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各種離子在導電過程中各自的導電份額(以百分數表示) 。例如,對於0.1N 鹽酸來說,總電流的83.1%是由 H+ 承擔的,16.9%是由Cl- 承擔的,因此H+ 的遷移數t =0.831;Cl- 的遷移數tCl-=0.169。顯然,電解質溶液中所有離子遷移數的和應該是1。
介紹
遷移數可以通過實驗測量,有了遷移數以後,便能求得離子的當量電導Λi。對於某一電解質,它的正、負離子的當量電導可分別寫成:
Λ+=t+ΛΛ-=t-Λ
在無限稀釋條件下,遷移數可以用外推法求得。此時,離子淌度U與離子遷移數的關係為:
式中F為法拉第常數。
表中列出了某些離子在無限稀釋條件下的淌度 Ui,0,也稱極限離子淌度。Ui,0 不受電解質中對應離子的影響,即它們是獨立的,符合離子獨立移動定律。
有了極限離子淌度就能根據下式:
計算無限稀釋條件下離子的當量電導和任何電解質的當量電導。例如,可以根據表中的 和 求得25℃時水溶液中乙酸的 Λ0=0.00402×96500=390.7厘米2 /(歐·當量)。
表中還提供了不少關於離子在溶液中狀態的信息。例如鹼金屬離子的晶體半徑大小順序為Li+ <Na+ <K+ ,但它們的淌度大小順序恰好相反,說明了它們在水介質中不是單獨移動,而是帶著溶劑水分子一起移動。Li+ 半徑很小,離子周圍靜電作用力很強,移動時帶引的水分子最多,所以在電場作用下,Li+ 移動得最慢。鹵素離子的半徑較大,水化數小,它們的離子極限淌度都很接近。H+ 和OH- 的Ui,0比一般離子大得多, 說明它們在溶液中的導電機理與一般離子大不相同。
離子遷移率
離子在單位強度(V/m)電場作用下的移動速度稱之為離子遷移率,它是分辨被測離子粒徑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空氣離子粒徑越小,其遷移速度就越快。離子遷移率是表達被測離子大小的重要參數。離子運動速度與離子粒徑成反比,而離子遷移率與離子運動速度成正比,故離子遷移率與離子粒徑成負比。
小粒徑負離子
清華大學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如下定義:[1]
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對人體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1]
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離子遷移率大於0.4c㎡/(V`s)為小離子,小於
0.04/(V`s)為大離子,介於兩者之間則為中離子。接近分子大小的荷電原子團或分子團,都屬於小的空氣離子。這些小的空氣離子具有高的運動速度,在大氣中互相碰撞,又不斷聚集,形成大離子或中離子。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而其中的小負氧離子、或稱之為小負氧離子團,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1]
離子在單位強度(V/m)電場作用下的移動速度稱之為離子遷移率,它是分辨被測離子直徑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空氣離子直徑越小,其遷移速度就越快。離子遷移率是表達被測離子大小的重要參數。離子運動速度與離子直徑成反比,而離子遷移率與離子運動速度成正比,故離子遷移率與離子直徑成負比。
生態級負離子
當我們來到原野、漫步海邊或走進森林的時候,總感到那裡的空氣特別的清新,就是由於負氧離子的含量高。生態級負離子是指自然界中產生的、或者是通過模擬自然原理而生成的等同於大自然的、易於透過人體血腦屏障,易於進入生物體的負氧離子。是一種顆粒較小的小粒徑負氧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具有活性高、自然擴散距離遠的特點。以國際著名的廣西巴馬長壽村為例,巴馬當地的空氣負離子大多是由針葉植物的葉子在光電效應作用下,發生尖端放電而產生。針葉植物的葉子做為空氣負離子的發生尖端,源源不斷向外釋放空氣負離子,但產生的負氧離子並未局限於針葉尖端周圍1-2米的範圍,而是在巴馬上空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負氧離子浴環境。由此造就了世界知名的長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