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轉蓬離本根

轉蓬離本根是曹植《雜詩》的第二首。詩以轉蓬、遊子自喻,抒發了遷徙不定、生活窘迫的痛苦。作者通篇使用比興,且比中有比,寫法非常別致。

作品全文

轉蓬離本根[1],飄颻隨長風。.

何意回飈舉[2],吹我入雲中。

高高上無極[3],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宕子,捐軀遠從戎[4]。

毛褐不掩形[5],薇藿常不充[6]。

去去莫復道[7],沉憂令人老。

注釋

[1]轉蓬:即飛蓬,菊科植物,秋季時能隨風飛起。

[2]"何意"句:誰料想大旋風突然颳起。迥飈:大旋風。

[3]極:盡頭。

[4]"類此"二句:是說遊子從軍遠方,到處漂泊,有如轉蓬。捐軀:效命。

[5]掩形:遮掩身體。

[6]薇:野生羊齒類植物,葉尖端為旋渦狀,可食。藿:豆葉。

[7]去去:拋開。復道:再說。

白話譯文

飛蓬離開了自己的本根,飄飄揚揚,逝散隨風。誰料想暴風動地而起,霍然間把它吹入了雲中。高遠的天路漫無邊際,哪裡才是路途的盡處?像飛蓬一樣流轉的遊子,從戎在遠方,盡職盡忠。粗布的短衣遮不全受凍的身體,三餐全靠薇藿來充飢。撇開這些不說也罷,沉憂的心緒讓人老態龍鍾。

作品賞析

前六句寫轉蓬。轉蓬,又名飛蓬,是一種菊科植物,蓬花如球,遇風輒起,隨風旋轉,故而得名。“轉蓬離本根,飄搖隨長風”二句便生動地刻畫出轉蓬的這一特徵。從隨風飄搖又引出三、四二句:“何意回飈舉,吹我入雲中。”描寫轉蓬驀然被一陣旋風捲入高空的情形。如果說前兩句還只是隱喻了作者遷徙飄蕩的身世的話,那么這兩句從該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從“何意”所流露的強烈的感情色彩中,已然不難看出在轉蓬的遭遇中,融合著作者的獨特感受,寄予了他對命運不能自主的嗟嘆。接下來的二句:“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更顯然是借對天路高遠無極、轉蓬漂泊無定的悲嘆,抒發作者對前途的迷惑和茫然。以上六句,句句寫轉蓬,句句隱喻作者自己,喻體和本體結合得十分緊密。

“類此遊客子”一句,由轉蓬自然過渡到遊客子,接著便展開了對這一形象的具體描繪。“捐軀遠從戎”,是或他們懷著為國捐軀的壯志與熱情,背井離鄉,從軍遠戍;然而他們的遭遇又是如何呢?“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可嘆粗毛布衣尚不足以蔽體,野菜豆葉竟難以充飢。這一勇敢愛國而又遭逢悲慘的遊客子形象何嘗不是作者的自喻?曹植一心建功立業,無奈屢遭挫折,不僅壯志難酬,而且生活也陷於困境。他雖身為王爵,卻“桑田無業,左右貧窮,食裁餬口,形有裸露”(《轉封東阿王謝表》)。這樣一個遭遇用饑寒交迫、捐軀從戎的遊子來作比是再恰當不過了。如此一來,表面上看,作者似乎在用轉蓬比喻遊子,而實際上,作為轉蓬本體的遊子同時又是作者的喻體。作者正是通過轉蓬與遊子這雙重比喻,分別表現了自然任人擺布的可悲命運和衣食不充的睏乏處境。將比興手法運用得如此靈活巧妙,是曹植對《詩經》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也許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鍾嶸說:“曹植詩,其源出於國風。”(《詩品》)

詩的最後二句“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借用樂府詩的套語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沉痛憂傷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從而在低回傷慘的氣氛中結束了全詩。

這首詩主要是作者托物喻懷,但作品的客觀意義卻不僅限於此。通過詩中對遊子的描寫,一方面反應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的關懷和同情,更重要的是從一個側面反應了離亂時代的社會全貌。這就不僅具有了深刻的現實意義,且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認識價值。

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