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芝圃

陳芝圃(1915~1980),字潤生,河北省交河縣人。稟承家訓,自18歲開始隨父學醫,上朔《靈》、《素》,以及宋明以來之兒科專著。民間稱頌"兒科王"

陳芝圃(1915~1980),字潤生,河北省交河縣人。稟承家訓,自18歲開始隨父學醫,上朔《靈》、《素》,以及宋明以來之兒科專著。
解放後,陳氏參加天津市立中醫醫院門診部(今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前身)工作,歷任兒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天津中醫學院兒科副教授、兒科教研室主任等職,民間俗稱“兒科王”。
陳氏從事兒科醫教研工作四十餘載,學識淵博,醫術精湛,多年臨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臨證審慎細緻,辨證精當,對不少兒科疑難重症,每多卓見,醫名遠揚。
學術思想
(一)治小兒外感熱病擅長清涼,以祛邪為主。
陳氏長於小兒外感熱病的研究,十分推崇陳復正有關“小兒發熱,切需審其本元虛實,察其外邪輕重,或陰或陽,或表或里,但當徹其外邪出表,不當固邪入里”這一治療小兒熱病的指導思想,主張祛邪安正為首要治則。
(二)療小兒內傷諸疾,顧護後天,注重脾胃
1、重視“胃氣為本”
陳氏對脾胃學說致力研究,認為人以胃氣為本,胃氣的強弱對於人體生理病理以致診斷治療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通過反覆臨床實踐不斷豐富發展了這方面內容。陳氏認為脾胃損傷,不僅可以導致小兒瀉泄等內傷諸恙,而且脾弱不任六淫所侵,又可導致外感諸證。
2、用藥寓補於消
陳氏認為,調理脾胃有消補兩法,而消法教之補法用之更廣泛。因此治療小兒脾胃疾病,多以開啟脾胃化源的樞機為宗旨,“寓補於消”以消食導滯、和胃益脾作為條理脾胃的主要手段,純屬補虛的方法極少運用。陳氏將《丹溪心法》的“保和丸”加減化裁改為湯劑,治療小兒多種脾胃疾病,每每得心應手。
3、治療小兒雜證,多著眼於脾胃
陳氏宗前賢之倡導,認為脾胃失調導致兒科多種疾病的重要原因,小兒內傷,尤以脾胃失調為主,對於一些治療較為棘手的兒科疾病,若見中宮不足,則多著眼於脾胃的調治,及時顧扶。陳氏常說“治病先顧脾胃,方可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三)擬方選藥,獨具匠心
1、善用“經方”化裁
陳氏善用經方,認為經方配伍嚴謹,藥專效速,但用經方辨證識病貴在準確。陳氏臨證,本著“有是證,用是方”的原則使用經方,如常用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小柴胡湯治療小兒長期低熱、大柴胡湯治療小兒腸傷寒屬柴胡湯證等,每每奏效。
2、博採眾方,靈活運用,約方簡藥,創製新方
陳氏一生十分重視歷代各家診治小兒疾病的思路和方法,推崇《小兒藥證直訣》所載之方,以次治癒諸多兒科疾病,如導赤散治療小兒口瘡、瀉白散治療低熱咳喘、地黃丸治療水腫等。在臨床實踐中悟出:臨床症狀繁多,病機複雜,沒有固定不變之病,亦無不變之方,常方從病變,靈活運用。
陳氏針對小兒多發病、常見病,集畢生經驗於數方之中,自創多個適應小兒特點的新方。如葦莖湯、三子養親湯合方加減的止嗽合劑;麻杏石甘湯、小陷胸湯合方加減的咳喘合劑;銀翹散加減化裁的清熱合劑等,諸方選藥精練,多則十位,少則四五味,用之臨床,效用極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