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清泉,男,潮劇丑角。潮州市饒平縣東界神前村人。從小喜愛潮劇藝術,16歲賣身福建省太平自葉寶源盛潮音紙影戲班,學唱小生。期滿後加入潮音梅福興班,後改行老醜。因演唱技藝有較高造詣,被譽為“清泉醜 ”。先後受聘潮音老賽寶豐班、玉梨春班、三正順匝香班、老源正興班、老怡梨春班等。1947年為改善藝人生活待遇參加潮劇罷工行動,受迫害回家種田。建國後被聘回怡梨潮劇團,任醜行演員。1963年退休。
特長
陳清泉嗓音清雅宏亮,咬宇清晰,行腔圓活,演唱曲趣橫生,常獲觀眾唱采,是潮劇以真嗓唱丑角的典型。
經歷
16歲那年(民國初期)賣身於福建詔安縣太平白葉“寶源盛”木偶戲班學唱“小生”曲。輾轉間,賣身期滿而加入“梅福興”大戲班,轉學唱“老生”曲,由於他在木偶戲班有基底,又加上天資聰穎,刻苦學藝,青年時唱功演技便有較深造詣。班主對他很器重,因而要他任教唱(教戲先生),但因他自己學唱時飽嘗了教戲先生“捅鼓槌”等體罰的痛苦,不敢作倀,毅然放棄教唱的優厚待遇。由此而轉學丑角,經過多年磨練,博採潮劇界名醜的特長熔於自己一爐,形成本身獨特的藝術風格。更兼他身段矮胖,舉止詼諧,嗓音宏亮、清晰,演出時神韻兼備,貼切自如,舉手投足,秒趣橫生,逗得觀眾喝彩叫絕,尤以扮演裘頭醜和女丑為擅長。他扮演家奴時,出台就高喊著“公子來走!!”的宏亮聲音時(沒有擴音器年代),台下就轟動,爭著看他的演技。他善於插科添白,增加演技情趣,如劇情需要另一人物幫忙什麼的,他就插科口白——尼姑庵著火,“燒婦”,猛猛相扶,或“虱母丟落土,無食兼勒路”等等口白不勝枚舉。
在潮劇(大戲)盛行時,他先後曾受聘於潮劇“賽寶”、“玉梨”、“三正順”、“源正”、“怡梨”、“正順”等六大戲班,成為潮劇有力的“台柱”。他扮演潮劇《三白仁》、《郎舅二呆》、《金來清》、《憨仔》、《敗家仔》等劇目中的主角,尤為拿手戲。舊社會演戲俗習是下午連宵至天明,他幾個拿手戲一般都在夜靜更深11時後出演的。
“清泉醜”(外號“肥醜”)的名聲遠播潮汕閩南及海外,許多地方請戲,都要請有“清泉醜”的戲班,並聲明每夜如有清泉醜出演,願加價重賞。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戲,民無生計,演戲行情也冷落,班主不發戲仔(演員)工資,陳清泉積極參與抗議,要求班主發放工資的鬥爭,因而觸及潮劇各大班主的利益,由此而受六大班主相約拒聘,清泉心堅志決,毅然忍痛歸田。他回家務農,仍不忘練功,不論酷暑寒冬,每天黎明即起,下地澆菜邊勞動邊唱醜曲,娓娓動聽。有一次,同在一起勞動的幾位鄉親及幾個牧童都要逗他唱幾句曲,他立即開口唱道:“牽牛兒往田間,生為農夫實艱難。一年四季忙不了,春夏過後又秋冬。”
聲音宏亮,在田間勞動的鄉親們拍手稱讚叫好。
新中國誕生後,藝人在政治經濟上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照顧,擺脫“無修世,賣仔去做戲”的苦況。陳清泉重返舞台,以主人翁的身份,在舞台上煥發藝術青春,並積極參加與整理傳統劇目和潮劇改革工作。他在廣東潮劇院三團公演《二歲夫》中扮演“角夫”,以其憨厚詼諧的藝術形象,激發人們對封建婚姻制度深惡痛絕;在演現代戲《白毛女》中扮演惡婆黃世仁之母時,一邊念佛誦經,一邊虐待婢女,把一個偽善的女性暴露得淋漓盡致。
1956年,饒平成立潮劇團,他為家鄉劇團添花搭彩,經常前往指導,言傳身教,毫不保留地把他精湛的藝術傳授給新一輩藝人,並以親身體會,激發青年演員熱愛社會主義文藝事業。
1961年,正當他的技藝爐火純青時,卻遭病魔纏身,但他仍抱病出台,把畢生精力獻給潮劇藝術事業。1970年1月20日,他與世長辭,終年70歲。
作品
拿手戲有古裝戲《三白仁》、《郎舅二呆》、《二歲夫》,時裝戲《金來清》,現代戲《白毛女》等。除扮演丑角外還反串婆角,刻劃人物入木三分,常令人忍俊不禁。因演唱聲腔獨具特色,1957年特請他演唱現代戲《渡頭歌聲》,由中國唱片公司錄灌成唱片出版發行,流行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