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介紹
澄海蓮華鎮隆城鄉,毗鄰蓮花山。蓮花山南面的丘陵地帶遠觀似龍形,蓮華鎮境內的龍舌、龍鬚等地名,隆城鄉恰好處於龍的眼睛部位,故稱“龍眼城鄉”。歷史上龍眼城長期歸屬饒平管轄,為區別於黃崗龍眼城鄉,解放前凡是僑批、郵件均應註明“饒平隆都下堡”字樣方可寄到。後取興隆之意,亦稱隆城,解放後劃入澄海。隆城其20000多人,人口密集,商業繁華,是蓮華鎮政府的所在地。1980年,隆城劃分為隆華、隆南、隆北、東光四鄉,但四鄉村民仍以“隆城人”自稱。
建制沿革
初屬海陽縣、後屬饒平縣、現屬澄海縣(汕頭市澄海區)
行政區劃
下設隆華、隆南、隆北、東光4個行政村。
自然資源
以農業為主
人口民族
漢族
歷史文化
全村有22個宗祠,其中大宗祠為全鄉共有,供奉大宗公張夔。
著名人物
張道宗是唐僖宗時 殿前正將,後任瀛州刺史,龍眼城創建人。
張夔(1068—1157年) 又名張伯舉,號致堯, 張道宗之第九世裔孫,生於海陽縣隆眼城(今屬澄海縣的十五鄉鎮),潮汕前八賢之一。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進士,出任茂名知縣。有犯法豪紳買通他的親近胥吏,試圖向他行賄,但他不為所動,將豪紳定罪,並將近吏革職。豪紳散布流言中傷他,太守拘捕近吏重審此案。張夔帶案卷面見太守拒理力爭,終於弄清案情,還其清白。因此稱南中諸縣第一清介官吏,擢升為廉州通判,奉政大夫。後張夔升任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知州,在任時興辦學校,捐俸刻印《四書》和《五經》,送給當地子弟;又興修水利,築陂蓄水,當地百姓稱所築的陂為“張侯陂”。70歲時致仕歸鄉,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逝世。
宋朝張夔是潮汕前八賢之一,家住海陽縣龍眼城鄉,即現今澄海蓮華鎮隆城鄉,毗鄰蓮花山。蓮花山南面的丘陵地帶遠觀似龍形,蓮華鎮境內的龍舌、龍鬚等地名,隆城鄉恰好處於龍的眼睛部位,故稱“龍眼城鄉”。歷史上龍眼城長期歸屬饒平管轄,為區別於黃崗龍眼城鄉,解放前凡是僑批、郵件均應註明“饒平隆都下堡”字樣方可寄到。後取興隆之意,亦稱隆城,解放後劃入澄海。隆城其20000多人,人口密集,商業繁華,是蓮華鎮政府的所在地。1980年,隆城劃分為隆華、隆南、隆北、東光四鄉,但四鄉村民仍以“隆城人”自稱。
早在唐代以前,隆城一帶就是潮州城沿海的一處小港口,附近有象鼻山阻擋風浪,有利於船隻停泊,潮州出海漁民多在此地歇息,這是潮汕較早有人類活動和開發的地區之一。
隆城張氏的先祖張道宗是唐僖宗的“殿前正將軍”,曾任瀛州刺史,因打擊黃巢起義有功,名蓋朝野。唐末從莆田遷來隆城,後人尊稱“隆城太祖正將公”。張夔(1068——1157)是張道宗的第八代孫,北宋徽宗八年(1117)考中進士,時年50歲,為官20年,先後當過茂名知縣、廣西廉州通判、廣東新州知州、奉政大夫等職,張夔在職時鐵面無私、愛民如子、捐資辦學、興修水利的事跡,廣泛見於各類史籍及地方志中。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廣西廉州山賊甚多,盜搶不斷,民心惶惶,張夔體察民情十分重視。但他不給予直接打擊,而是自行勸說群盜悔過自新改邪歸正投身農業生產,改造了一批社會勞動力,既深得民心又促進了社會和諧。張夔身體力行實踐著儒家的“仁政與德治”。這是孔子周遊列國向諸侯王們遊說的治國方案,也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們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和難題。但是時已年近古稀的張夔實現了它。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見。
張夔後輩勤奮進取,南宋高宗時,張家三代為官,長子昌裔(進士)任廣西容州通判,二子昌明(進士)任福州通判各15年無錯案,六孫儘是進士為官,曾孫張雷(進士)從廣東南海西尉、藤州司理升至從政郎。張夔後顧無憂,把自身的俸祿積蓄投入到任職地區的教育和水利建設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宋高宗大為讚賞,賜“名著南天”匾額。並欽賜蓮花山脈100峰的範圍之內皆為張夔的封地。張夔自謙僅要99峰,範圍橫跨現今的饒平錢東、澄海蓮華和潮安鐵鋪一帶。如今鐵鋪鎮坑門村群山當地人仍稱“張厝山”,山上有“張界”石碑。
在隆城,張夔從不興建豪宅大屋、亭閣牌坊等紀念性建築,而安奉張夔和昌裔、昌明牌位的張氏大宗祠也是明朝後人所建。祠堂楹聯“水火勿交奕奕無忘祖訓,邱山好重勤勤宜作孫謀”,源自張夔勸誡容州通判昌裔的詩句“慎勿與人交水火,好尊名節重邱山。”清極不知寒,一代清官張夔留給後人的是樸素務實的價值理念和溫暖人心的人格力量。
儒釋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主流,張夔深諳三派學說,當儒家的仁德直面佛教的慈悲,他萌發興建佛寺的想法,以勸誡後人積德行善,淨化社會風氣。張夔擅察地理風水,他在蓮花山南麓擇址,相中一塊前有鍾鵠(木魚)、左右獅象、背靠蓮峰的風水寶地,但自身並無積蓄,加上年事已高,建寺計畫只能在生前擱淺。
張夔90歲逝世,安葬於饒平錢東鎮下河村地界的蓮花山北麓(墓地經夔公生前擇址),陵墓坐東南向西北,這是潮汕少數的宋墓,墓主又是潮汕前八賢之一,彌足珍貴。經申請,2011年6月4日,饒平縣人民政府、饒平縣文廣新局批准張夔墓為饒平文物保護單位。
張夔逝世132年後,公元1289年,張氏後人在夔公選址處興建了澄海宗教名勝“蓮花古寺”,完成夔公的夙願,並追認夔公為倡建寺院的大施主,張夔也以“庵主”身份入主蓮花寺。在佛寺西廳,安奉著張夔漆金石像,白須,抱如意,穩重慈祥。每年重陽,當地民眾都來佛寺紀念這位可親可敬的庵主公。
伴隨著梵唄聲聲,名勝與名賢的故事流傳至今,張夔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閃耀於璀璨的潮汕人文星空,垂範今人,光照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