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雷

陳紹雷

陳紹雷,男,1959年12月出生於武術世家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陳家溝,正宗陳氏太極拳嫡傳第二十一代傳人,國家級拳師及陳家溝老教練,授拳30餘年,且授拳經驗豐富,把太極拳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內在精髓傳授給太極愛好者。學生分布在全國乃世界各地,學生近上千萬人。2005年被人民文學出版社入編為文學集世紀之光人物事跡記錄,載入《國際武術名人堂人物》 《當代中華武術大典》《中國太極拳大百科》收錄古今太極拳優秀傳承人 等。

人物介紹

陳氏太極拳正宗嫡傳人&amp 陳氏太極拳正宗嫡傳人&amp

陳紹雷,男,1959年12月出生於武術世家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陳家溝,正宗陳氏太極拳嫡傳第二十一代傳人,國家級拳師及陳家溝老教練,授拳30餘年,且授拳經驗豐富,把太極拳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內在精髓傳授給太極愛好者。學生分布在全國乃世界各地,學生近上千萬人。2005年被人民文學出版社入編為文學集世紀之光人物事跡記錄,載入《國際武術名人錄》《中國武術名人冊》《當代中華武術大典》等。現系佛山市紹雷陳家溝太極拳俱樂部法人代表,董事長及總教練,同時擔任廣東省佛山市體育館總教練,德國慕尼黑歐姆禪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教練,韓城市龍門氣功院太極拳總教練,北京南北內外家拳武術文化發展中心會員,廣東省台山市太極拳聯誼會顧問,山東臨沂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吉林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名譽會長等武術會的職務。

左三是陳紹雷,左四是陳正雷 左三是陳紹雷,左四是陳正雷

自1993年應學生邀請到廣東省海豐縣授拳起,1994年---1998年授拳到全國各地,廣東陸豐、汕頭、汕尾、潮州、福州、廈門、漳州、龍巖、莆田、濟南、青島、臨沂、棗莊、徐州、南京、丹陽、合肥、遼寧、吉林、蘭州、武威、運城、太原等。1986年---1990年連任長期班主教練。1990年轉短期班主教練,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內外,有美國、日本、新加坡、英國、德國、西班牙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1998年--至今授拳到廣東佛山,2002年成立了佛山市紹雷陳家溝太極拳俱樂部。同年創編了陳式太極拳精選套路。2005年6月在成立了太極武館陳家溝太極拳推手培訓中心,組織千人的太極拳活動。2006年應德國慕尼黑歐姆禪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邀請前往德國授拳,先後到歐洲各地講學與傳播中國武術太極拳文化,在此期間,陳紹雷老師又創編了陳氏各種簡化養生套路,適合各類人群練習,且在全國各地開設了陳家溝太極拳分館,為普及太極拳做出巨大的貢獻。

聽,佛山“好聲音”假如我有一個提案……中,記者採訪他時,他正在教一群老人家打太極。他表示,“我希望能成立一個老年人健身公益機構,免費為市民教學。”陳紹雷是佛山市陳家溝太極拳俱樂部會長,執教太極拳35年。

獲得榮譽

陳紹雷 陳紹雷

1965年隨父親學習家傳陳式太極拳、器械、內功、推手、攻防等技藝。1970年隨陳式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照丕(陳氏太極拳嫡傳第十八代傳人)學習,後又向陳照奎宗師(陳氏太極拳嫡傳第十八代)學習陳氏太極拳新架,且得到宗師的親自指導;1972年參加香港撲陳家溝拍大型記錄片。1973年參加陳家溝春節太極拳演藝。1975年為回響鄧小平提倡“太極拳好”的精神,回響上級“陳家溝人必須人人打太極拳”的要求,每生產隊村民都能出隊表演的號召,陳紹雷老師晚上利用業餘時間向本村民眾教太極拳。1978年高中畢業後,應邀到焦作、武陟、修武、新鄉、洛陽、陝西等地方授拳。1982年在陳正雷大師的帶領下,在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擔任主教練,1986年擔任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長期班一年期班主教練。1984年---1990年曾經多次參加省市武術比賽獲得金銀牌的成績。1984年在溫縣參加太極推手比賽獲得65公斤級一等獎。1986年參加太原武術邀請賽,獲得一等獎。

2001年陳紹雷師傅帶領徒弟參加海南三亞市中國國際太極拳大賽中獲得了4個1等獎佳績,2002俱樂部學員在陳紹雷師傅帶領下參加中國珠海國際比賽5人獲得8金3銀1銅的佳績,同年參加中國焦作國際比賽4人獲得7項第1名的佳績。2003年俱樂部參加佛山市武術比賽獲得了8個1等獎,2個2等獎。2004年俱樂部參加佛山市武術比賽獲得6個1等獎。2005年參加廣東省比賽5人獲得了7個1等獎,5個2等獎。2005年7月,12人參加佛山市武術比賽獲得了21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2009年參加第十一屆香港國際武術大賽奪得了16個金紫荊花最高獎項與集體獎。

陳式太極拳

特性

陳氏太極拳的風格特點是:架勢舒展大方,步法輕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內勁統領全身,

陳式太極拳新架 陳式太極拳新架

以纏絲勁為核心,動作以腰為軸,節節貫串。一動則周身無有不動,一靜百骸皆靜,運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發勁時松活彈抖,完整一氣。

練習時要求:虛領頂勁,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氣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襠勁開圓,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外形走弧線,內勁走螺旋,以身領手,以腰為軸,纏繞圓轉,逐漸產生一種似柔非柔,似剛非剛,極為沉重而又極為靈活善變的內勁,如棉花裹鐵,外柔內剛。整套拳沒有平面,沒有直線,沒有斷續處,沒有凸凹處,沒有抽扯之形,沒有提拔之意,渾然一圓,方為合格。以旋腕轉肩,旋腰轉跨,旋踝轉膝,以及胸腰摺疊,形成一套從頭到足,連綿不斷的空間曲線運動。

新架與老架

“喝了陳溝的水,就能踢踢腿”,其實,去陳溝喝水的人,恐怕非要喝上一陣子才能踢踢腿。武術運動是農業社會文化,直至今天武術運動的主要社會基礎,仍然是與農業社會文化有關的群落。家族之間傳授是陳氏太極拳典型特徵,農業社會的穩定性,是使陳氏太極拳多少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的環境條件。自1928年十七世陳發科走出中原一隅,到北京公開授徒以後,陳氏太極拳的風格即迅速發生變化。且不說在外姓人那裡發生的變化,陳發科自己就為陳氏老架拳豐富了不少內容。到了十八代陳照奎,一路大架和二路炮捶簡直可以說是五彩繽紛了。這是陳氏太極拳由質而文的變化過程。陳氏太極拳這些變化是形式的,不是義理的。攬扎衣還是攬扎衣,掩手肱捶還是掩手肱捶,動作中都不脫離柔中寓剛和松活彈抖等,這是陳氏太極拳不變的成份。

在此之前,陳氏太極拳在家族內部變化緩慢。從上世紀前半葉十四世陳有本、陳有恆創新架,到陳發科晚年定式大架,這兩次變動間隔了一百餘年。新架原來是式樣變化,還是大架。當新架在動作上進一步向中宮收緊時,便成了小架。拳式變化時間有先有後,有新老之稱。新架進一步變化又該怎么稱呢?總不能叫作新新架吧?風格在空間上的變化,可以有大小之稱。如果不是大小之間的變化,又該怎樣稱呢?陳發科晚年定式的大架,陳照奎所創的大架,都是在老架、大架基礎之上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新的,我們可以說它是新架,如果說它是新架,當然不能再說它是老架。由於它們還都是大架,稱它們為大架仍然正確。如果它們是往小架方向演變,又該怎樣進行名稱定位呢?把陳氏老架太極拳叫作老架一點沒錯,據說它已流傳了幾百年,能不算老嗎?可以把這個名稱定位固化下來。把變化了的架子叫新架,則有問題。楊氏太極拳源於陳氏,吳氏太極拳源於楊氏,楊、陳氏又曾對武氏太極拳產生過影響,孫氏太極拳又受武氏影響,它們是新架還是老架呢?

太極拳架“大小、新老”等,在時空觀念上變化不定。作為太極拳名稱定位,不易確切把握,不具有穩定性。以新、老架作為名稱定位的情況,在節奏緩慢、生產方式單一的農業社會某一時段內可行,在思想活躍、科學文化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社會裡則不行。

陳氏太極推手

主要特點

陳氏太極推手 陳氏太極推手

陳氏太極推手,就是兩人搭手,互相纏繞,根據太極拳沾粘連隨,松活彈抖,不丟不頂, 圓轉自如,避實就虛,持巧不持力原則,將抓、拿、摔、踢、打等基本方法融為一爐, 運用堋、捋、擠、按、采、挒、肘、靠等方法和勁別,以練習全身皮膚觸覺和體內感覺的靈敏性,以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意在人先。是一種以乘勢借力、克敵制勝為目的練習高超技擊技能的方法。

經常練習太極推手,可以鍛鍊人體反應能力,提高身體靈敏、速度、力量、柔韌等素質。推手與太極拳配合練習,更可以收到相輔相成、均衡發展的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太極推手與太極拳一樣得到廣泛流傳。由於它簡便易行,饒有趣味,對抗而無傷害,所以在開展太極拳的地方,大都有人練習太極推手。

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對練形式。以雙人鍛鍊為主。運用太極拳的勁力、技法,遵循太極拳的原則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進行的運動。在起過程中綜合運用太極拳的各種身法、步法和招式,是太極拳體系中訓練技擊能力和勁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傳統太極拳推手經常在師生之間和學員之間進行。現代武術比賽中設立了太極推手項目,分級別進行,並對場地、服裝、參賽年齡、局數等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基本技擊法

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

掤:如水負舟行。先實丹田氣,次祭頂頭懸。全體彈簧力,開合一定間。任爾千斤力,飄浮亦不難。

捋:引導使之前。順其來勢力,引之使長延。輕靈不丟頂,力儘自然空。重心自維持,莫被他人乘。

擠:用時有兩方。直接單純意,迎合一動中。間接反應力,如球撞壁還。又如錢投鼓,躍躍聲鏗然。

按:運用似水行。柔中以寓剛,急流勢難當。遇高則澎滿,逢窪向下潛。波浪有起伏,有孔必竄入。

采:如權之引衡。任爾力巨細,權後知輕重。轉移只四兩,千斤亦可秤。若問理何在,槓桿作用存。

挒:旋轉如飛輪,投物於其上,脫然擲尋丈。急流成漩渦,卷浪若螺紋。落葉墜其上,倏爾便沉淪。

肘:方法有五行。陰陽分上下,虛實宜辨清。連環勢莫當,開花捶更凶。六勁融通後,用途始無窮。

靠:其法分肩背。斜飛勢用肩,肩中還有背。一旦機可乘,轟然如倒礁。仔細維重心,失中徒無功。

拈連黏隨不丟頂訓練基本原則

拈:如兩物互交,拈之使起。在太極拳術語,謂之拈勁。然非直接拈起之謂。實 相關圖書

間接拈起之謂。而含有勁意。雙兼之兩義。譬如敵我兩人推手或交手時,敵人體質強壯、氣力充實、馬步穩固,則勢難將敵人掀動、或移其重心,則用拈勁,即能使敵人自動失其重心。其法先用意探之,使敵人氣騰,精神向上注,則敵體上重而腳輕,其根自斷。此即敵人之自動力所致。我則順其勢撒手以不丟頂之勁,引敵懸空,是謂拈勁。

連:貫穿之謂。手法毋中斷、毋脫離。接續綿綿,無停無止,無休無息,是謂連勁。

黏:即貼上之謂,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浮我隨,彼沉我松,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粘似貼,是謂黏勁。

隨:隨者,從也。緩急相隨,進退相從,不即不離,不先不後,捨己從人,量敵而進,,是謂隨勁。

不丟頂:丟者,離開也。頂者,抵抗也。即不脫離、不攘先、不落後之謂也。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