該領域的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結合作者自己在相應領域對學科的貢獻,有獨到見解,對科學發展有指導意義。2014年3月1日起,學生論文在投稿時須提供導師意見單,說明對該論文的科學性負責。首頁下方需註明項目來源及編號,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簡介(內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職稱、研究方向,聯繫電話和E-mail地址) 。
現任領導
職務 | 名單 |
名譽主編 | 朱有勇(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主編 | 盛軍 |
副主編 | 唐瀅、汪善榮(常務)、畢玉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