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1970年起即開展太陽能及新能源基礎理論和套用技術研究,現已形成光伏科學與工程、太陽能熱利用工程、生物質能工程、農業生物環境工程穩定的四個研究方向。198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2004年開始招收“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博士研究生4名。1996年開設“科技開發與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班。2001年承建國家太陽熱水器質檢中心,負責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質量監測工作。2003年獲準建設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進技術與製備重點實驗室,2004年經雲南省教育廳批准建設雲南省高新技術要才培養基地。 1996年雲南省政府投資1200萬元,建立雲南省農村能源工程重點實驗室。擁有先進的各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達2000餘萬元。
技術實力
現有人員56人。教授、研究員6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0人,博士1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3人,雲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博導3人,經省教育廳批准設立特聘教授崗位1名。近五年主要在研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22項,橫向項目及小項目10多項。其中:國家863項目1項(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3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科研項目契約獲資助總經費2000多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30餘篇,出版專著6部。
技術原理
光熱利用方向將太陽能-熱能轉換理論、工程熱力學、傳熱傳質學、流體力學、氣象學、自動控制、空調製冷技術等方面進行多學科交叉,解決太陽能光熱收集、轉換、貯存過程中的重大科學問題。80年代以來,本研究方向十分重視產學研的結合,將研究成果通過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方式進行轉化,帶動了雲南省太陽能熱利用生產企業的建立與發展。現全省年產值達4億多元經過近20年的建設,形成了一批老中青相結合、研究方向明確、研究成果突出的學術群體。近五年來,本研究方向學科組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雲南省國際合作項目2項,雲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項目2項,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8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其他科研獎多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被SCI和EI收錄論文30餘篇,並長期與國內外的重要學術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學術合作與交往。
下屬機構
研究所下屬機構有:太陽能利用研究室、生物質能工作研究室、節能與環境工程研究室、測試中心、中試車間、雲南省太陽熱水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雲南省太陽能技術開發中心、雲南省光明工程公司。
資金支持
生物質能工程方向主持國家863計畫項目1項、國家攻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中德合作1項、聯合國糧農組織項目1項、美國大自然協會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9項、企業資助橫向課題2項,到位科研經費合計600多萬元(契約經費2000多萬元);獲雲南省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鑑定項目4項;發表有關科研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5部;已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3項國家發明專利通過初審;獲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5個,轉讓科技成果4項,玻璃鋼商品化沼氣池技術轉讓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已在雲南、四川、浙江、河北、江西五省,越南、緬甸等國推廣套用,2002年以來,受國外政府邀請,國家商務部派出,對越南、緬甸、高棉、突尼西亞、盧安達、幾內亞比索等國多次進行了沼氣技術與能源綜合利用技術的輸出和培訓,幫助這些國家建立了國家培訓中心、大型沼氣示範工程、農村家用沼氣示範工程等。
獲得榮譽
獲得專利等自主智慧財產權1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2項,實現轉化的成果3項。完成太陽電池兩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及太陽熱水器國家檢測標準的制定。同時作為德援、日援等政府間重大合作項目的中方技術依託和執行單位,雲南半導體器件廠等企業的技術依託及成果孵化基地。
發展方向
光伏科學工程方向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學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雲南省光伏產業的建立和發展的支撐方向。70年代研製出我國第一個絨面晶體矽太陽電池,其成果轉讓到雲南半導體器件廠生產,建立了當時我國最大的太陽電池生產基地,並聯合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四個五年計畫的攻關任務;研製的GaAs太陽電池在我國“實踐4號”衛星上進行了掛片試驗。1983年,本方向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為該領域培養了高層次人才。目前,在光電理論、新型太陽電池材料及其太陽電池、多晶矽太陽電池、晶體矽太陽電池產業化技術、光伏發電系統技術及光電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同行中具有明顯的研究特色和優勢。近5年來,方向先後承擔863計畫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中日國際合作項目2項、中德合作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1項、制定“國家光伏標準” 2項,獲科研經費776餘萬元(未含中德合作項目經費95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其中,國際刊物30餘篇,國核心心期刊50多篇,30餘篇被SCI和EI收錄;出版著作2部。 科研成果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發展目標
今後發展目標是:將太陽能所建成農村能源技術領域集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產業開發研究一條龍的重要基地,成為雲南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建成國家可再生能源人才培養基地和開展高層次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基地;爭取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博士授權點,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為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創造更好的條件;爭取成國家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中心,進一步提升研究開發及相關技術成果試驗示範及工程化轉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