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唐文明,哲學博士,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2003-2004年度美國聯合神學研究院(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at Berkeley)訪問學者,2008-2009年度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著作還有《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2002),《近憂:文化政治與中國的未來》(2010),《敷教在寬:康有為孔教思想申論》(2012)。內容簡介
《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原始儒家》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牟宗三的以下著作:《心體與性體》綜論部分、攝康德三書和新外王三書。更具體地說,本書主要研究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學和後來提出的兩層存有論,以及他以道德的形上學為義理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歷史哲學、政治哲學等,主要內容包括他如何在融會儒家和康德的意義上提出道德的形上學,如何以道德的形上學為圭臬詮釋原始儒家的思想並由此提煉出儒家精神的思想特質,如何在對以儒道釋為主幹的中國哲學和他所認為的以康德為代表的西方哲學的進一步對照、比較中提出兩層存有論,又如何藉助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提出他的歷史哲學,並為儒家思想的新開展提出一個明確的方案等等。而牟宗三對宋明儒學的具體詮釋,不是本書專門處理的內容,儘管在一些地方也論及他對宋明儒學的一些看法。目錄
引言道德的化約
一 自律與為他:對儒家思想的道德主義解釋
二 周人的憂患意識與敬德思想是道德突破嗎?
三 孔子的仁教是道德之教嗎?
四 孟子的性善論是道德的形上學嗎?
自律的挪用
一 儒家倫理精神與自律道德
二 孟子論“仁義內在”
三 “仁義內在”與自律道德
四 儒家倫理:美德還是律法?
良知的僭越
一 實踐理性充其極與儒學的歷史性開展
二 心性與本體
三 智的直覺與物自身
四 圓善與圓教
歷史的嫁接
一 中國問題關切之下的道德形上學與歷史哲學
二 歷史哲學的概念與意義
三 良知、歷史與完善
四 儒學的第三期開展與良知坎陷說
參考文。
部分內容
進一步,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在孔子“仁者愛人”的教導中,仁愛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普泛的愛呢,還是說在愛者與被愛者之間具有某種特別的關係?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則是,仁愛的施為是指向某些特殊的人呢,還是指向全人類乃至宇宙中的萬物?我們將思緒駐留於愛者與被愛者的關係上,最能彰顯孔子仁教的精神特質。孔子所說的仁愛雖然可以推廣到全人類乃至宇宙萬物,但並不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普泛的愛,而是建立在愛者與被愛者的特殊關係基礎上的一種有差等的愛。換言之,仁愛有差等但可博施於眾。要更明確地理解這種有差等的仁愛,必須引出人倫觀念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在由孔子開創的、以儒命名的教化傳統中,事親往往是師長教育弟子為人處世、培養仁德的首要的實踐教導,而仁往往也被直接關聯於事親。孔子曾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禮記·中庸》)孟子也曾說:“仁之實,事親是也。”(《孟子·離婁上》)從事親的實踐教導中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發現,要真正領會孔子的仁,絕對不能脫離人倫的背景。如果說仁意味著人人皆有的一種卓越能力的話,那么,人倫就是仁的能力施為、發用的堅實地基。質言之,仁並不是無差別地指向所有人的一項絕對命令,而是基於本真的人倫之理的一種美德。孔子曾說:“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禮記·中庸》)其實是非常清楚地表明了美德與倫理的關聯:沒有美德,人倫之理無法實現;沒有人倫之理,美德將失去目標。與這一點相關的是仁與孝的關聯。《論語·學而》中有這樣的記載:“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弟子有若所說的這段話和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在其中,事父兄之孝悌被認為是為仁之本。因此,如果說“仁者愛人”是就仁的表現而言的話,那么,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仁愛是基於人倫之理的愛。我們知道,宋儒正是為了彰顯儒家之仁愛與佛家慈悲之愛的區別而將仁解釋為愛之理,或者說以性與情的關聯和分別來說仁與愛的關聯和分別,因為站在儒家立場上看,慈悲之愛雖然在表面上立意超邁,但卻是以虛無主義為前提的,用朱熹《中庸章句序》中的話來說是“彌近理而大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