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龍鄉

集龍鄉轄8個行政村,46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5956人。區域面積82平方公里,境內山多、林密、水豐,地形以山地為主,山林面積10.4萬畝,森林覆蓋率高,擁有豐富的楠竹、松、杉等竹木資源,是汝城縣重點林業鄉鎮之一。境內分布有集龍江、天子江、集河、園河4條贛江支流,水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達5.9萬千瓦,可開發利用3.2萬千瓦,截止目前,全鄉建成和在建的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53萬千瓦。

基本信息

沿革

境內群山起伏,因周圍有七條形狀似龍的山脊延伸與此集結,故名集龍。益將江與熱水江匯合於兩水口之後叫集河,屬贛江上游水系。解放初期屬第六區,1956年為集龍鄉,1958年成立金星人民公社,同年12月與益將、東嶺、熱水合併為熱水人民公社,1961年劃分為集龍人民公社,1984年改今名。全鄉總面積82.4平方公里,耕地265公頃,林地7373公頃,1319戶,5263人

建設

集龍鄉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堅持統籌兼顧,做到四個“不放鬆”,確保了學習工作兩不誤。一是抓住理論學習不放鬆。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形式多樣化,內容活潑化。二是抓信領導帶頭不放鬆。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帶頭學習,帶頭剖析,帶頭整改。

地理情況

集龍鄉位於郴州市汝城縣縣境東部,距縣城46公里。海拔高度:288米東鄰江西省崇義縣豐洲鄉,南與熱水鎮接壤,西連益將、永豐兩鄉,北靠濠頭鄉。鄉政府駐集龍圩,轄集龍居委會和集龍、聯盟、聯心、庾龍、圓凼、水南、譚集、劉村等8個村。
境內群山起伏,因周圍有七條形狀似龍的山脊延伸於此集結,故名集龍。益將江與熱水江匯合於兩水口之後叫集河,屬贛江上游水系。解放初期屬第六區,1956年為集龍鄉,1958年成立金星人民公社,同年12月與益將、東嶺、熱水合併為熱水人民公社,1961年劃分為集龍人民公社,1984年改今名。
全鄉總面積82.4平方公里,耕地265公頃,林地7373公頃,1405戶,5408人。全鄉經濟以農、林業為主,境內水利、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鄉鎮企業有集河電站、林場等。全鄉共有中小型發電站6座,總裝機1.42萬千瓦。主要特產有大禾米糍、紅菌乾、蜂蜜、茶油等。2008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055萬元,年財稅收入372萬元。省道S324線貫穿全境,離夏蓉高速公路益江出口17公里,交通條件便利。鄉內設學校一所,醫療機構一個。
集龍鄉隸屬湖南省汝城縣。位於兩省(湘、贛)兩縣(汝城崇義)交界處,距縣城45公里,省道324線貫穿而過,水路可舟揖贛州。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46公里。東鄰江西省崇義縣豐洲鄉,南與熱水鎮接壤,西連益將、永豐兩鄉,北靠濠頭鄉。鄉政府駐集龍圩,轄集龍居委會和集龍、聯盟、聯心、庾龍、圓凼、水南、譚集、劉村等8個村。
集龍鄉下轄村:
園凼村永南村集龍村聯心村庾龍村劉村村聯盟村潭集村

集龍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202
2695
2507
家庭戶戶數1425
家庭戶總人口(總)5138
家庭戶男2653
家庭戶女2485
0-14歲(總)1263
0-14歲男639
0-14歲女624
15-64歲(總)3585
15-64歲男1860
15-64歲女1725
65歲及以上(總)354
65歲及以上男196
65歲及以上女15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074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