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15年12月~至今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 工程熱物理所 教授 。
2015年1月~2015年2月 日本福岡大學工學院 訪問教授 。
2013年9月~至今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 工程熱物理所 博士生導師。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 工程熱物理所 副教授。
2008年7月~2012年12月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 工程熱物理所 助理研究員。
2009年5月~2010年8月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訪問學者 。
2010年~至今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秘書 。
2003年9月~2008年7月 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攻讀博士,獲博士學位。
1999年9月~2003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攻讀本科,獲工學學位 。
研究方向
熱質新理論及能源的高效利用;複雜能源系統的節能最佳化;多相材料內部熱質耦合傳遞過程;空氣處理系統最佳化及材料設計。電-熱綜合能源系統節能最佳化理論與技術; 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的理論與技術;傳熱傳質最佳化理論及技術;極端條件下的熱防護原理與技術;室內(半)可揮發性污染物的擴散規律及高效治理技術。
主要貢獻
主持科研項目
對流傳熱/傳質及其耦合過程的不可逆性和最佳化理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
傳遞過程中的“勢能”:一類新的能量形式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基金)
XXXX 一體化仿真算法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
燃氣熱電聯產機組發電-供熱過程的統一建模與運行調度技術研究(中電國際科技項目)
靶體系統冷卻及機械結構的最佳化和強度校核計算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國家重大專項“中國散裂中子源”)
空氣熱濕耦合處理過程的不可逆性及其最佳化理論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
換熱器內流體分配器及分配管網的結構最佳化理論 (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項目)
非穩態導熱過程的不可逆性及其最佳化 (中國博士後基金一等資助項目)
終端光學組件氣流控制及溫度控制的方案設計 (橫向合作項目,863協作項目)
Survey Research o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System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國際合作項目)
1.對流傳熱/傳質及其耦合過程的不可逆性和最佳化理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
2.傳遞過程中的“勢能”:一類新的能量形式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基金)
3.XXXX 一體化仿真算法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
4.燃氣熱電聯產機組發電-供熱過程的統一建模與運行調度技術研究(中電國際科技項目)
5.靶體系統冷卻及機械結構的最佳化和強度校核計算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國家重大專項“中國散裂中子源”)
6.空氣熱濕耦合處理過程的不可逆性及其最佳化理論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
7.換熱器內流體分配器及分配管網的結構最佳化理論 (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項目)
8.非穩態導熱過程的不可逆性及其最佳化 (中國博士後基金一等資助項目)
9.終端光學組件氣流控制及溫度控制的方案設計 (橫向合作項目,863協作項目)
10.Survey Research o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System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國際合作項目)
主要參與項目
1. 換熱設備的場協同分析與套用 (973項目)
2. 熱的質量特性與熱過程最佳化新理論及其套用(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畫)
3. 室內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中的關鍵工程熱物理問題研究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4. 多能源互補的分散式冷熱電聯供系統基礎研究子課題“蓄能/釋能過程與主動蓄能”(科技部973項目)
主要書籍作品
參與撰寫《對流傳熱最佳化的場協同理論》(李志信,過增元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一書的第八章“對流傳質過程的場協同理論及其套用”。
獲獎記錄
2015年,當選2015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
2015年,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理工科組一等獎 。
2015年,ELSEVIER 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
2014年,ELSEVIER 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
2012年: 清華大學優秀班主任二等獎。
2011年: 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後 。
2010年: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
2008年: 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