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古代王爵之一]

陳王[古代王爵之一]

陳王,中國古代王爵。歷史上著名的陳王,如曹植、陳霸先等。

秦末

陳勝

陳勝,大澤鄉起義領導者。後來自立為王。《史記》與《漢書》一般以“陳王”稱之。但《漢書》:“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陳涉起蘄。至陳,自立為楚王,遣武臣、張耳、陳餘略趙地。

漢朝

劉羨

陳敬王 劉羨,60年-97年在位。孝明帝劉莊子,永平三年(公元60)封廣平王。建初三年,有司奏遣羨與巨鹿王恭、樂成王黨俱就國。肅宗性篤愛,不忍與諸王乖離,遂皆留京師。明年,案輿地圖,令諸國戶口皆等,租入歲各八千萬。羨博涉經書,有威嚴,與諸儒講論於白虎殿。七年,帝以廣平在北,多有邊費,乃徙羨為西平王,分汝南八縣為國。及帝崩,遺詔徙封為陳王,食淮陽郡,其年就國。立三十七年薨,子思王鈞嗣。

劉鈞

陳思王 劉鈞,97年-118年在位。劉羨之子。多不法,遂行天子大射禮。性隱賊,喜文法,國相二千石不與相得者,輒陰中之。憎怨敬王夫人李儀等,永元十一年,遂使客隗久殺儀家屬。吏捕得久,系長平獄。鈞欲斷絕辭語,復使結客篡殺久。事發覺,有司舉奏,鈞坐削西華、項、新陽三縣。十二年,封鈞六弟為列侯。後鈞取掖庭出女李嬈為小妻,復坐削圉、宜祿、扶溝三縣。

劉竦

陳懷王 劉竦,118年-120年在位。劉鈞之子。死後無子。國絕。

劉崇

陳頃王 劉崇,120年-125年在位。劉羨之子,劉鈞弟。封安壽亭侯。由於侄子劉竦無後,他繼承陳王位。

劉承

陳孝王 劉承,125年-160年在位。劉崇之子。

劉寵

陳愍王 劉寵,160年-197年在位。熹平二年,國相師遷追奏前相魏愔與寵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有司奏遣使者案驗。是時,新誅勃海王悝,靈帝不忍復加法,詔檻車傳送愔、遷詣北寺詔獄,使中常侍王酺與尚書令、侍御史雜考。愔辭與王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而已。無他冀幸。酺等奏愔職在匡正,而所為不端,遷誣靠其王,罔以不道,皆誅死。有詔赦寵不案。

寵善弩射,十發十中,中皆同處。中平中,黃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寵有強弩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素聞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陳獨得完,百姓歸之者眾十餘萬人。

及獻帝初,義兵起,寵率眾屯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國相會稽駱俊素有感恩,時天下饑荒,鄰郡人多歸就之,俊傾賑贍,並得全活。後袁術求糧陳而俊拒絕之,術忿恚,遣客詐殺俊及寵,陳由是破敗。

三國

曹植

曹植,諡號“思”,故稱陳思王。曹操之子。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2]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晉朝

司馬斌

司馬斌,字子政,習陽亭侯司馬順弟,宣帝弟魏司隸從事安城亭侯司馬通之子也,魏中郎。晉武帝司馬炎受禪,封陳王,邑千七百一十戶。三年,改封西河王。鹹寧四年薨,子隱立。

南北朝

陳霸先

陳霸先,字興國,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出身低微,受蕭映賞識,隨任為廣州府中直兵參軍,不久出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漸漸控制了梁朝的政權,封陳王。太平二年(557年)廢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大陳,改元永定,是為陳武帝。

宇文純

宇文純 北周宇文泰第九子,陳惑王。字堙智突,文帝子。武成初,封陳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陳王。大象二年,朝京師。時隋文帝專政,剪落宗枝,遂害純,並世子謙及弟扈公讓、讓弟議等,國除。

隋朝

楊侑

楊侑,隋煬帝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楊侑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初封陳王,後改封代王。隋煬帝親征高麗時,命楊侑留守長安。大業十一年(615年),隨隋煬帝巡幸晉陽,拜為太原太守,不久留鎮京師。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義寧二年(618年),李淵廢黜楊侑,自立為帝,降封楊侑為酅國公,閒居長安。武德二年(619年),楊侑遇害(一說病死),年僅15歲,諡號恭皇帝。

唐朝

李元慶

李元慶(?-664年)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淵第十六子。唐高祖武德六年,封為漢王,後封為陳王。唐太宗貞觀十年,改封為道王,授豫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四年,歷滑州刺史,以政績聞,賜物二百段。之後歷徐、沁、衛三州刺史。麟德元年,逝世,贈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獻陵,諡號為孝。

李忠

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長子。李忠生於東宮,初封陳王,官任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冊封為太子。

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廢黜李忠的太子之位,改封梁王,授任梁州都督(一作梁州刺史)。同年改任房州刺史。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將其廢為庶民,遷居黔州,囚禁於黔州李承乾故宅。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指使許敬宗陷害李忠與宰相上官儀、宦官王伏勝謀反,李忠被賜死在黔州住所,時年二十二歲。神龍元年(705年),追封燕王,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

李珪

李珪,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九子。初名李沚。有子二十一人其中封王的三人,李倫為安南郡王,李佗為臨淮郡王,李佼為安陽郡王。

李成美

李成美,唐敬宗的最幼子。敬宗的弟弟唐文宗在開成二年(837年)以他為陳王。開成四年(839年),唐文宗立李成美為皇太子,開成五年(840年),典冊未具,文宗駕崩,李珏和楊嗣復要立太子為帝。宦官仇士良不同意,廢之,復為陳王,並立文宗的弟弟李瀍(後改名李炎,唐武宗)。開成五年正月,殺李成美於王邸。

王瓊

王瓊,王世充稱帝,封叔叔王瓊為陳王。

五代

石重杲

石重杲,後晉高祖石敬瑭幼子也。小字馮六,未名而卒,贈太傅,追封陳王,賜名重杲。出帝天福八年五月,加贈太師。

劉承勛

劉承勛,後漢高祖之幼子也。國初授右衛大將軍。隱帝嗣位,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遙領興元尹,俄代侯益為開封尹,進位檢校太師、兼侍中。

乾祐三年冬十一月,蕭牆之亂,隱帝崩,軍情慾立勛為嗣。時勛已病,大臣及諸將請候勛起居,太后令左右以臥榻舁之以見,諸將就視,知勛之不能興,故議立劉贇。

後周廣順元年春卒。周太祖郭威下詔封陳王。

安審琦

安審琦(897-959),字國瑞,沙陀族。安金全之子。審琦性驍果,善騎射,幼以良家子事莊宗為義直軍使,遷本軍指揮使。

後唐天成初,審琦為牙兵都校,未幾,入為歸化指揮使。王師伐蜀,充行營馬軍都指揮使,及凱旋,改龍武右廂都校,領富州刺史。清泰初,為捧聖指揮使,領順化軍節度使。其年鎮邢州,兼北面行營排軍陣使。

後晉高祖石敬瑭踐阼,加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充天平軍節度使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旋以母喪起復。天福三年,就加檢校太尉,尋改晉昌軍節度使、京兆尹。七年,移鎮河中。晉少帝嗣位,加檢校太師。開運末,朝廷以契丹入寇,以審琦為北面行營馬軍左右廂都指揮使,與諸將會兵於洺州。

後漢年間,授襄州節度使、兼中書令。屬荊人叛命,潛遣舟師數千屠襄、郢,審琦御之而遁,朝廷賞功,就加守太保,進封齊國公。歲余,又加守太傅。國初,封南陽王。

後周顯德初,進封陳王。世宗嗣位,加守太尉。三年,拜章請覲,優詔許之,加守太師,增食邑至一萬五百戶,食實封二千三百戶。五年,移平盧軍節度使,承詔赴鎮,因朝於京師,世宗以國之元老,禮遇甚厚,車駕親幸其第以寵之。六年正月七日夜,為其隸人安友進、安萬合所害,時年六十三。詔贈尚書令,追封齊王。

宋朝

趙元僖

趙元僖(966年―992年),初名趙德明、趙元祐,宋太宗趙光義次子。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封廣平郡王。次年,進封陳王。雍熙年間,任開封尹兼侍中,進封許王,加中書令。病卒,追贈皇太子,諡號恭孝。

趙元份

趙元份,宋太宗第四子,初名趙德嚴。太平興國八年出閣,改名趙元俊,封冀王。雍熙三年,改今名,進封越王。真宗即位,加中書令,改王雍。薨年三十七,贈太師、尚書令、鄆王。改陳王,又改潤王。治平中,封魯王。

趙元傑

趙元傑字明哲,宋太宗趙光義第五子,初名趙德和。太平興國八年出閣,改名。授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淳化中,徙封吳王。真宗即位,授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徐州大都督、武寧泰寧等軍節度使,改封袞王。鹹平六年七月暴薨,年三十二。贈太尉、尚書令,追封安王,諡文惠,後改邢王,後改陳王。徽宗改越王。

趙佖

趙佖,宋神宗趙頊第九子。初封儀國公。哲宗立,加開府儀同三司、大寧郡王,進申王,拜司空。徽宗嗣位,以帝兄拜太傅,加殊禮,旋拜太師,徙封陳王。崇寧五年薨,贈尚書令兼中書令、徐州牧、燕王,謚榮穆。又加贈侍中,改封吳王。子有奕,武信軍節度使、和義郡王。

趙機

趙機,宋徽宗第二十二子。早殤。《宋史》:“王貴妃,與鄭後俱為押班。徽宗立,封平昌郡君,進位至貴妃。生鄆王趙楷、莘王趙植、陳王趙機、惠淑康淑順德柔福沖懿帝姬。政和七年九月薨,謚曰懿肅。”

金國

完顏宗雋

完顏宗雋(?-1139年),女真名為訛魯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六子。天會十四年,為東京留守。天眷元年入朝,與左副元帥撻懶建議,以河南、陝西地歸還宋朝。不久,進位尚書左丞相、開府儀同三司、兼侍中,封陳王。二年,拜太保,領三省事,進封兗國王,以結黨謀反被金熙宗誅殺。

完顏希尹

完顏希尹(?~1140)歡都之子, 女真文字的創製者。女真名穀神。金熙宗完顏亶時,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加開府儀同三司,封陳王。他為相期間,倡導學習漢文化,協助熙宗改定禮儀、制度。天眷2年(1139年),與完顏宗弼捕殺太師、領三省事完顏宗磐,太保、領三省事完顏宗雋。次年,因完顏宗弼奏請,完顏希尹遂以“奸狀已萌,心在無君”罪名,被處死。皇統3年(1143年),因“死非其罪”贈以開府儀同三司、邢國公,改葬。天德3年(1151年),追封豫王。

遼國

耶律謝家奴

耶律謝家奴,耶律隆慶之子,漢名耶律宗允。遼興宗景福十七年封陳王。

韓製心

韓製心,小字可汗奴,韓德讓侄,父韓德崇。開泰中,拜上京留守,進漢人行宮都部署,封漆水郡王。以皇后外弟,恩遇日隆。年五十三。贈政事令,追封陳王。

耶律塗孛特

耶律塗孛特,《遼史》:“陳王塗孛特為南府宰相,進封吳王。”

蕭阿剌

蕭阿剌,字阿里懶,北院樞密使孝穆之子也。重熙二十一年,拜西北路招討使,封西平郡王。尋尚秦晉國王公主,拜駙馬都尉。清寧元年,遺詔拜北府宰相,兼南院樞密使,進封韓王。明年,改北院樞密使,徙封陳王。後被蕭革以事中傷,帝怒,縊殺之。

張儉

張儉(962~1053),字仲寶,宛平(今北京)人,遼朝大臣,統和十四年(996年),舉進士第一,調任雲州幕官。節度使推薦給遼聖宗,歷任樞密使、節度使、左丞相等要職,並受遺詔輔立遼興宗,興宗即位之後,加太師、中書令、尚父,先後受封為韓王、陳王。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正月二十九日,張儉逝世,終年九十一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