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厚永

ation tern ation

個人簡介

陶厚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研究,企業管理的複雜性理論,現任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協會成員(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IACMR)、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協會歐洲區代表特別助理(“Special Assistant to Representative of IACMR for Europe”)。

個人履歷

2006年至2009年在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調入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任教。2010年榮獲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優秀獎。主要承擔的課程有《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行為學》;並為多家企業中層管理人員講授《團隊建設與執行力提升》等培訓課程。研究專長在於將經濟學、管理學、社會科學與系統工程理論融合,運用規範的管理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從系統工程的角度探討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理論的研究問題。

主要論著

1、陶厚永,李燕萍,駱振心. 山寨模式的形成機理及其對組織創新的啟示[J]. 中國軟科學,2010,11:123―135,143.
2、陶厚永,劉洪,呂鴻江. 組織管理的集權-分權模式與組織績效的關係[J]. 中國工業經濟,2008,4:82―91.
3、陶厚永,劉洪. 企業的關係邊界及主體關係模式的影響[J]. 中國工業經濟,2007,9:70―78.(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企業管理研究》,2007,12:63―71.)
4、陶厚永,劉洪. 知識共享機制對群體績效的影響研究[J]. 科研管理,2008,29(2):52-60.
5、陶厚永,劉洪. 組織發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生產力研究,2008, 17:115-118.
6、陶厚永,劉洪. 何種用工制度更具適應性效率?――用工“雙軌制”與“單軌制”的比較研究[J]. 中國工業經濟,2009, 1:118-129.
7、卞吉華,陶厚永,沈曉笑. 論“四位一體”的組織學習動力學機制[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4:168-175.
8、陶厚永,王秀江,劉洪. 組織即興及其對企業應對危機的意義研究[J]. 外國經濟與管理,2009,9:53―59.
9、陶厚永,李燕萍,譚莉. 湖北省區域產學研合作現狀分析,被評為“產學研合作與區域產業振興高峰論壇”二等獎,2009年10月。
10、華新海,陶厚永,謝竹雲. 金融危機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9,1:24―26,53.
11、呂鴻江,劉洪,陶厚永. 組織適應性驅動因素探析[J]. 外國經濟與管理,2007,29(10):47-53.
12、李衛東,劉洪,陶厚永. 中層危機:類型、成因與應對[J].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8, 9:23-27.
13、李衛東,劉洪,陶厚永. 企業研發人員工作激勵研究述評[J]. 外國經濟與管理,2008,11:35―42.
14、白少布,劉洪,陶厚永. 供應鏈融資意義下的企業收益[J]. 經濟管理,2008,19-20:114―117.
15、白少布,劉洪,陶厚永. 面向供應鏈融資的企業運作收益研究[J]. 珞珈管理評論,2009,1:7―13.
16、陶厚永,吳子穩. 協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虛擬企業[J]. 皖西學院學報,2004,20(5):114―117.
17、楊善林主編,李一軍、李垣、胡祥培傅為忠副主編,《企業管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參編第二章。
18、Ying Peng, Hong Liu, Houyong Tao. Analyzing the Pathway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Complexity.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2009,6,6-7, Beijing, China.
19、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第三屆年會演講論文《知識共享機制對群體績效的影響研究》,2008.6.19-22日,中國,廣東.
20、第二屆中國管理學年會演講論文《主體關係模式對關係邊界、組織績效的影響研究》2007.11.21-23日中國,南京.
21、第三屆中國管理學年會演講論文《基於集權度的權力配置模式選擇與組織績效》,2008.11.1-2日,中國,長沙.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員工身份的‘差序格局’對其敬業度影響的機理研究”,編號:71002099(主持人),批准經費:18萬元,起止日期: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中國特色產學研用結合的模式、機制及政策研究”,編號:10JZDW003(參與人),批准經費:30萬元,起止日期:2011年1月~2014年12月。
3、武漢市科技計畫項目“武漢市產學研合作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編號:201040333111-02(參與人),批准經費:10萬元,起止日期:2011年1月~2011年12月。
4、湖北省科技計畫軟科學研究專項項目“中央在鄂高校與湖北企業合作現狀調研”,項目編號:鄂財企發[2009]91號(參與人),申請經費10萬元,截止日期: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
5、“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工程”2008年度高校研究生創新計畫項目“集權-分權管理模式的相機選擇與組織適存能力的關係研究”,項目編號:CX08B-045R(主持人),申報經費2.2萬元,起止日期: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
6、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組織複雜性管理的環境匹配理論及實證研究”,項目編號:70872041(第三參與人),經費27萬元,起止日期: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組織變革的複雜適應系統理論研究”,項目編號:70572047(主要參與人),經費24萬元,起止日期: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轉型經濟下我國人力資源管理若干問題研究”,項目編號:70732002(主要參與人),經費100萬元,起止日期: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
9、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06SJB630011)“基於技術跨越的江蘇高技術企業戰略環境分析”,第三參與人,經費6萬元,起止日期: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
10、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07SJD630008)“人力資本配置最佳化與組織變革研究”, 第三參與人,經費2萬元,起止日期: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
11、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長豐縣工業及園區發展規劃研究”,主要參與人,經費6萬元,起止日期: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
12、合肥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機械製造業精益方式的套用研究”,主要參與人,經費5萬元,起止日期: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
13、合肥工業大學後勤集團委託項目“合肥工業大學後勤集團改革方式研究”,主要參與人,經費2萬元,起止日期: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