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村村名來歷說法有三:
其一:
明朝初期,即公元十四世紀,陳王村名謂“師王村”,由師姓、王姓和趙姓家族組成。師姓居住在本村“獅子巷”,位於今天的陳王三村三組;王姓住在今天陳王三村三組的“米湯巷”;趙姓居住在“老後頭”,如今的趙家北面。四十年前,即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陳王三村一組(“寺門”)的南還有一片斷垣殘壁的廢墟,裡面長滿酸棗樹,這裡就是王姓家族遺留下的舊址。
1975年以前,在陳王三村正南,即公孫弘墓西50至60米處的田地里,保留著王姓家族和師姓家族的祖墳,王姓家族祖墳在師姓家族祖墳南面。每年清明時節,常常碰見王姓、師姓族人成群結隊地來到這裡祭奠祖先。時至今日,這片大約200畝左右的田地依舊被陳王三村人稱為“師家地”。
師王村地處興平通往禮泉縣城(過去舊縣城)、涇陽、三原等地的交通線上,因常年車來人往,絡繹不絕。獅子巷逐漸形成了經營車馬客店以及商鋪一條街。他們以經營店鋪為主,農耕作業為輔,過著農、商兼顧的生活。王姓人則以做木匠活為擅長。漢代時期,興平北莽塬松檜林立,樹木茂盛,雜草叢生,小野生動物出沒其間。王姓人利用北塬上得天獨厚的木料,加工製作成各種木製品銷往外地。他們的產品多被路過的客商帶往外地,銷往四面八方。
趙姓人數相對較少,卻占據著村子周圍大片優質平坦土地,過著農耕生活,他們也兼經營著幾家油坊和醋坊。師王村的先民們,各執其業,過著平和的日子。明朝中期,(1509年7月,待考證;另一說法,清乾隆60年,即1795年)在興平北塬東北,下了一場歷史罕見持續六天的大暴雨。史書記載“七月,大雨,平地水深丈余”。整個北塬變成一片汪洋,降雨形成的洪水從西北至東南,大約從今天小南村經定周村至鹹陽西一帶經過,洪水夾帶著泥沙順勢而下,排山倒海。洪水經過的地方,房屋、莊稼被沖毀。洪水過後地面留下一條條數丈至數十丈不等的溝壑,這些溝壑今天依舊清晰可見,小南村、陳良村、定周等村的“壕里”就是那場洪水留下的痕跡。這場大暴雨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人數因之減半,很多人被迫流離失所,四處逃難。洪水過後,沖毀了興平通往東北方向的官道,道路改由經店張繞道茂陵到達興平縣城。
師王村是幸運的,雖未完全被洪水沖毀,但由此引發了師王村一場大變遷:昔日來往車馬不再從此經過,過去依靠經營車馬店、商鋪為主的師姓人家,因道路改道,營生日益慘澹,難以繼續維持經營。經過一段時間籌劃,師姓人逐漸從師王村遷移高店村,繼續經營車馬店營生。獅子巷則逐漸變為空城。
鹹陽塬上的陳姓人,在那場洪水中受災最重,他們大部分失去家園,四處流浪。部分難民流浪到此,就住在原師姓人家遺留下的破房子中,時間久了,他們除乞討外,也耕種一些土地,種植莊稼,慢慢地陳姓人就在本村定居了下來。師姓人家搬走了,師王村便逐漸更名“陳王村”,沿用至今。
據史料記載,元朝蒙古人初來陝西關中“八州十二縣,戶不滿萬。元黃慶元年,即
1312年,興平全縣1,036戶,10,238人,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饑荒頻繁,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的鎮壓,百姓死亡很多,有些逃亡深山隱藏,關中一片空虛,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山西,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記載:“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人口1,893,000人,山西人口4,030,350人,是河北、河南兩省人口的總和。”山西人口稠密,平陽府居首位,占到近全省人口的38%,洪洞縣是平陽府人口大縣,地處晉南南北東西交通要道,城北官道有賈村驛,明政府便把移民局設在洪洞縣城北賈村驛旁的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規定凡移民者都必須到廣濟寺集結,辦理遷移手續,領取“憑照川資”,然後從這裡出發,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監護下,分別遷往指定各地。
明朝大移民前後經歷三代皇帝長達五十年,覆蓋中原、華東數省,波及大半箇中國。其中洪武二年、九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這四次主要進入興平移民屯田,開墾荒地。
明王朝我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民行動。大移民主要來自山西和江浙一帶。從各種歷史資料上證實,明朝大移民最早開始於洪武二年(1369年)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較大規模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間十次;永樂年間八次。涉及十八個省,五百個縣,八百八十一姓。小規模移民一直延續到嘉靖、隆慶年間。
陳王村楊姓村民就是在此大移民中遷移來的,他們趕著羊,拖家帶口進入陝西,第一站落戶渭南蒲城縣,後逐步西遷興平,先落戶南市鎮楊村。在這裡,他們仍沿襲祖輩以養羊、放羊為生的習慣。為紀念自己故鄉,在村子東、西各種下槐樹。不幸的是在十五世紀的洪水中,沖毀了這裡的草地,無法放牧。而陳王村南坡一帶是水草茂盛的天然牧場。楊姓三兄弟(又稱楊家三朵子),帶著家人,趕著羊群,離開楊村,來到陳王村南坡一帶放牧,後逐漸陳王村獅子巷居下來。他們除了養羊外,還利用羊毛紡線、擀氈,用皮製作皮革,擰成皮繩等。同時兼耕種土地。受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政思想文化影響,遊牧式或半遊牧生產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楊姓人逐漸轉為農耕為主,養羊業慢慢凋零、衰落。
這傳說和鹹陽圖書館館長、陝西省民協副主席梁澄清的《茂陵故事:石刻的傳說》同出一轍。“……據說,至今仍然有一隻石獅子沒有回到霍去病墓前來。那是因為他夜裡出去貪玩,忘了時間,一下子跑到墓西邊的陳王村里。村裡有人早早起來拉糞,看見了石獅。石獅本來不能見人,這―下子就定在那裡了。陳王村的獅子巷因此而得名,至今巷裡還確實臥著一隻石獅子。”
陳王村原來王姓村民們,在十六世紀的那場洪水中,由於道路改變,木料、木製品的運輸道路被沖毀,生意慘澹。如今木匠王家村緊挨著官府大道,便於木料木器的運輸、銷售。王姓家族在不長的時間裡整體移民到這裡,重新做起木匠活計。時至今日,西吳鄉王家村依舊是遠近聞名的木器之鄉。
趙姓的部分先民也在這場動盪中遷往塬下面的金剛寺村,即今天莊頭鄉金龍村。
劉姓家族是十八世紀初,從外村落戶,慢慢融合在陳王村。雖然占地不大,人口不多,但也被稱為“五社”之一。陳王村從姓氏和地理布局人們總稱“五社”,五社是:趙家、老後頭、楊家、劉家和東堡子。五社在地理上又分為三個堡子,堡子之間相對各自封閉,自成體系。每個堡子都有自己的城牆和城門,各自有自己的廟宇,供奉各自的信仰神明。處於村子中心位置的古雍寺門,前是開闊的廣場,逢年過節五社都要集中在這裡耍熱鬧。但由於匪患、火情等社會需要,五社、三堡子約定以古雍寺鐘為號,自動連為一體,因此,對外統一稱謂“陳王村”。陳王村各堡子城牆及城門在解放後拆除前大體分布及供奉神明情況是:楊家(獅子巷城牆、城門最為高大),有東門無西門,菩薩廟,供奉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劉家有西城門,無東城門,三山祖廟,供奉無量天尊(屬道教,相當於佛教的阿彌陀佛。原來不是無量天尊而是無上天尊,舊時三清弟子一般施禮時,常隨口唱“無上天尊”或“無上太乙天尊”,如遇眾善信有不幸遭遇,則唱“無上太乙度厄天尊”“無上太乙救苦天尊”,即呼喚道教大仁大慈尋聲赴感的太乙天尊(類似佛教的觀世音菩薩)顯靈幫助不幸的人,救苦度厄。這種唱禮,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國。解放後,被傳訛為無量天尊,無量這個詞,來自佛教,不是道教用詞,無量天尊是一些不懂道教的人自創的。道家常常使用“太上”“至上”“無上”,表達道的至高至尊);寺門,有西門無東門,供奉關雲長關公廟;楊家南巷(陳王三村七、八小組)有東門無西門,菩薩廟,供奉白蓮聖母菩薩;趙家、東堡子有城牆,無城門,趙家:老爺廟,供奉關公關雲長,老後頭面南有一小門,與趙家相通,菩薩廟。東堡子:菩薩廟,供奉文珠菩薩;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楊家南巷當年城門的鋪門石,現深埋在村民莊基底下。這樣,四個堡子城牆,從外形上看,對外基本是封閉的,形成一個整體防禦體系,對內四個堡子又相互關聯,所有城門都集中面向古雍寺。在那個軍閥混戰、土匪滋生的年代,地處交通要道的陳王村城牆這種結構,顯得比較合理。
解放後,陳王村眾多廟宇中,除了“老鴰祠”外,其餘皆在1950-1960年間拆除。現在所見到的寺廟均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所建,規模不大,建築結構,採用普通民居建築格式,多為一間“安間”房,廟內塑有各自信奉的神明。
其二:漢武帝時期本村為朝廷陳兵重地,因當時陳兵的首領姓陳和王故稱陳王村。
其三:西漢末年,漢丞相王嘉向漢衰帝上奏,想死後葬在這裡,能讓他(臣)望著長安,這個地方後來稱臣望村,即陳王村。
陳王村的來歷,無論那種說法,都認同本村今天的居民是從山西大槐樹下移民後裔的說法;陳王村的建築布局,一直都始終圍繞著村子中心位置的“古雍寺”修建。趙姓是現在陳王村三大姓中定居最早,且相對固定的先民。
註:
“古雍寺”已不存在,村中心現為村委會
陳王一村現有關公廟為21世紀初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