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起招生)
研究領域:漢語認知與學習;第二語言(英語)的加工;兒童語言的發展與促進等。
編輯本段學習經歷1984年9月--1988年7月就讀於河北大學教育系教育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就讀於河北大學教育系教育心理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普通心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1年9月――1996年7月河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從事“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1999年9月――2001年6月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後。從事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教學的研究工作,教授“普通心理學”,“跨文化心理學”等課程。
2001年6月――2004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教授“普通心理學”“心理學語言學”等課程。
2004年10月——2007年6月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副教授
2007年7月--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國內外進修、培訓經歷2004年10月-2005年6月,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LRDC)訪問學者。
學術兼職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北京市心理學會會員
教授課程:
普通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編輯本段研究方向漢語認知與學習;第二語言(英語)的加工;兒童語言的發展與促進等。
承擔、參與課題: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漢語詞義的信息加工過程與表征”(1998-2001)
參加教育部文科基地項目“漢語兒童語言的發展與促進”(2000-2003)
參加國家攀登項目“兒童腦高級功能開發與素質教育的若干重要問題”子課題(2000-2004)。
參加教育部項目“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心理學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實驗體系的改革與實踐”(2000-2003)。
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國小兒童語法意識發展特點的研究”(2003-2005)。
編輯本段已發表論文陳寶國,周會霞。多義詞意義間的聯繫程度對辭彙判斷時間的影響。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第3期,214-218。
陳寶國,寧愛華。漢字識別中的同音字效應:語音影響字形加工的證據。心理學探新,2005年第4期。
陳雅麗,陳寶國。兒童句法意識與閱讀能力發展的關係。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第4期。
王立新,陳寶國,彭聃齡。家庭遊戲情境對父嬰交流行為的影響,心理科學,2005,28(4):830-832。
陳寶國,王立新,王璐璐,彭聃齡。辭彙習得年齡和頻率在辭彙識別中的作用,心理科學,2004年5期,1060-1064。
陳寶國。雙語雙文教學促進學生智力、非智力發展的的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第1期,97-100。
陳寶國,王立新,彭聃齡。漢字識別中形音義激活時間進程的研究(Ⅱ)心理學報,2003.(5)576-581。
彭聃齡,鄧園,陳寶國。漢語多義單字詞的識別優勢效應,心理學報,2003,5,569-575。
陳寶國。雙語雙文教學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年3期,63-72。
陳寶國。雙語雙文教學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5期,140-144。
陳寶國,彭聃齡。基線選擇影響詞語認知實驗結果的研究,心理學探新,2002年2期,27-30。
陳寶國,彭聃齡。漢字識別中形音義激活時間進程的研究(Ⅰ)心理學報,2001.33(1)1-6。
陳寶國,彭聃齡。漢語雙字多義詞的識別優勢效應心理學報,2001.33(4)300-304。
陳寶國,彭聃齡。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及對教育的啟示。心理發展與教育,2001.17(1)52-57。
陳寶國。國外第二語言學習的認知理論述評心理學動態,2001.9(1)19-24
陳寶國。雙語語義表征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民族教育研究,2001.183-89。
陳寶國,彭聃齡。辭彙識別中句子和課文語境效應的研究進展,心理學動態,1999.7(1)12-16
陳寶國,彭聃齡。詞的具體性在辭彙識別中的作用,心理學報,1998.30(4)387-393
陳寶國。從聯想測驗看語義記憶中概念的組織,四川心理科學,1998.4.3-6
陳寶國。柯林斯語義層次網路模型的實驗研究,心理學報,1993.25(3)359-365
獲獎情況:
曾獲河北省91-93年度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參與彭聃齡教授主編的“普通心理學”(教材),並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編輯本段榮譽獎勵《普通心理學》,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4。
《普通心理學》,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5。
主講課程"普通心理學",獲評2005年北京市精品課程。
"立足基礎培養興趣的普通心理學教學改革"獲2008年北京師範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獲2010年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主持課程"普通心理學(下)"獲評2010年國家精品課程(網路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