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玲[京劇旦角]

陳永玲[京劇旦角]
陳永玲[京劇旦角]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永玲(1929年-2006年2月15日),京劇旦角。海外報刊評論他是“集梅、程、尚、荀、筱絕技於一身”的“中國名旦”。原名陳志堅,祖籍山東惠民,生於青島。他娶名伶言慧珠之妹言慧蘭為妻。他的兒子陳霖蒼工花臉。陳永玲2006年2月15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十八日)13時15分在北京病逝。

基本信息

藝術經歷

北京學藝

陳永玲[京劇旦角] 陳永玲[京劇旦角]

讀書時對京劇就有特殊愛好,8歲學藝,9歲登台演出,曾拜南方“四大名旦”王芸芳為師學旦,1939年,年僅10歲的陳永玲,偷偷乘火車獨自上北京城報考程硯秋創辦的“中華戲曲學校”,為永字科學生,師從筱翠花。當年戲校,學旦的女生,名字都有草字頭,如:李玉芝、趙金蓉等。男生取藝名都很秀氣,如宋德珠、王金璐等,陳永玲藝名由此而來。進校半個月後,陳永玲便與大師姐李玉茹同台合演《四郎探母》的前後鐵鏡公主,一下子就躥起來了。

天津初露鋒芒

1941年中華戲曲學校解散後,拜筱翠花為師,刻苦攻習“筱派”花旦,12歲的陳永玲,赴名角雲集的天津,先後與李宗義、孫毓堃、李多奎、侯喜瑞等名家合作演出,他扮演《挑簾裁紅》中的潘金蓮、《翠屏山》的潘巧雲、《小上墳》的蕭素貞等角色,大獲同行首肯和觀眾好評,以“小筱翠花”名聲譽滿津門。

組建玲聲社

1943年,陳永玲挑大樑組成“玲聲社”班子,1944年與張春華到京劇大本營的上海獻藝,以《小放牛》、《二進宮》雙出連演五十餘場,同樣引起了轟動,一時間,他成為京、津、滬南北觀眾交口稱讚的青年京劇名家。

當選四小名旦

1947年初,原“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之一的李世芳,由上海去青島演出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8月由北京《紀事報》發起歷時45天的“四小名旦”選舉,依次為張君秋、毛世來、陳永玲、許翰英。被補選為“四小名旦”那時陳永玲僅18歲。

拜師

陳永玲 陳永玲

從1946年至1948年,胸襟豁達、藝德高尚的筱翠花,為徒弟廣徵博採、登堂入室,向京劇大師問藝創造條件,打破門戶之見,引薦他1947年拜荀慧生為師,1948年又拜在梅蘭芳、尚小雲的門下,工青衣花旦。中國的四大名旦他拜了三個,這時,他才不過是二十來歲的毛頭小伙子。吸收了各流派的精華,將其融為一體,為今後形成獨特藝術風格奠定了基礎。四大名旦中的梅、荀、尚都很器重陳永玲,因而他先後學習了梅派的《霸王別姬》、《宇宙鋒》、《貴妃醉酒》等,尚派的《穆柯寨》、《十三妹》、《昭君出塞》等,荀派的《戰宛城》、《拾玉鐲》、《紅娘》、《鐵弓緣》、《辛安驛》等和筱派的《小上墳》等名劇。最後又拜名旦朱琴心為師,學了《採花趕府》、《春香鬧學》、《御碑亭》等名劇。其間曾與李少春、袁世海、裘盛戎、葉盛蘭、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等同台演出。

旦角全才

他戲路寬廣,唱做俱佳,常演劇目有《小上墳》、《戰宛城》、《拾玉鐲》、和《貴妃醉酒》等。當年“四小旦”中,張君秋能唱《二進宮》,卻唱不了《小上墳》,毛世來能唱《小上墳》卻唱不了《二進宮》。而陳永玲對青衣、刀馬各派都能唱,扎靠又漂亮,其中《小上墳》是一場乾的活,腳腰眼一刻都不能閒;《二進宮》是一出唱工戲,其中的高腔陳永玲都演唱很精彩,連梅蘭芳都稱讚他為不可多得的雋才。當時菊壇流傳俗話:“北京學藝、天津驗收,上海賺錢”。陳永玲憑精湛技藝,在天津唱紅,一直紅到上海灘。

青島獻藝受歡迎

1951年參加譚富英、裘盛戎的太平京劇社,後轉為北京市京劇二團。他在北京京劇二團與譚富英、裘盛戎、李多奎等合作到青島演出《大·探·二》、《秦香蓮》、《戰太平》等劇,配合默契,很受歡迎。1953年參加赴朝鮮慰問演出。1954年參加北京市第一屆戲曲會演,與袁韻宜合演《村姑與牧童》,獲演員二等獎。

紮根蘭州

1955年陳永玲抱著把京劇藝術傳播到大西北的美好願望離開北京到了蘭州,1956年在甘肅省京劇團任主演,曾編演了《祥林嫂》、《白毛女》、《洪湖赤衛隊》等現代戲。擅演劇目有《貴妃醉酒》、《小放牛》、《小上墳》、《打櫻桃》、《拾玉鐲》、《鐵弓緣》、《金玉奴》、《紅娘》、《昭君出塞》、《十三妹》、《穆桂英》等。任過蘭州市京劇團團長,在甘肅省藝校任教。

橫遭二十二年厄運

命運似乎與他過意不去,與所有受過運動衝擊的人士一樣,陳永玲也無法逃此厄運,只不過他比別人經受的磨難時間更長,更深。1957年“反右”運動中,只知唱戲、鬥爭會上一言不發的陳永玲,也被扣上了“暗藏右派”的大帽子。1965年,自反對《海瑞罷官》始,歷史劇、古裝戲被打入冷宮,更不允許男扮女裝演戲。整整15年,也就是陳永玲35歲至50歲最能出成果的一段黃金時期,陳永玲不能登台演戲。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與其他著名學者、演員一樣,陳永玲又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先後被勞改、下放、批鬥,吃盡了苦頭,他的左腿被打壞膝蓋骨。1973年他又被莫須有的罪名被判7年徒刑。直到1979年,才宣布解除他的刑期。

重新出山

1980年,陳永玲才得以平反,但只享受演員八級的待遇。而他全然不顧,為獲得夢寐以求的登台權利興奮不已。1980年12月,他在北京中和戲院,與北京京劇二團合作演出了《小放牛》和《貴妃醉酒》兩劇目。

陳永玲戲路寬,會戲多,具有多方面表演才能。1981年他應邀參加首次紀念梅蘭芳誕辰90周年的演出活動,傍著梅葆玖在《紅鬃烈馬》里扮代戰公主,仍保留了當年陪伴梅蘭芳時的演法。正反鷂子翻身、掏翎子、背馬鞭、踢腿接快臥魚等獨有的特殊技巧,依然乾淨利落,熟悉他藝術的北京老觀眾,都為他寶刀不老而欣慰。

定居香港

1985年,陳永玲舉家由青海省京劇團到香港定居。正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之際,妻子言慧蘭查出癌症,治療無效,後轉到蘭州醫治,1994年病逝。老年喪偶,陳永玲悲痛萬分。

1987年6月,陳永玲應邀參加了湖北省京劇團的在港演出,與該團著名丑角朱世慧演出《活捉三郎》,當日新光劇院賣了個滿堂。後來,陳永玲任香港戲劇演員協會理事長、香港陳永玲京劇團團長。1994年,陳永玲應邀赴台灣與陸光國劇隊合作,演出了場精彩的雙劇《鐵弓緣》和《貴妃醉酒》。

《貴妃醉酒》是梅派代表作之一,是一出典型歌舞劇。作為梅蘭芳的入室弟子,當年這齣戲得到過梅師親自指點,再加上陳永玲博採眾長,使表演既豐富又生活化。舞台上,他不僅把雍容華貴的楊玉環等候萬歲爺的複雜心理活動演得淋漓盡致,還用一個眼神、水袖及醉步來表現了醉美人開懷暢飲的姿態。他演《醉酒》,基本是屬梅派,跑圓場和眼神有筱派的特點。水袖有程、尚、荀的東西,他演得火爆誇張,但都很生活化。陳永玲雖已65歲,眼神之活、動作之穩、舞姿之美,令觀眾讚佩不已。

移居台北培育後學

1996年,陳永玲移居台北,努力培育京劇人才。他接受國光劇校邀約開課講學,舞台上,他那舉手投足的俏皮靈勁,風情萬種的模樣,看得演員們打心裡佩服。特別是那股子媚態,後生晚輩學不來,更沒得比,才明白,當年“四小名旦”非浪得虛名。直到年逾七旬仍往返於台灣、香港、大陸三地之間,竭力振興國粹京劇藝術。有時應邀與移居海外的名角馬少良、楊樹偉、薛亞萍等演幾齣戲。平日講課,指點表演藝術,雖然忙碌但很充實。另一些時間,他還應一些學會、文藝團體之邀,常去香港傳授戲劇表演藝術。

藝術傳人

先學粵劇的香港著名影星汪明荃也是他的學生。台灣的著名京劇花旦朱勝麗、魏海敏及著名演員吳海倫、吳美蘭等都是他的弟子。魏海敏是顧正秋後的第二位獲得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終身藝術成就獎”的坤伶。

活動年表

1948年4月7日,農曆戊子年二月廿八日:楊寶森三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四天o;

1948年4月18日,農曆戊子年三月初十日:楊寶森三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十五天 ;

1948年4月22日,農曆戊子年三月十四日:楊寶森三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十九天 ;

1948年4月24日,農曆戊子年三月十六日:楊寶森三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二十一天 ;

1948年5月15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初七日:楊寶森三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四十二天 ;

1954年9月12日,農曆甲午年八月十六日:民主劇場1954年9月12日演出 ;

1954年9月23日,農曆甲午年八月廿七日:中和戲院1954年9月23日演出;

1955年4月13日,農曆乙未年三月廿一日:厲慧良1955年旅京演出第二天;

1955年4月14日,農曆乙未年三月廿二日:厲慧良1955年旅京演出第三天 ;

1955年4月17日,農曆乙未年三月廿五日:厲慧良1955年旅京演出第六天;

1955年9月1日,農曆乙未年七月十五日:蘇聯展覽館劇場1955年9月1日演出 ;

1955年9月15日,農曆乙未年七月廿九日:長安大戲院1955年9月15日演出 ;

1981年,農曆辛酉年:高盛麟、袁國林、李榮威、陳永玲、尚長春公演《大戰宛城》 ;

1981年8月24日,農曆辛酉年七月廿五日:北京舉辦紀念梅蘭芳逝世二十周年演出;

1984年12月28日,農曆甲子年十一月初七日:慶祝《戲曲論叢》創刊京劇晚會舉行;

1988年3月,農曆戊辰年:于魁智首次赴香港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