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諸暨市轄街道。位於市境中西部。轄金村、城西2個社區和白門下、白門上、城西新、豐興、紅聯新、紅門、西苑、開元、聯合、劉家山、開義、三都、三都二、上下閣、宋家畈、唐山、汪家橋、五蓬新、西湖、張樂、祝橋頭21個行政村。
沿革
1956年為三都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析置三都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6年,面積72.2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轄棋盤、長連、三宅、前宅、下宅、中宅、上宅、山頂、花山、宋家、豐木、下水閣、馬湖、官莊、孟馮沈、馬坊、明聯等55個行政村。1999年末轄55村,人口38416人,面積72.5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38412人,面積63.5平方千米。2001年,撤銷三都鎮。
2001年,設立陶朱街道,管理原城關鎮西部部分、原三都鎮行政區域和原屬大唐鎮的望泄等5村,共68村、1居,辦事處定址環城北路。2001年末轄1居68村,人口49551人,面積95平方千米。2002年末轄2居68村,分為城西、三都、白門三個管理處。2003年末人口51596人。
2005年末,面積94.98平方千米,人口5.22萬人,轄金村、城西2個居民區和翟山、潭俞、木橋、跨湖橋、廟塢、山下趙、桑園陳、陶朱、棋盤、長連、三宅、前宅、徽州宋、汪家橋、下水閣、上水閣、里方、下新、下宅、中宅、上宅、山頂、閃陽、新石、花山、蒼湖、紅嶺、楊村畈、紅嶺、新亭埠、新村、陸家、祝橋、樂家坦、張四里、酈家、蔣塢、宋家、陳豐、高畈、傅莊、傅興、豐木、下倪、青龍、紅衛、樓店、馬湖、官莊、孟馮沈、外新、白陽頭、江山、山塔、浮邱、梓樹嶺下、峨眉、官路、俞張、梓山、馬坊、明聯、前山、禾豐、富村畈、望泄、城山、浪堰、水磨68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環城北路。
街道概況
2002年,街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7億元,工業總產值46億元,農業總產值1.2億元,人均集體可支配資金939元,人均收入8448元。
交通運輸
杭金衢高速公路貫穿整個街道,並設有互通式立交出入口,浙贛鐵路改線站位於街道境內,在建的城西工業新城大部位於陶朱境內。
社會經濟
農業
街道現有耕地44262畝,山林面積58768畝。農業基礎紮實,結構調整力度大,效益明顯。已初步開成一批農業基地:馬村畈千畝花卉苗木生產基地、花山村千畝無公害綜合範圍區、浪堰農業園區、麗龍農業綜合開發基地、大園園藝基地、潭俞蔬菜生產基地、陳豐楊梅生產基地。湧現出諸如紹興仲盈園林塘、嶺綠園果畜有限公司、正江茶廠、毛校良供港豬場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
工業
隨著“工業立市”的推進,作為建設中的城西工業區新城的主要區域,陶朱街道全力加快工業發展步伐。2002年,整個街道有工業企業5188家,其中市級規模企業6家,苗子企業3家,500萬元以上企業21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6億元,銷售產值45億元,出口交值2億元,自營出口3100萬美元,實到外資105美元。街道已形成了以貢緞業占整個街道工業經濟總的55%以上,使陶朱街道擁有“全國貢緞之鄉”之美譽。2002年,街道有織機16000餘台,從業人員18000多人,創產值24億元,實現出口交貨值5.5億元,自營出口2500萬美元,創利稅4.5億元,所產貢緞外銷率100%,主要出口到貝寧、奈及利亞等西非國家。占地500餘畝的三都貢緞專業區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工業專業區,總投資2500萬元,建成後集原料集散。產品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印染於一體的多功能貢緞專業市場正建設中。
科教文衛
科教文衛事業蓬勃發展。全街道現有各類7所,教師229人,在校中小學生5179人,九年制義務教育得以高標準實施。占地近百畝,總投資2000萬元的新中學已投入使用;投資250元建成了街道衛生院;投資500萬元的中心幼稚園正建造之中。全68街道個行政村有燈光球場5個。水泥籃球場57個籃球隊伍12支。1984年,三都女子籃球隊曾代表浙江省參加在江蘇丹陽舉辦的全國農民籃球比賽,並獲得第七名。民眾文化事業蓬勃開展,全街道有書畫社,舞龍隊、健美操隊等業餘文體隊伍6支,各種比賽、培訓常年開展。民政優撫工作進一步加強,230個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已相繼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