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坐落於安徽省六安市,祠宇外觀巍然軒昂,古色古香,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它與古剎準提庵隔路並排,附近有漢舞陽侯樊噲墓葬,墓西側是將軍灘,隔河便是演武山,碾盤山,與北宋時期的建的望江寺塔相連,古祠北面與九公寨隔河相望。 “魏氏宗祠”魏皖六安市保存最完好的幾座古祠之一。據魏氏宗譜記載,此祠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間。至鹹豐年間,年荒歲亂,祠宇被焚,僅存伙房三間。光緒五年開始籌備重建,光緒六年庚辰科進士,官福建惠安知縣魏挺梁,為榮宗耀祖,又捐資籌款,增修亮脊,檐閣,至光緒十三年竣工。 始祖酉才公,明初攜四兄弟自皖南休寧渡新安江而北,定居於望江灣一帶(今皖六安市裕安區陶洪集魏家庵村。)歷經四百餘年。 祠堂西有“魏家佛堂”-準提庵(文革拆除),族譜記載“準提庵之建啟自應元公,應聘公(魏氏六世孫) 之功德也”,廟旁有墓相傳樊噲 將軍之冢莫悉其祥。 家族字派(輩分): 邦國奠安 家庭廣昌 大(明)德振起 道學仁良 奉前思孝 志願聲揚 本宗世守 作善春長

起源

皖六安市橫排頭上游,東淠河之濱,有一座古代建築-魏氏宗祠(今屬青山鄉陶洪集魏庵村)。據魏氏宗譜記載,此祠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間。至鹹豐年間,年荒歲亂,祠宇被焚,僅存伙房三間。光緒五年開始籌備重建,光緒六年庚辰科進士,官福建惠安知縣魏挺梁,為榮宗耀祖,又捐資籌款,增修亮脊,檐閣,至光緒十三年竣工。

特色

此古祠為四合院建築,前後殿各五間,東西廊坊各兩間,東首另有伙房三間。其建築結構精緻。前後殿正間皆有雕樑畫棟,欞閣拱檐,別具特色。前後殿房頂上是一米多高的亮脊,脊上有兩條巨龍面向中間塔頂;前殿門樓為八字形,龍形檐閣飛翹。祠宇四周檐下皆是壁畫,反映不同時期的古典或傳說。祠宇外觀巍然軒昂,古色古香。據六安文物部門鑑定,為六安地區保存較完好的唯一古祠,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今後,祠堂如能真正修繕如故,那將與蘇埠老街,橫排仙境,九公寨風景區,望江寺塔等連成一片,成為六安地區著名的旅遊線路,他將以特有的人文魅力和歷史價值展現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陶洪集魏氏宗祠
家規家訓 家規家訓
六修、七修家譜序 六修、七修家譜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