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冶金,原名蘇寶珍,1950年出生在濟南市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1963年下放黑龍江省,在當地務農。1986年重返故鄉濟南。1989年春開始痴迷寫作。2004年,第一部作品《人生宛如歌》問世,2007年,自傳體小說《碧玉斜陽》和讀者見面,作者用她飽蘸血淚的筆描寫了她近60年的坎坷人生旅程。
《雪地飛鴻》塑造了一個出身低微,生活道路艱辛,但始終堅持自己的獨立理念,追求自由、主張男女平等、挑戰命運的堅強女性。主人公的苦難遭遇,令人心酸,她的堅忍不屈,令人奮發。
圖書目錄
賀《雪地飛鴻》出版(代序)
談談我與寫作(自序)
第一章 童年舊事
第二章 東北軼事
第三章 故鄉情未了
詩歌
後記
後記
張廉新先生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大學教授。張教授在鄭州大學工作了二十年後,又調到山師大中文系繼續任教。張教授任教幾十年,可說是桃李滿天下,但他始終保持著那種高尚的品德和寬厚待人的優良思想。張教授不但人品尚佳,他的詩作更是幽蜿感人,曾在多家報刊上發表過詩歌、散文,離休後又出了新詩集《鴻爪留蹤》。
在我的《雪地飛鴻》出版之際,這位年邁的老教授為我贈詩祝賀,我非常的感謝!也深感榮幸!
也許會有讀者要問書名何意,書名來自東坡先生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個書名也是受張教授的啟發而生。下面我用一首小詩解書名的由來:
飛鴻踏浪行。雪地盡嘶鳴。
足下崎嶇路,心燃璀璨燈。
今譜他日曲,夕陽續舊情。
往事曾相記,留給後人評。
此書出版之際,我特別感謝戴梅海對我的支持!感謝於愛香和李聰對我的指導!感謝張佃水對我的幫助!在他們的鼓勵下,了卻了我今生一大心愿,再次向他們表示我衷心的謝意!
在寫作過程中,我還要特別感謝蘇寶本、蘇寶全、蘇傳梓給我提供了許多資料。歲月在無情中流去。一轉眼將近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雖然已近暮年,但是心裡始終沒有忘記逝去的那段生活,所以就想寫點文字來彌補一下人生的缺失。我寫這本書,並非想當什麼“作家”,只是因為多年以來,有一種東西總是時刻襲擊我的心,叫我日夜不得安寧,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動筆之前,自知學識淺薄,又苦於無援,難以完成這個心愿。但我還是橫下心來“孤軍奮戰”,挖空心思,不惜一切代價努力構思。
幾年來我克服了重重困難,到處查資料。在書店一蹲就是幾個小時,多次走親訪友,追逐那些早已模糊的記憶,晝夜思考和那些年代有聯繫的相關事件。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社會背景以及百姓當時的生活狀況,我都要在腦海里過遍篩子,並且還要在裡面篩出精華來,要想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很不容易。
我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先後在山東省和黑龍江省生活,雖然歷盡坎坷,但也給我這次寫作增添了不少的素材,也豐富了作品的內容。我在生活中走了不少碎石爛瓦坑坑窪窪的彎路,但始終沒把我絆倒。我這樣咬緊牙關挺著的原因是,總覺得心中有個夙願尚未完成。只要一息尚存,我不會放棄任何一次機會。想想這些年的遭遇,我是懷裡揣著悲涼悽愴走向人生的盡頭,還是仰視宇宙之大,俯察世界之廣,三思過後我毅然選擇了後者。爭取在有生之年,努力寫好這部作品,使自己活的更有意義些,絕不虛度晚年這段好時光。
自從我離開工作崗位,就把寫作當成一項主要“任務”來完成,每一個字、每句話我都認真地推敲,寫出平平常常的一段故事,去爭取屬於自己的人生。
《雪地飛鴻》剛剛脫稿,我卻沒有孥松感,幾年來我廢寢忘食、以筆耕田,深知寫作是一項勞神費心的工作,我晝夜伏案爬格,深深體會到寫作的過程是對精神和毅力的一種考驗。儘管我有幾十年的一些所見所聞,也占有米下鍋的優勢,但終因自己綆短汲深,導致這部書還不夠圓滿和理想。在文字上、段落上、順序上有很多弊端和瑕疵,還望各位讀者朋友多提意見,更歡迎批評指正。
作者
二○一二年二月
序言
我的人生既坎坷又傳奇,為了那段飄逝的年代又感到惋惜。
說坎坷,是緣於在我的人生中度過了一段荒廢的歲月。從小在濟南長大,從來沒出過遠門的我,一次偶然的機會隨母親一個跟頭翻到了黑龍江省,在那裡一待就是23年。20幾年裡我跋山涉水,蹇行在他鄉的雪泥路上歷盡了甘苦,似乎站在絕望的邊緣。我的黃金時代是在北大荒度過的,所以成了大半個東北人。漂泊異鄉的艱難可想而知,儘管如此20多年以來,我一直牽掛著生我養我的這塊土地。因為有個夢的相伴,我不再為一時的失意而惴惴,無論得失與否我總是笑對人生。為了尋覓夢的蹤跡,任何的痛苦也難以鎖住我的心。
當日曆一頁頁撕去,我在他鄉坎坷的路上,仍然充滿了幻想。幾十年的磨難經緯將我的躑躅慢慢地編織,我用一顆火熱的心和雙手創造著未來。抱著一束再燃希望的火花,回到了故鄉,把這段坎坷的人生記錄下來,給後來的寫作增添了精彩的一筆。
說傳奇,從我呱呱墜地的那天開始直到步人中年,在我的生活里發生過很多的傳奇故事。爸爸的重男輕女,他叫我由一個女兒身,變成了一個男兒心。為了讓自己像個男孩,處處都學著男孩的樣子去做事,最終也沒有擺脫掉家庭的束縛,將我賣給了東北人(那年我才16歲)。東北人的粗野和無知,我像牛馬一樣的苟活,為他生兒育女。
爸爸的重男輕女思想,叫我失去了上學讀書的機會。但是,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中,我仍然堅持著自學,後來的知識都是靠我忙裡偷閒,見縫插針不斷讀書學習得來的。有夢不覺人生寒,所以我把淚水咽下,讓熱血沸騰,投入到火熱的勞動洪流中去,活出女性的尊嚴,樹立女性的形象。心中永遠亮著一盞引航的燈塔,時刻照亮我前進的路,不會叫我迷失方向。我更懂得“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懈退千尺”的道理。幾年來,憑著我一顆不怕艱險不怕受累,能吃苦耐勞的精神,願做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人。在1982年受到了北安市、鄉兩級政府的嘉獎。
斗轉星移,思鄉心切的我在1986年逃出那個既將訇塌了的“圍城”選擇了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剛剛開始,一件又一件的悲劇再一次地上演,交友的失敗把我推上了絕望的邊緣。流浪的生活讓我深陷沼澤池中,也讓我又一次面臨著生活的挑戰。就在我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家鄉父老伸出了援助的手,把我從悲痛中拉了回來,叫我重新獲得了新生。所以,我對家鄉父老,對社會對政府,還有那些關心過我、幫助過我和支持過我的所有人充滿了感恩之情。
我又惋惜自己的默默無聞,幾十年好似草原上的一株瘦草,大海里的一滴水珠,沒有直得炫耀的年華。直到冰封烏江時,船上仍然沒有艙里的收穫。但是,在逆境中教我學會了堅強,理性時刻提醒我,要踏踏實實去做事,本本分分去做人。因為我不想叫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所以我選擇了用寫作來彌補這種惋惜和缺失,演繹著屬於自己的一桌盛宴。
前幾年為了生計,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一直和寫作無緣。可是,我的這段經歷和夢想,卻深深地在腦海里紮下了根。直到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覺得心裡還有一粒種子在蠕動。這時我發現,濟南的山山水水在勞動人民的雕琢下,正在大放異彩,頓時打開了我多年的記憶,一下子啟開了我塵封的大門。
這些東西的滋長,是我從記事到如今,就儲存在記憶的庫房裡。每當我靜下心來,回首往事,那情、那景、好似昨天剛剛發生,似清澈溪水晝夜在我身邊流淌。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目睹了那些可愛的勞動人民,為了保衛家鄉,在黃河岸邊修堤築壩,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擔土。小清河岸邊的縴夫,城牆根的那些賣藝人,東燕窩街的打鐵人,無時無刻不在我腦海中浮現。歲月無論怎樣流逝,也湮沒不了他們絢麗的光彩和他們的傷痕。這幅永不褪色的畫廊,更不會因為時間的久遠變得腐朽而無味。那些勞動人民披星戴月,風餐露宿,不分晝夜地建設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怎能不叫我肅然起敬!這種感情的流露,或許是血液里流淌著孔孟之鄉的基因,或許是濟南泉水的滋潤,也或許是基於對那一段生活有著強烈而深刻的感受,所以,我在1989年春就開始為寫作做準備工作。
當我感到有“米”下鍋時,使我繃緊多年的心弦鬆弛了許多。然而喜悅之餘,卻也透著不少的遺憾。真正動起筆來並不覺得輕鬆——反而感到筆尖的沉重。因為時間的流逝,有些場景和鏡頭已過去多年,追憶起來相當吃力。當熟悉的往事逐漸遙遠時,思想上難免會產生一些壓力。我一點一點地越過時問的縫隙,追尋歷史的痕跡,看到的是點點滴滴滄桑歲月。落筆之前,思緒不斷地在掙扎,腦海里已是翻江倒海的痛。痛苦的是畢竟自己的學歷尚淺,怕玷污了文學這片高貴的土地。但是我與生俱來對文學的那份傾慕敬仰的思想,強迫我下筆描述烙在心靈上的一點印跡,是感情的魔力把我領進這塊文學聖土。
踏上新世紀的里程,聽到歲月的腳步不停地奔跑,好像清晨剛剛蹬舟,傍晚就看到了彼岸。這種一日千里的速度,感覺到時間帶來的危機,總覺得手頭有個“任務”尚未完成,而且這個“任務”迫在眉睫。所以我翻開這段苦短滄海一粟,不惜一切代價,不再猶豫徘徊。甘願一路艱辛一路受累,歷盡滄桑有喜有悲,走進黃昏方悟時間的珍貴。我放下手頭的許多事情,抓緊時問到處去查資料。我喜歡一個人用筆去旅遊,記下那一站又一站的風景。我更喜歡悽美憂傷的文字,它會把我的夢想點亮,變成無限的永恆。把今天變成昨天,又把昨天變成歷史,讓我永遠的思念。我用一顆虔誠的信仰,守護著夢想的實現。幾年來,我把所有汗水都默默地灑在了這塊文學土地上,叫靈魂得到釋放。在寫作過程中,我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心態,給自己立下誓言,將《女足九號》主題歌作為思想上的座右銘,“……女兒有膽走過艱難坎坷,女兒有志心中常駐芳華,……!讓夢想成真,讓信念開花。”我的筆尖從生活的源頭一路走來,從中獲取了很多東西。它或者是一顆石子,或者是一粒泥沙,或者是一株小草,或者是一棵苦菜,這些東西我都如獲至寶。我欣賞石子、泥沙的樸實,也品嘗過小草和苦菜的“甘甜”。
收藏是一筆“財富”,我把幾十年生活中的體會收藏在我的筆下,編織起一曲美妙的樂章,在人生的五線音符里,或綺麗,或雄壯,或許是一段悲泣的樂曲,也或許是一段歡快的歌唱,當晚年的鐘聲奏響時,希望能敲出人生的價值來。
有人問過我,你為什麼這樣勞心費神地搞寫作?我坦誠地告訴他,是過去那段坎坷的生活經歷,逼著我拿起筆來。搞文學創作,對我來說確實是一段文化苦旅,但是,我想把夢裡的這段故事講給大家聽,你會覺得很有趣。
逝去的歲月,永遠是一段回味無窮的滋味。每個人雖然都有自己的往事,回憶的內容確是天壤之別。我的往事悠悠蕩蕩,卻讓我感到生活的充實。我有許多往事,一直不停地在我血液里燃燒,進發出撲不滅的火花,它給我增添了許多活力。故事裡的每一個字,都和我有著深厚的感情。我每天都穿行在有哀傷,有悲痛,有苦、有淚、有甜的字裡行間。這些文字的出現,他並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而是眾多中國老百姓的共鳴,並且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生活寫照。當我的筆尖在紙上滑落時,仿佛看到眾多姐妹跟我一同受苦,一同在生活的魔爪下掙扎。當我寫到受封建思想重男輕女的影響,生活在家庭陰影下的那些同胞時我也陪同她們一起流淚,當我寫到買賣婚姻給女性帶的悲劇時,我也陪同她們一起哀傷。
我把平平淡淡坎坎坷坷的人生描繪出來,以表達我對人生的追憶,這也是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現在我已將寫作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我下定決心,再也不能虛度晚年這段好時光。爭取在有生之年,珍惜“今日”最寶貴的時間,努力完成下一部作品。
命運不過是懦弱者的自慰和解嘲。勇氣能征服一切,當然也能改變命運,還會在磨鍊中成長壯大。
謹以此書恭敬地獻給我摯愛的親朋和那些尚在艱難困苦中奮鬥的人們,希望能在書中獲得些許生活的勇氣,並且獻給我深深愛著喜歡這部作品的摯友……
二○一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