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基隆古稱雞籠,是台灣省重要海港城市和漁業基地。在台灣省本島東北部,縱貫鐵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的起點。全市轄7個區、7個附屬島嶼。總面積132.76平方公里,人口35.02萬人。基隆的拖網漁業和標槍漁業均很發達,每年產量約占台灣魚產量的1/5。市內有台灣最大的魚市場。港口東北產名貴珊瑚。基隆還是國民黨的海軍基地。基隆重工業主要有採煤和造船。此外還有電力、化肥、水產加工等。附近有台灣最重要的產煤區和北部最大的火力發電中心。
歷史記載
雞籠。明史曰:“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無徭賦,以子女多者為雄,聽其號令。雖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與領國往來。”又曰:“至萬曆末,紅毛番泊舟於此,因事耕鑿,設闤闠,稱台灣焉。”清代古志里又稱雞籠社、雞籠港、雞籠城等。清光緒九年(1883年)改設基隆廳時才把雞籠改今名。其含意為“基地昌盛”。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基隆,1642年被荷蘭殖民者所取代,1667年被鄭經(鄭成功之子)的部隊趕走。
日本入侵時期(1895—1945年)設基隆郡基隆街,後來街升格為市。基隆 三面環山,北臨港灣,入口處有和平島和桶盤嶼橫扼門戶,成天然防波堤。氣候濕潤溫和,雨量多,雨期長,素有“雨都”、“雨港”之稱。基隆有市街始於1723年。1851年開始與外國通商。1860年清政府正式闢為商港。1889年建成第一座碼頭。日本侵占台灣後,分四期建港,至1935年形成現代化商港。1945年增建了仙洞的貨櫃碼頭和特種貨物碼頭以及八斗子漁港。每年進出港船各約5000多艘,貨物吞吐量約850萬噸。
古蹟
主要名勝古蹟有觀海亭、慈航寺、靈泉寺、清代炮台遺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