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會否出現雙體文明
雙體系統中行星的運動情況,那么在這樣的行星上的生命文明會是什麼樣的呢?
開腦洞的時刻來了,我們今天先來討論一下如果地球在一個非環雙星系統中,也就是說地球圍繞雙星中的一顆恆星公轉時的情況。
圓形軌道中的理想狀態
我們首先來考慮一種理想狀態:
地球仍然圍繞太陽運行在現在的軌道上。
太陽的伴星是一顆和太陽質量相當的主序星。
兩顆恆星距離120天文單位,按照圓形軌道相互圍繞旋轉。
在這樣的假設下,太陽系中20天文單位以內的行星都可以倖存。最外圍的行星是土星,而天王星,海王星和柯依伯帶都已經陣亡,奧爾特雲也早已煙消雲散。
大轟炸事件是地球生態環境發展歷程上的重要環節,因為它給地球帶來了生命的必要元素:水。
地球本身通過火山爆發等過程能夠積累少量的水,但是遠遠不及隕石和彗星帶來的水量。
在一個雙星系統中,大轟炸比真實的歷史更加猛烈,大大增加了地球的水量。所以地球的海洋面積應該比現在略大。
經歷了初生的陣痛之後,太陽系進入了一個寧靜的發展期。
由於少了柯依伯帶和奧爾特雲,彗星幾乎沒有了,隕石也會大量減少。這對地球的生物圈來說是個好訊息,但是我估計總體來說,影響是有限的。我們無法估計來自天外的災難對地球生命的演化有多大的影響。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大滅絕事件,但是原因大部分來自地球內部。6500萬年前的隕石撞擊是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事件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原因。即使沒有隕石撞擊,滅絕事件仍然不可避免,恐龍和大量陪葬的物種仍然會滅絕,只是來得晚一些,過程慢一些而已。
當然,如果隕石撞擊大大減少,我們現在看到的生物圈肯定會有明顯不同,但還是可以樂觀的估計,智人仍然成功地登上了歷史舞台,創造出了輝煌的人類文明。
在地球的夜空中,太陽的伴星是一顆十分奇特的天體。它的亮度很高,遠遠超過滿月,在白天也清晰可見,在夜晚更是無法直視。
古代天文學家查看千年的觀星記錄,發現它在星空背景中慢慢移動,表現出和行星一樣的特性。但是,當近代天文學家用望遠鏡清晰地看到土星的光環的時候,這個奇特的天體仍然遙不可及。
最後,現代的大型望遠鏡告訴人們:它是太陽的伴星,質量和太陽相當,它的周圍運行著4個行星:包括兩個氣態巨行星和兩個在可居帶中的岩質行星。
其中一顆岩質行星質量太小,無法維持大氣層,但是另一顆比地球略大,是一顆理想的生命行星。人們把它叫做地球2.0。
無論在哪個時代,這都是爆炸性的新聞:宇宙中的智慧生命很可能就在我們家門口。人類社會中充斥著對外星人入侵的恐慌和對新世界的期盼。
在得到確切的證據以前,這樣的爭論會持續上百年:太陽伴星的行星中,有沒有會威脅人類生存的智慧生命?
人類文明能走到今天,依賴於3個因素:
行星的形成和演化。
地球生物圈的形成和演化。
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
誕生於同一團原始星雲的兩個恆星系可以說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是上面三點都是高度複雜的混沌系統,輕微的變化經過上億年的積累也會產生天翻地覆的蝴蝶效應。
任何一個意外都可能使發展進程延後上萬年甚至導致文明的夭折。所以,兩個文明的發展程度勢均力敵的機率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在衝突發生的時候,科技落後上萬年無疑就意味著滅頂之災。
人類完全無法估計伴星系中是否有文明,或者它發展到了什麼程度。那裡可能是火星一樣的荒漠,金星一樣的煉獄,也可能面目猙獰的外星人正在登上戰艦,準備征討地球。
橢圓軌道上的雙星系統
上面分析的是一種理想狀態,兩顆恆星在接近標準的圓形軌道上面運行,雙方的距離基本上上保持恆定,所以對對方的行星影響很小。然而在真實的宇宙中,總是會有各種擾動讓它們的軌道變形。軌道就會越來越扁,最終形成一個偏心率極高的橢圓形軌道。
在這個系統中,任何參數的微小調整都會造成巨大的變化,所以這裡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我們分析兩種典型的狀態。
周期性會面的恆星系
第一種狀態,我們仍然沿用前一節的設定:兩個太陽和各自的行星系統。當它們的軌道逐漸變得橢圓的時候,旋轉周期會變長。
我們假設雙星軌道半長軸為100天文單位,半短軸為25天文單位。這樣兩顆恆星距離最遠的時候為173.2天文單位,而距離最近的時候僅為26.8天文單位。
它們的軌道周期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a是兩個橢圓軌道半長軸之和,G是萬有引力常數,M1和M2分別是兩個恆星的質量。代入數據,我們可以算出它們的軌道周期是47793年。
也就是說,每隔47793年,兩顆恆星就會隔著26.8天文單位的距離上會面一次,然後分道揚鑣。這時候,行星的安全軌道在離自己恆星5.4天文單位以內。
在人類出現以前的幾十億年中,這種會面已經發生過很多次,所以,木星和土星早已經和太陽系告別了。小行星帶就是太陽系的邊界。
雙星會面時距離很近,根據克卜勒定律,在這個位置上它們的運動速度很快。
所以,會面時間可能只有短短几十年。而人類決定進行載人探索的時候,已經接近雙星會和的最後階段了。
以人類的航天科技,只能進行一次載人探索。然後,人類目送太陽伴星帶著它的行星們揚長而去。
太陽伴星——復仇女神
在地球46億年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滅絕事件。如果把這些滅絕事件放在一起,我們隱隱約約可以看出一點規律。下圖描繪了在不同歷史時期生物多樣性降低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大致的周期。
下圖顯示了滅絕事件中物種消失的比例。在這張圖中,周期性更明顯了。
這個神秘的現象讓很多生物學家相信,地球上的滅絕事件按照2600萬年的周期重複發生。好像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定期出現,抹除地球上的主要物種,為新物種讓出舞台。地球內部的力量無法為周期性滅絕提供解釋。
於是科學家把腦洞開到了太空:太陽有一顆棕矮星或紅矮星伴星,在一個偏心率極高的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旋轉。按照它的公轉周期可以算出,它的軌道遠端距離太陽1.5光年,在奧爾特雲之外。
當它進入太陽系時,它的引力會對奧爾特雲中的天體產生擾動,導致大量彗星和小行星隨之進入內太陽系,對所有行星進行轟炸。彗星和隕石對生物圈具有驚人的破壞力。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的,那么周期性滅絕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個太空中的神秘殺手被稱為復仇女神(Nemesis)。然而,對復仇女神星的搜尋並不順利。從80年代到21世紀初,不同團隊的多次搜尋都失敗了。
同時,多數古生物學家逐漸形成了共識:大滅絕事件並不具有周期性。於是,復仇女神星的假設也就無疾而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