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村簡介
近些年,雙村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生巨大的變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前,進出雙村的是一條沆沆窪窪的爛泥巴路,2005年,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秀佳個人捐資幾十萬元,向有關部門籌措資金60多萬元,修建了一條長4公里、寬7米的環村公路,公路的拉通,為雙村的富裕鋪平了一條大道,現在雙村的農特產不愁銷路,商販可直接開車到田間地頭拉貨。2006年11月,在黃秀佳的努力奔走下,雙村還開通15路支公共汽車,是全市為數不多的幾個開通公共汽車的村莊。黃秀佳還在近3年內捐資十多萬元,修建了村裡的水渠和電排,徹底地改善了村裡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生產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規模。雙村現有苗圃100多畝,葡萄園80多畝,蔬菜、瓜果基地300多畝,果木園400多畝,有雞鴨魚等專業養殖戶20多戶,特色農業在雙村已初具規模。耕種觀念的改變不僅給雙村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實惠,全村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村民人均收入在萬元以上,而且形成了一股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村民黃遠培說,他家七畝田,一年可收稻穀一萬多斤,而種一畝香瓜,年收入可達到8000多元,兩者的面積是七比一,而純收入種稻穀還抵不上一畝香瓜。經濟收入的巨大差別改變了村民的耕種理念。2005年全村種香瓜的面積還只有100多畝,而2006年香瓜的種植面積達400多畝。為了讓村民掌握香瓜種植技術和調動村民的種植積極性,黃秀佳不僅請來了技術員給村民手把手地教種植技術,而且還對資金短缺的農戶無償提供種子。三是辦學興教氛圍濃厚。由於村集體經濟薄弱,沒有資金對村小進行修繕,一段時間,雙村村小破敗不堪,教師不安心教學,教學質量直線下滑,村民都陸續把自己的孩子轉到別的村小就讀,一個原有100多名學生的村小有時一年的學生只有二三十個。黃秀佳在近五年的時間裡,先後捐資30多萬元對學校校舍進行了維修,修建了圍牆和宣傳欄、飲水池,給教師辦公室安裝空調,給孩子們購置了二十多台電腦,出資為村小聘請了一位英語教師,想辦法籌資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每年教師節,他個人出資慰問村小教師,給他們送去節日禮物和慰問金。學校的環境變好了,教師安心工作了,教學質量也就上來了,原來轉到外村就讀的學生又陸續回來了,村小的辦學質量在石門鄉甚至在鶴城區的村級國小中都名列前茅,入學率達到百分之百,沒有一個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村小隻要有什麼事說給黃秀佳,他都全力去辦盡力解決,成了學校的"編外"校長。2003年和2005年,黃秀佳還為村小的學生買了110多套新校服。辦學興教不僅提高了雙村村民的素質,也倡導一種新的消費方式和理念。現在村民不僅比誰家富裕,還比誰家的孩子能讀書考起了什麼學校。村民們把投資教育當作改變家庭和孩子命運的大事高度重視。四是社會治安井然有序。村民李傳武老人說,前幾年雙村治安亂,打牌賭博成風,偷盜現象嚴重,村民連雞鴨豬都不敢餵養,現在村里沒有人打牌了,家裡就是不關門,也不會丟東西,可以說是"出不閉戶,路不拾遺"。村民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雙村現已成為鶴城區的社會綜治工作先進村。
雙村經濟
十年之內,雙村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將達到1萬元。村民不用再外出打工,村里將有自己的企業、休閒娛樂場所。高科技農業和高科技產品將成為雙村的經濟支柱。每家每戶都將住上別墅,高標準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將建在自己的家門口。城鎮化水平達到75%。雙村建設目標是建成"懷化的華西"。為了振奮村民的信心,黃秀佳捐資3萬元在村口樹立了高9.98米的雄偉村碑。他認為村碑就是一個村的靈魂和標誌。在村碑的旁邊,就是村裡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圖。讓紙上的藍圖變成現實的"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