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題目:《雁兒落帶得勝令·嘆世》
作者:吳西逸
作品年代:【元】
作品原文
春花開杜鵑。秋月看歸燕。人情薄似雲。風景疾如箭。
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茅苦三間廈。秧肥數頃田。
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新清杜甫篇 。
元曲
![](/img/6/914/nBnauM3XwcTO2UDOwYDO2MDN0MTM5kTM3UTMwADMwAjMxAzL2g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傳絕不及唐詩宋詞之廣,這是人們對元曲的體式感到陌生緣故,我們在此對其予以簡略介紹。
元曲有雜劇、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數,小令帶過曲之別。
我國古代音樂把調節器式叫保重宮調。曲的宮調出於隋唐燕樂,以琵琶四弦定為宮、商、角、羽四聲,每弦上構成七調,宮聲的七調叫“宮”,其他的都調,共得二十八宮調。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呂宮、南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商調、商角調、雙調、越調十二種。每一種宮調均有其音律風格,故對於調子的選擇,往往有一定的習慣。如王驥德在《曲律》中說:“用宮調須稱事之悲歡苦樂,如游賞則用仙呂、雙調等類;哀怨則有商調、越調等類。以調合情,容易感人。”
每一宮調都有不同曲牌。套數則由兩支以上周一宮調的不同曲牌聯綴而成。
作者簡介
吳西逸 [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後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後在世。阿里西瑛作嬾雲窩成,自題殿前歡,西逸及貫雲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餘支。(見太平樂府)太和正音譜評為“如空谷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