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

陳曉,1963年生。湖北黃陂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會計系教授。

人物經歷

1983年獲武漢工程大學(原武漢化工學院)化工機械學士,1989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工程碩士,1996年獲美國杜蘭大學經濟學博士。

目前擔任《中國會計評論》副主編、《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編委、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期刊的學術委員;同時兼任中國會計學會理事、中國稅務學會理事。先後擔任過中文線上、漢王科技、深圳遠望谷、首旅集團等多家公司的獨立董事和外部董事。

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包括:會計與資本市場、公司治理、稅務與企業戰略、企業價值評估。

主講課程

主要講授課程包括:會計與資本市場案例研究、稅務籌劃、國際稅務、高級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與控制。

主要貢獻

主持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研究工作。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在2000-2013年間出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主任,推動了學院首個北美模式博士班的建設,並使清華大學會計系成為國內唯一獲得AACSB會計認證的會計學科。

人物軼事

陳曉的父母都是教師,父親畢業於北京大學,文革期間被下放到武漢市黃陂區農村。

恢復高考後的第二年,年僅15歲的陳曉就參加了高考,用他自己的話說“考的還不算太爛”,但因為年齡太小,想讀一個比較好的大學,就放棄了。誰知次年化學考砸了,父親問他:你還考不考。他答:不考了。父親又說:既然不考了,化學不好就補化學吧。於是陳曉就報了一個化工類院校——武漢化工學院,學習了四年化工機械。

陳曉說,自己從沒想過要去學習物理或是化學,但八十年代初期,正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對於很多熱血青年來說,“管理”這個詞,更多只是官員們的事,相較他們深厚的“工程”情節,管理顯得虛幻而無用。陳曉從小就夢想做工程師,生活在艱苦的農村,看多了鐮刀鋤頭之類的簡單勞動工具,偶爾有一個拖拉機從學校門口經過,陳曉就會對著這個會犁田的寵然大物研究半天,也正是少年時對工程力量的這種最初體驗,讓陳曉有了科學救國的思想,而在他們那代人看來,科學救國更多的就是工程救國。

有著工程救國夢的陳曉,大學期間一直想考工程類碩士。臨近畢業時,武漢化工學院被國家化學工業部接管,學校選派4個人到化工部輔助工作,陳曉作為其中之一,到了化工部機械製造局(後來叫中國裝備總公司)工作。計畫經濟體制下的化學工業部權力很大,所有的投資,所有的機械設備運轉都要到這裡決策安排,而在這個過程中,陳曉看到了因為管理而導致的效率低下和決策失誤,他開始懵懂的意識到中國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工程技術的落後:工程救國固然重要,但並非最重要。這時的中國社會也恰好有了所謂的第三次浪潮以及新技術革命,引進了一些管理科學的概念,陳曉依稀覺得自己應該學一點管理。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的中國,管理學科內容少得可憐,即使有也只是一些生產力布局、工業經濟之類的,工程學背景出身的陳曉不願意學這些死記硬背的東西。198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美國合作了一個碩士項目,不惜重金請美國經濟管理領域的教師授課,而且入學考試不考文科科目,只考數學、物理和英語,入學後要求將國外的經濟學、統計、市場行銷和管理的知識全部原汁原味吸收,陳曉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該項目只招4個人,70多人參加考試,陳曉又一次成為幸運的四分之一。

1989年,陳曉碩士研究生畢業,他學的那些股票和債券知識依然不能運用於當時中國的經濟社會,由於以前在化工部工作的經歷,內心還有一些政府機關的情結;又因為看不到市場,覺得只有政府機關才能解決問題,才能對國家有所幫助,於是他選擇到了勞動部工作。在勞動部工作一年多的時間裡,陳曉並沒有想過出國,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在杜蘭大學的同學問他有沒有GRE成績,說那邊有一個出國留學的名額,90年代初,正是大學生考托考G正瘋狂的時候,號稱什麼托派機派的,陳曉雖然懵懂,但也不想落於人後,托福和GRE的成績不是很高,但也都通過了。於是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填了留美的申請材料,誰知竟然被批准了,陳曉想:出國看看也沒有什麼壞處。於是就從勞動部辭職,到了美國杜蘭大學。

回國後,陳曉面臨很多選擇,他完全可以到一個讓他能夠更好的ACTION的實務機構,而且由於父母做老師,他知道老師的日子是什麼樣,從小就不想做老師。但是在美國的幾年,對他日後選擇教師職業有了很大的啟發。他說美國大學裡教師的工資相對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經濟系,同樣教育背景的人,與實務界也有差距,但你會發現很多老師,他們除了教書更重要的是做研究,純粹是為興趣而工作,在解決溫飽,社會給予基本安全感的前提下,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對他們所做的事都有一種追求,一種執著,這一點讓陳曉開始對教師職業心生嚮往。而且他在杜蘭大學的導師同時也是系主任,他看他們如何辦學,如何管理學生,覺得也蠻有趣。之所以選擇清華,是因為他在美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了趙純均院長和陳小悅老師,通過接觸感到他們是真正幹事業的人。而且他認為東方文化讓整個社會對教師有一種更高的尊重,同時也有一種更高的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