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雒 字讀音:山東寧津縣、河北承德及唐山市,讀音為lào(緣由,可能是口語化的原因。落字在這一地區的口語讀音就是lào,如花落了、落枕、落炕等。因此,同一讀音的雒字自然也就讀為lào)
讀lào的地區
省 | 市 | 縣(區) | 鄉鎮 | 村 |
山東 | 東營市 | 廣饒縣 | 花官鎮 | 雒家村 |
德州市 | 寧津縣 | 寧津鎮 | 雒家 | |
柴胡店鎮 | 葦子灣 | |||
保店鎮 | 雒家 | |||
青島市 | 即墨市 | 段泊嵐鎮 | 後埠 | |
河北 | 石家莊 | 辛集市 | 南智丘 | 郎口村 |
唐山市 | 下屬所有 | |||
山西 | 太原 | 尖草坪 | 柏板 | 崗北 |
呂梁 | 離石 | 坪頭 | 雒家莊、池家峁、馬青局、鳳凰峁 | |
河南 | 焦作 | 武陟 | 北郭 | 北郭 |
蔡莊 | ||||
鶴壁 | 浚 | 善堂 | 康村 齊小寨 | |
嵐埠村 | ||||
甘肅 | 天水 | 甘谷 | 新興 | 雒家莊 |
白銀 | 靖遠 | 平堡 | 蔣灘 | |
陝西 | 寶雞 | 岐山 | 鳳鳴 | 五里舖 |
杏園 | ||||
青化 | 南陽 | |||
鳳崗 | 陳村 | 雒家務村 | ||
鹹陽 | 禮泉 | 藥王洞 | 新雒 | |
裴寨 | 雒家 | |||
榆林 | 清澗 | 寬州鎮 | 雒家鹼村 | |
綏德 | 薛家河鎮 | 雒家畔 | ||
西安 | 戶縣 | 渭豐鎮 | 真守村 |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古代黃帝之子任,屬於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為四母所生,黃帝分封給他們十四個姓氏,分化成十二個胞族,分別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依,這十二個姓氏後來演化出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姓氏。湖北人陳士元撰在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所撰《姓觿·十樂》篇中寫到:“雒,國名紀,雒國,任姓,或作絡、洛。”可見,雒、絡、洛諸姓氏皆同源於古雒國。古雒國,即黃帝之子任所建之國,位在古雒水,即洛河,發源於古漳山(今陝西雒南華山東麓)。雒之為姓氏,溯源可至五帝時代的雒陶,顯於兩漢時期的大臣雒功、雒林,以及元末明初的大孝子雒尚裔、雒僉,輝煌於明朝時期的右副都御史雒昂、尚寶卿雒遵家族,現代最出名的是當代中共中央文化部部長的雒樹剛。“洛”在古代本寫作“雒”,在古籍中所稱的雒神,就是洛水女神洛嬪,傳說在雒水之濱(雒浦),是雒神經常出沒之地。商朝時期,該地區稱雒邑,古代居於雒水兩岸的住民,以地名為姓氏,稱雒氏,後省筆簡化為洛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據史籍《漢書·古今人表》的記載:“舜友有雒陶,為雒姓之始。”在史籍《姓氏辯證》中也明確記載:“以水為氏。”洛陽,古時即為雒陽,洛水即為雒水。雒水女神為炎帝的女兒,叫雒嬪,也叫洛嬪。以“雒”為姓,應當早於漢朝,可溯之人首推雒陶。曾有學者認為雒陶是雄陶之誤,但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其實雄陶才是雒陶之誤,因為古甌雒國(今越南)的先祖雒王也曾經被誤傳為雄王、雊王。“雒陶”最早見於先秦名相商鞅之師所著的《尸子》一書:“舜事親養老,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續身、伯陽、東不識、秦不空,皆一國之賢者也。”漢朝史學家班固在《前漢書·古今人表》中亦有記載。
按照清朝學者孫詒讓《墨子閒詁·所染第三》中所描述的“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之句後的大段論述,疑雒陶即被孔子列為上古“四聖”之一、與堯舜同時代的東方鳥夷部落少昊氏的首領皋陶。傳說,皋陶面色青綠,嘴唇像鳥喙。他制定了刑法、推行教育,幫助堯舜禹推行“五刑”、“五教”,被後世尊為中國司法的鼻祖。大禹繼位後,曾舉薦皋陶為其繼承人,但皋陶先於禹而亡故,未繼位。大禹又舉薦皋陶子伯益為繼承人,卻被大禹之子啟給殺害了,禪讓制至此結束。雒陶也可能是東方鳥夷部落的一支,因為“雒”和“陶”都是鳥的名字。“陶”或作“繇”、“鷂”,而“雒”一般認為就是“燕子”或一種“貓頭鷹”,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雒”實質上就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之“玄鳥”。如今這種說法可以在古代南方百越人的語言中得到佐證:“雒”即“鳥”,故有“雒田”即“鳥田”的說法。最遲在秦漢時期,中國就有以雒命名的地名和物名。秦朝設定雒陽縣,西漢因之,屬三川郡。西漢又在四川置雒縣,屬廣漢郡,東漢因之,王莽改叫吾雒,隋復置,今廣漢市所在地叫雒城鎮,算是尊重了一下歷史。《金文大詞典》中的雒函之印、雒左尉印應該指的就是雒縣。雒功、雒林之私印中的“雒”指的才是姓。至於周滅商而建設稱為“中國”的雒邑,周平王東遷雒邑,戰國時雒改為雒陽,因史籍上又寫作“洛邑”或“洛陽”而孰是孰非難下結論。不過,雒字還見於以下書籍:《左傳》“洛”皆作“雒”;《周禮》夏官方氏“(豫州)其川熒雒”,天官序言“辯方正位”鄭玄注“太保朝至於雒”;《詩·魯頌·駧》“駧駧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駧者,有騨有駱(白馬黑鬃),有駠有雒(黑馬白鬃),以車繹繹,思無斁,思馬斯作”;《莊子·馬蹄》“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山海經·海外歷經》“肅慎之國在白民北,有樹曰雒棠(樺樹),若中國有聖帝代立,則其木生皮可衣”;《楚辭·天問》“胡羿射天,河伯妻彼雒嬪(洛神宓妃)”。另外,在《金文大詞典》中轉載《印藪》提到了一個篆字“雒”,這個“雒”字被刻在一個周朝的盨上。盨是一種古代食器,出現於西周中期,到春秋後期便消失了。其上所刻的這個“雒”字,應該是人們目前見到的最早的“雒”字。由此可見,儘管“雒”字還未在甲骨文和其他銘文中發現,但是東漢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決不是去“水”加“隹”造新字,因為在他之前就有“雒”字了。有學者認為,“雒”字始於周公所營“雒邑”,按五行說,秦為水德,故改“雒陽”為“洛陽”,至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認為漢為火德,因此又改“洛陽”為“雒陽”。“雒”的本意,按《說文解字》鳥(隹)部中的解釋:“雒,鵋鶀也。怪鴟。今稱鵂鶹,也叫橫紋小鴞。”因此,雒應該是一種小貓頭鷹的名字。東漢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史家解釋為“漢興火德,乃去水加隹成雒”。
商朝時期,人們有著濃厚的鳥崇拜傳統觀念,如在史籍《史記·殷本紀》中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女戎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墜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可見,在商朝人的心目中,玄鳥就是他們的祖先。從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銅鴞尊、圓雕玉鴞、安陽大司空村第539號墓出土的一件銅鴞卣等器物來看,在商人的崇鳥習俗中,鴞也是其主要的崇拜對象之一。觀察這些器物,發覺總有一些地方被加工處理得格外醒目。例如:銳利的鉤喙,獰厲的面部,粗壯的腿足,繁縟的紋飾等,這些有意識的誇張顯然是要強調鴞的威懾力。依此推斷,“鴞”在商朝同樣也是被視為具有庇護力量的神鳥而被加以尊敬和崇拜,並被塑造成各種用途的器物,以圖驅妖辟邪,祈求吉祥。姬周滅商殷之後,他們認為商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是酗酒,所謂的酗酒喪邦,是周人的鑑戒!商族人極重鬼神,他們頻繁祭祀通神的媒介是酒,於是亡國之凶就和酒器上的貓頭鷹聯繫起來了。從《詩經·豳風·鴟鴞》中對鴟鳥的憎惡,到西周王朝初期貴族墓里極少殉葬以酒器,便可以找到貓頭鷹變為凶鳥的源頭了。因此,從古代商朝人的鳥崇拜來看,“雒”可能在商朝是一支以“雒鳥”為圖騰的部落。他們崇拜雒鳥,活動於洛河流域,指鳥指人指地曰“雒”,以後指水指地逐漸曰“洛”。“雒”字也可能是在周武王伐紂之後出現的,其含義是商人在洛河之濱的居住地(雒邑)。周公旦遵照周武王的遺志,在商朝洛邑的基礎上建設被其稱為“中國”的王城,把商朝遺民集中於此加以統治。雒邑即以鳥為圖騰的商朝遺民居住的地方,有別於宗周,呼之為成周。後周平王東遷雒邑,周王朝日趨衰落,至秦滅二周而建三川郡,到公元前249年,雒陽已經從國都淪為郡縣,成為秦相國文信侯呂不韋的封地。秦始皇認為,秦朝興於水德,改雒陽為洛陽,後來至東漢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實質上是恢復舊地名而已。雒氏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朝。明朝學者顧從德所撰的《印藪》中收有漢朝雒功、雒林的名章。南北朝時期學者何承天所著的《姓苑》中,將雒、駱、絡三氏並列其中。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兵部侍郎、參知政事陳彭年等奉敕重修《切韻》(《廣韻》),其鐸部提到:“雒姓,駱、絡、雒並出<;姓苑>;。”明朝學者楊慎在所著的《稀姓錄·十樂》篇中寫到:“雒,秦中有此姓。”秦中,即今華山地區。
漢朝時期,在今河南省洛陽古城一帶有洛伯之裔的雒國,其封國的後人便以國名為氏。需要說明的是,雒氏並非因封得氏,雒氏是因上古時期該地有洛氏族任活動在洛河一帶,後來洛水兩岸居民即以雒為氏,蓋因東漢時期稱“洛”為“雒”。
第二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北雒河,即北洛河,發源於今陝西省定邊縣,東南向流經志丹縣、洛川市、蒲城縣等地。其兩岸住民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雒氏,亦有省筆為洛氏者。
第三個淵源
源於蠶叢氏,出自古代安南甌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著名的北魏地理學家鸝道元在《水經注·葉榆河》中引《交趾外城記》記載:“交趾昔未有郡縣時期,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雒候。立諸郡縣,縣多為雒將,雒將授銅印青綬,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三年得……後朱載(此字左下鳥,非車)雒將子名詩,索糎泠雒將女名徵側為妻,側為人膽勇,將詩起賊,攻破州郡,服諸雒將,徵側自立為王。”後馬援拜伏波將軍前去征討,斬徵貳徵側而歸。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糎泠縣,漢光武帝置交趾刺史,諸雒將主民如故。據學者徐中舒考證:《交趾外城記》為三國時期孫吳國人所作,距馬援二百年,比較可信。此外,明朝時期有安南氏(越南)無名氏,在其所撰的《越史略·國初沿革》中記載:“交趾遠在百越之表……其部落十有五焉,曰交趾,曰越棠……至周莊王時期,嘉寧部有異人焉,能以幻術服諸部落,自稱雒王,都於文郎,號廣郎國(夜郎國)……傳十八世,皆稱雒王……周末,為蜀王子泮所逐而伐之,泮築城于越棠,號安陽王。”蠶叢,又稱蠶叢氏,是古蜀國首位稱王的人。蠶叢氏是一位養蠶專家,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的左邊是斜著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後來蠶叢為了養蠶事業,率領部族從岷山到今成都地區居住。
據史籍《蜀王本紀》記載:“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可見蠶叢氏在蜀統治的時間有“數百歲”,當然這不可能是指蠶叢氏本人做了幾百年的部族首領,而是以蠶叢為名號的時代持續過幾百年。在西周末期與東周初期,蜀中蠶叢氏(公元前800~前730年)以蠶桑興邦,建立了蜀國,使大批的遊牧民族羌族的大部分人定居下來,跨入了農耕時代,從此蜀國以絲綢之邦而光耀於中國的史冊之中。從戰國後期至西漢初期,越南北部的紅河下游有一個叫文郎的國家,國中有雒王、雒候、雒將統治雒民。東周末年,秦國滅巴蜀二國,蜀國的君主開明王泮被迫率部眾南遷至安南地區,滅了廣郎國,又建立了一個在越南史籍中稱之為“甌雒國”的國家,其王為安陽王,即開明王泮。數千年來,雒民與蜀民共同組成的甌雒國民,就是如今在越南北部生息繁衍的壯語系民族的祖先。“甌雒”曾在《史記》、《漢書》中被誤為“甌駱”,因為南方沒有駱駝,那裡來的“甌駱”?實際上“雒”即“鳥”,“雒越”即“鳥越”,屬於崇拜鳥圖騰的鳥夷的一支。史籍《後漢書》中提到“徵側徵貳”時說:“雒將之女鳥國鳥將之女”。漢高祖劉邦後來在古蜀國原居地設定了雒縣,屬廣漢郡,這應當是與當時洛陽人被漢高祖安置於蜀地有關,按史書記載,當時秦相國文信侯呂不韋免職賜死後,其封地雒陽的屬民皆被強行遷往蜀地。
古甌雒國、雒陽之民,有不遺忘舊居者,遂稱雒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明之際蒙古族月乃和,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元末明初,有蒙古族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國末期為鳳翔兵馬判官,遂改姓馬氏,取名祖常。馬祖常之後大多漢化為馬氏。金、元以後,該支馬氏族人入伊斯蘭教,成為回族大姓之一。
明朝時期,該支馬氏族人有遷居于濤雒東灘一帶(今山東日照),因名馬家灶,後改名馬家村。另有其支庶子孫因地為姓氏,稱雒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雒水,就是洛水,後稱洛河。在春秋、戰國時期,“洛”字就是“雒”字,著名史學家左丘明在撰寫《春秋左氏傳》時,凡“洛”字皆寫作“雒”字,生活於洛水流域的狄戎民族,就稱作“雒戎”。雒水,是黃河下游南岸的一大支流,起流域主要位於河南省西部。雒水源出陝西省洛南縣洛源鄉的木岔溝,東流入河南境,經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洛陽市,到偃師縣楊村附近納依河後稱伊洛河,到鞏義市洛口以北入黃河,全長四百五十三公里。大致以洛寧的長水為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峽谷和盆地之間,多險灘急流;范里至長水一段,兩岸懸崖陡壁,谷深在二百米左右;出長水後,雒水脫離山區,水面漸寬,水中多沙洲。雒水流域面積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二十四條,其中最著名的是澗河。
在雒水兩岸的古代住民中,很早即有以這條河流名稱為姓氏者,稱雒氏,後有簡為洛氏者,同一淵源,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任(姙)、馬祖常。
遷徙分布
雒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九十一位,多以廣饒為郡望。
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戶縣、周至縣、寶雞市岐山縣、鳳翔縣、扶風縣,鹹陽市涇陽縣、三原縣、禮泉縣、淳化縣,銅川市黃堡鎮、榆林市清澗縣、綏德縣,山東的寧津縣、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遼寧省的大石橋市溝沿鎮,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甘肅省的張掖市、蘭州市、白銀市靖遠縣平堡鄉、金塔縣、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河北省的辛集市,山東省的德州市、即墨市、膠州市、東營市、青州市、青島市,河南省的鶴壁市濬縣善堂鎮、平頂山市、焦作市武陟縣北郭鄉、鄭州市鞏義縣,山西省的太原市尖草坪區、運城市芮城縣、呂梁市離石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昌吉州奇台縣,北京市的順義區,廣東省的深圳市,重慶市等地,均有雒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廣饒縣:按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考證,遠在史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約五千年),廣饒境內就有人類居住、繁衍。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晏嬰對齊景公說:“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萷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即姜太公呂望)因之。”據此,上古時代,今廣饒縣境屬爽鳩氏的居地,夏朝至殷商末期,為季萷氏、逢伯陵和蒲姑氏居地,西周時期,為姜太公封地--齊國的轄地,春秋、戰國時期,縣境仍屬齊國。秦朝實行郡縣制,分山東之國凡七,泰山之北為齊郡,縣境屬齊郡。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置廣饒縣,此廣饒縣名之始。西漢時期,今縣境為齊、千乘兩郡屬地。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齊郡領縣十二,千乘郡領縣十五。縣境在齊郡者有廣饒、鉅定及利縣的東部,在千乘郡者有琅槐及千乘的東部。因此,西漢時期,今廣饒縣境為兩郡五縣之屬地,即:南部廣饒縣、西部利縣、中部鉅定縣屬齊郡,東北部琅槐縣、西北部千乘縣屬千乘郡。廣饒縣故城後為侯國,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封菑川靖王之子劉國為廣饒侯。東漢時期,廣饒、鉅定、琅槐三縣俱廢,將其地分為利、益、博昌三縣,屬樂安國。三國時期,縣境屬青州齊郡,歸魏國所轄。至晉朝時期,復置廣饒縣,屬齊國。晉懷帝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青州沒於漢劉聰,東晉時期,後趙石勒、燕慕容廣鬼、後燕慕容垂相繼占據;至南朝宋,劉裕曾於此置樂安郡,不久即入於北魏,仍為樂安郡,屬青州。至隋朝時期,罷郡為州,隋文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移千乘於廣饒,縣名改為千乘。另據清光緒《山東通志》載,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即徙千乘於鉅定故城。千乘之名始於戰國,因齊景公有馬千駟畋於青丘而得名。至唐朝時期,於千乘縣置乘州,縣為屬。唐高祖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廢乘州,縣境屬青州都督府。唐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青州為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青州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五代時期,梁、唐、晉、漢、周共五十三年,縣境一直隸屬於平盧軍。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公元960年),罷軍使,復稱州,平盧軍仍改稱青州,縣境仍屬青州。宋高宗建炎三年(辛亥,公元1129年),金兵占據青州後,縣境被偽齊劉豫統治八年。金熙宗天眷元年(戊午,公元1138年),改千乘為樂安,屬益都府。自此,歷經元、明、清各朝至民國初年,縣名與境域及隸屬均無大的變更。民國初期,厘定官制,首廢府,另設道尹為承轉機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置膠東道,樂安縣為屬。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1月30日,政府改定全國重複縣名,依照“凡兩縣同名,存其先置,新名從舊,仍還故稱”的原則,因與江西省樂安縣重名,在《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中,樂安縣存廢理由是:江西省樂安縣相沿較久,擬存;山東省樂安縣,金時因千乘改名,迄今仍之。查該縣舊為漢廣饒縣,至隋時始省去,擬即定名廣饒縣。由是復名廣饒縣,隸屬膠東道。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屬淄青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尹後,直屬山東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饒縣屬渤海區清河專員公署。1950年5月,廣饒縣隸屬惠民專區。1958年10月,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廣饒縣歸屬。1961年1月,惠民專區分立,廣饒縣仍歸屬惠民專區。1983年8月30日,廣饒縣劃歸東營市。
堂號
廣饒堂:以望立堂,亦稱東海堂。
家譜文獻
山東寧津縣(革命時期為:振華縣)寧津鎮東雒村位於振華大街北1公里 路東,總稱:雒家村,分為東雒和西雒,西雒姓氏分:劉,趙,李,王,多,等姓氏,東雒直屬單一:雒姓大家族,據歷史記載14世紀從膠東地區(現在的即墨市)遷移過來四兄弟,至今東雒村為四個分支家族,輩分大小懸殊。
山東東營廣饒花官雒氏家譜,著者待考,明朝時期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東營市博物館、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花官鄉雒氏祠堂。
字輩排行
山東寧津東雒村一支字輩:相、慶、泉、鳳、智、俊.....
山東寧津雒氏一支字輩:“天自士希永存長恩”。
山東寧津雒氏一支字輩:“清熙國忠……”
山東青島膠州雒氏字輩:“洪錫福宗(勝)方德”。
雒氏一支字輩:“永相洪慶榮學”。
陝西淳化雒氏一支字輩:"書文金寶....."
河南焦作字輩(繼字輩之前單字不統一,現統一字輩)”繼全德傳(懷)廷(啟)應(國)加(家)嗣續榮光乃兆繩震永慶延長”。
歷史名人
雒 昂
(生卒年待考),陝西三原人。著名明朝大臣。明嘉靖癸未科(公元1524年)進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右副都御史。
雒 遵
(生卒年待考),號涇坡;陝西涇陽人。著名明朝大臣。明嘉靖已醜科(公元1566年)進士,官至四川巡撫、尚寶卿。
雒於仁
(生卒年待考),雒遵之子,字少涇;陝西涇陽人。著名明朝大臣。官至大理寺評事,其子雒獻書,舉人。
雒 僉
(生卒年待考),河北涿州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洪武年間僉都御史,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被明成祖朱棣杖斃殿外。
雒守一
(生卒年待考),字光溥;陝西三原人。著名明朝大臣。明宣德壬子科(公元1433年)舉人,官至學正。
雒 銘
(生卒年待考),陝西三原人。著名明弘治年間進士。
雒任重
(生卒年待考),重慶墊江人。著名明萬曆年間進士。
雒尚裔
(公元?~1392年待考),山東棗強人。著名明朝大孝子。
雒宗昂
(生卒年待考),甘肅靖遠人。著名清鹹豐年間大臣。
現代名人
雒江生
(公元1938~今),甘肅秦安人。著名教育家。
雒鳴鮮
(公元1948~今),甘肅白銀人。著名基礎美術教育家。1980年畢業於甘肅省張掖師範專科學校美術系。是甘肅省靖遠師範學校美術教研組組長,高級講師,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雒志儉
(公元1954~今),陝西戶縣人。著名民間藝術家。現為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陝西省美協會員,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省農民畫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戶縣農民畫院院長、戶縣農民畫展覽館館長。
雒樹剛
( 公元1955~今),遼寧瀋陽人,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955年出生。中共黨員。1978年10月入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系(後更名為國際政治系)國際共運史專業學習。大學期間,於198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獲碩士。歷任《求是》雜誌社政理部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秘書長,副秘書長、理論局局長,2000年4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秘書長。2008年6月接替吉炳軒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共第17屆中紀委委員。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2014那12月28日經表決,決定任命雒樹剛為文化部部長。
雒孝豐
陝西綏德人,一九三五年一月參加革命,跟隨王震將軍多年。復員後任陝西省公安廳勞動改造局副局長。因長期工作積勞成疾於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八日病故,時年三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