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宜良法明寺塔

法明寺塔為密檐實心磚塔,十六層,通高26.95米。 法明寺塔的束腰砌有柱子和壺門,這是早期磚塔的特徵。 近些年來,塔的須彌座水泥脫殼,露出一些塔磚。

法明寺塔建在宜良縣匡山鎮萬寺山法明寺內。據乾隆宜良縣誌載:“法明寺,唐僧摩伽陀建,胡敬德重修,明天啟二年(1622年)重修”、“萬曆間又大修”。法明寺塔就是晚唐建寺時建造的,它建在大殿的前面,位於整個建築的中軸線上。
法明寺塔為密檐實心磚塔,十六層,通高26.95米。最下面為須彌座,高3.2米。所謂須彌座,原是古印度佛教所幻想的須彌山之巔的一個佛座,別名須彌壇。依佛教所言,須彌山是處於“世界”“中心”的神山。這“世界”有九山八海,《注維摩經一》引僧肇語云:“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妙高,處大海之中。”須彌山包括須彌座,具有三大妙不可言的特性,即處於世界之中;其性如金剛堅固不壞;妙高無比並且處於大海之中。佛教教義中關於須彌座的這些特性,很適合中國人“尚中”、“求固”的意識,於是經過華化,便成為諸多中華古建築的台基型式,如凡是密檐磚塔都有須彌座。
法明寺塔的束腰砌有柱子和壺門,這是早期磚塔的特徵。塔的第一層最高,約4.5米,開假門。二層以上高度頓減。二至十三層四面設券龕,每個佛龕內有一尊銅佛,全塔共有四十八尊銅佛,遺憾的是,1951年維修塔時,用水泥填塞了佛龕,並用水泥給塔身穿了一件現代化的“衣裳”,可見保護文物光有好心還不行。(直到1992年維修時,才將塔基本恢復原貌。)塔自第八層開始收分,使塔身具有南詔時期特有的流線型輪廓。各層出檐以七層平磚疊澀而出,第二層為稜角牙子。檐面以白灰平塗,向兩邊升高,使檐角略略翹起,斷面近於梟線而非混線,唐代建塔風格突出。塔剎原為銅製,並有迦樓羅四隻,後毀,現用簡易的銅剎代替。迦樓羅俗稱金雞,佛經上說它翼展三百六十萬里,整個浮堤(世界)只能容其一足,以龍為食,故能鎮水患。雲南古塔的塔剎多置迦樓羅,反映出雲南古代多水患、恐水患的實情,而中原、江南地區的塔剎鮮有置迦樓羅的。
近些年來,塔的須彌座水泥脫殼,露出一些塔磚。塔磚為青磚,有長40厘米、寬20厘米、厚5厘米的,也有長38厘米、寬26厘米、厚4厘米的,無論是哪種規格的磚,火候和質地都很好。一些磚頭的側面還有模印的梵文咒語,這說明雲南古代,密教十分盛行。
據方誌記載,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雲南府(府治在昆明,包括昆明、宜良等十個左右的州縣)發生強烈地震,昆明的西寺塔和東寺塔分別在這兩次地震中被震倒,但宜良的法明寺塔竟安然無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