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全文
秋風何冽冽〔①〕,白露為朝霜〔②〕 。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③〕 。
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④〕 。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⑤〕 。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⑥〕 。
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⑦〕 。
注釋
〔①〕冽冽:寒冷的樣子。
〔②〕露為霜:露結為霜。
〔③〕柔條:柔弱的枝條。旦夕勁:一天天強勁。日夜黃:葉經霜而漸黃。這兩句是到了秋天樹枝日益強勁,綠葉也逐漸枯黃。
〔④〕崖:畔。雲崖:雲邊。皦皦:白淨的樣子。流素光:月光。這兩句是說月出雲崖,放射出潔白的光輝。
〔⑤〕披軒:開窗。嗷嗷:眾愁聲。這兩句是說開窗面對前庭,看到晨雁嗷嗷飛翔。
〔⑥〕高志:高尚的志向。局四海:四海雖大仍感到侷促。塊:獨。這兩句是說受四海侷促,高志不能施展,只有獨守空堂而已。
〔⑦〕齒:年。壯齒:少年,呂向註:“壯齒,謂少年也。言少年顏色不常居住,忽即衰老,故常為嘆。”(《六臣注文選》)歲暮:即暮年。慨慷:嘆聲。這兩句是說少壯之時不能長存,倏忽之間已經衰老,不勝感嘆。
白話譯文
秋風是那么的凜冽,白露凝結成了晨霜。
原本柔軟的枝條一天天變硬,綠葉也一天天變黃。
明月從雲邊露出,灑下皎潔的月光。
打開軒窗面對前庭,早晨飛翔的大雁嗷嗷叫喚。
崇高的志向侷促於四海,只能孤獨的守在空堂。
少壯不能長存,倏忽之間已經衰老,時常激憤感嘆。
作品賞析
詩一開篇“秋風何冽冽”四句描寫秋景,渲染悲秋氣氛,以時令物候變化,表現時光流逝,寄寓對人生的感嘆。“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寫時令變化,烘托出一種悲秋的氣氛。“柔條”二句描寫秋季景物變化,包含著物隨時變、時光消逝、人生易老的哲理,仔細玩味,柔條變勁、綠葉變黃象徵了詩人由幼稚變得老成,青春已去,年老力衰。也寄託了有志難逞的感慨。這幾句比興托諷刺,語淺意深。
“明月出雲崖”由泛寫秋景而轉入寫詩人所處的特定生活環境,表現詩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鬱之感。月夜不寐,愁思感傷是古詩常見的表現內容,但表現的具體內容多是遊子思婦之情。左思的這四句則結合自身深切的感受,寫他月明難寐,清晨開門,望晨雁高翔,從側面表現他內心深重的苦悶,寫得深刻委婉。另外,“明月出雲崖”寫月初出之時,“嗷嗷晨雁翔”則是次日清晨之景,暗示詩人整夜未眠,表現詩人精神愁苦之狀更為具體,且以“晨雁”引出下文,寫法巧妙。
“高志局四海”四句直接抒發了內心的感慨。詩人對一生做了概括性的回顧,以凝鍊迥勁的語言,傾述當年鬱結於胸中的不平,述說理想破滅的痛苦和暮年的悲哀。“高志”二句是說懷抱崇高的志向理想,而殘酷現實將理想粉碎了,唯落得訣然獨處終老空室的下場。青年之時志向高遠,天地海內似乎都顯得狹小。“壯齒”二句是說青壯之時奔波仕途,而一事無成,晚年時感慨不已。這幾句將一生經歷體驗盡情道出,感觸真切,與開篇悲秋之情融為一體,倍覺沉痛。
作者簡介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
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後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