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7年3月,撤公社、大隊建置,建立鄉、村。南部的陳鎮鄉轄20個村,北部的裕安鄉轄18個村。
1994年3月,裕安鄉改稱為裕安鎮;1995年2月,陳鎮鄉改稱為陳家鎮。直至2000年底,兩鎮所轄的村不變。
2000年12月,原陳家鎮與原裕安鎮合併為陳家鎮,管轄原兩鎮的38個行政村。
2002年,陳家鎮所轄的38個行政村,根據崇明區劃調整的總體要求,調整為21個行政村。
陳家鎮還有3個居民委員會,1997年建立裕弘居委會,2002年建立瀛陳居委會,2008年籌建裕鴻佳苑居委會。1958年建陳鎮公社,1980年更名為陳家鎮公社,1984年置鄉,1995年建鎮。1997年,面積33平方千米,3萬人口,轄立新、良種場、東海、新橋、新北、毛家橋、瀛東、朝陽、全民、丁橋、鐵塔、協隆、濱江、八滧、新協、奚漁、陳西、陳南、陳東、陳家鎮20個村委會。2000年12月,撤銷陳家鎮、裕安鎮,設立新的陳家鎮。2004年轄裕弘、瀛陳2個居委會,立新、新橋、鐵塔、東海、朝陽、陳南、瀛東、陳西、八滧、協隆、奚家港、花漂、晨光、德雲、裕豐、先鋒、鴻田、裕北、展宏、裕安、裕西21個村。
原裕安鎮位於崇明島東南部,長江北泓入海處,距縣城43千米。1958年建裕安公社,1984年置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45.2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裕新、先鋒、裕豐、裕南、燈塔、鴻田、裕東、裕北、花漂、裕中、興旺、展宏、晨光、裕安、永東、裕西、德雲、錦繡18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
陳家鎮在1985~1987年2月,分南北2個人民公社:南部的陳鎮公社,轄18個大隊;北部的裕安公社,轄18個大隊。2004年,轄21個行政村,2個社區,475個村民小組。裕弘社區、瀛陳社區、立新村、新橋村、鐵塔村、東海村、朝陽村、陳南村、瀛東村、陳西村、八滧村、協隆村、奚家港村、花漂村、晨光村、德雲村、裕豐村、先鋒村、鴻田村、裕北村、展宏村、裕安村、裕西村。
2011年全鎮共有3個社區、21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陳家鎮位於崇明島最東端,位於東海之濱,長江入海口,距崇明區43.6公里,東與上海實業集團現代農業園區接壤,南臨長江人海口,西靠八激港,與中興鎮隔河相望,北與新長江農場前哨社區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20°0’48”,北緯31°0’30”。陳家鎮鎮域面積94.9平方公里。
由於該鎮地理位置特殊,自2009年長江隧橋開通以來,陳家鎮從原來的“島之角落”一躍成為崇明島的對外門戶。同時,毗鄰陳家鎮的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承擔著重要的生態保護功能,這對陳家鎮的地區生態空間結構也提出了較高要求。
氣候
陳家鎮位於溫帶過渡到亞熱帶的臨界區,氣候濕潤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潮汐現象十分明顯。
自然資源
2014年,全鎮可耕地面積為64100畝,種植業除常規品種外,特色種植以花菜為主的綠色蔬菜4萬多畝次;養殖業,年扣蟹養殖面積2萬多畝,稻蟹共生面積1.7萬多畝,魚蟹混養面積0.4萬畝。
人口
2004年,陳家鎮全鎮總戶數26 296戶,人口57 01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 083人,外來人口2 475人,勞動力31 187人。2011年,陳家鎮常住人口60044人,26611戶。
經濟
綜述
2004年全鎮實現增加值49 021.1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4 982.22萬元,第二產業22 958.5萬元,第三產業11 080.47萬元。企業總產值87 662萬元,利潤總額6 900萬元。
2010年,實現增加值11.22億,同比增長13.4%。2013年全鎮實現增加值12.35億元;實現鎮級財政收入1.2億元;實現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2元,同比增長10.2%。
農業
堅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調整最佳化農業生產結構,實現農業生產和生態良性循環。2013年,全鎮夏糧面積1650畝,種植綠肥2600畝;油菜1850畝,玉米7500畝,水稻種植1.4萬畝,全年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鎮扣蟹養殖面積1.7萬畝,魚蟹混養3000畝,淡水魚養殖面積4000畝,水產養殖產量和效益均比上年有所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完成了漲水洪疏竣工程;完成了立新、裕西、展宏村村級為農綜合服務站建設;實施了裕西、展宏村河道養護項目;完成農村水系改造,增建路涵,配套灌溉渠道等,加大了中小河道養護檢查力度,水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產品安全責任監管。加強秸桿禁燒宣傳,組織實施秸桿還田1.2萬畝。組建農產品安全監管員隊伍,加強蔬菜農藥殘毒檢測,開展安全用藥宣傳,農藥殘留全年抽樣5500份,合格率100%。加強了公益林養護管理,完成了7000畝公益林撫育間伐。畜禽防疫工作有序推進。全面防控禽流感等疫情疫病,做好家禽市場關閉和補貼發放工作。擴大了花菜、香酥芋等特色蔬菜的種植面積,探索了稻蟹鰍種養模式。推動合作社標準化建設,全鎮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317家,獲得國家和市、縣級重點合作社15家。
奚漁村是一個專門從事海洋捕撈生產的專業村,是上海市郊區最大的民眾漁業單位,其近海捕撈漁船總量約占全市的三分之一。2004年底,擁有各類近海捕撈的漁船141艘,總噸位10595噸,總馬力21929千瓦,固定資產總額5000多萬元,村生產總值6211萬元,全部為漁業生產所得。
陳家鎮所轄灘涂是素有軟黃金之稱的鰻苗和中華絨螯蟹天然蟹苗的主要產地,具有數十年的捕撈歷史和10多年的扣蟹養殖歷史,有精養扣蟹面積2萬多畝,稻蟹共生面積8000畝,島外養蟹達23.8萬畝。鎮上建有華東地區最大的蟹苗交易市場,每年為全國各地河蟹養殖戶提供蟹種3億。20015年花菜種植髮展迅速,2007年花菜種植13 280畝,西甜瓜種植面積5512畝,全年蔬菜種植為41989畝次,2007年除露地種植外,新增設施蔬菜800畝。
全村共有耕地2687畝。1985~1990年,主要種植三麥油菜;1991年,養蟹起步;到1995年,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開挖了蟹塘;至2000年,蟹塘面積擴展到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2004年底,全村98%以上的耕地全部用於扣蟹養殖。
工業
實現全鎮工業總產值16.69億元。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抓好誠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的轉制,指導上海馬騰新型材料廠技術改造。開展了節能減排,淘汰高能耗設備,完成了縣下達的降耗指標。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工作。與全鎮98個責任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全年組織消防、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安全工作專項整治9次,落實整改各類安全隱患50餘處;組織6家企業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達標創建;建立了4個村級消防站;組織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培訓1000餘人次。指導動拆遷企業做好了善後服務工作。
全村有5家工廠,其中股份合作制1家,私營企業4家。東瀛捻織廠,生產棉紗,年產值1000萬元,淨利潤15萬元;新鑫金屬材料廠,生產打包帶,年產值600萬元;圍源化織有限公司,生產棉紗,年產值500萬元;城丹拉絲廠和玻璃廠,分別生產拉絲和水管,年產值分別為300萬元和50萬元。2004年底,該村耕地總面積4078畝,工農業總產值85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450萬元,占總產值的28.7%。
旅遊業
積極發展生態旅遊。以瀛東村旅遊為龍頭,提高旅遊管理水平;完成瀛東村智慧社區無線網路覆蓋;組織開展“尋找美麗,騎游東灘”旅遊推介活動,努力促進農旅、文旅融合;配合縣有關部門承辦“崇明端午季”活動;進一步規範了農家樂旅遊業衛生、環評、消防等監管和指導工作。招商引資工作實現新的突破。全年實現招商入庫稅收總額2.1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利潤7000萬元,引進各類註冊企業120家。加強集體資產管理、使用和監督,及時催收各類應收款,實現了鎮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認真組織實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
交通
上海長江隧橋的建成並通車,根本改變了陳家鎮以及崇明島與上海市區交通不便的格局,陳家鎮南距上海市中心城區約45公里,距浦東國際航空港約50公里,從陳家鎮驅車前往浦東五號溝僅需20多分鐘。陳家鎮成為上海中心城區功能向崇明島輻射的最近點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陳家鎮有幼稚園2所,下設1個分所,中心國小2所,初級中學2所,分別座落在鎮的南北兩地。2001年,原陳家鎮與裕安鎮合併後,上述學校仍維持原狀。另有一所民辦大通中學,還有一所成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
社區建設
隨著2005年12月陳家鎮宅基地置換一期項目的正式實施,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生活舒適、社區和諧、富有海島田園特色的現代化社區——裕鴻佳苑社區建設拉開了帷幕。2005年,宅基地置換一期20.5萬平方米和二期11.3萬平方米住宅及公共建築已全部建成並完成了對動遷居民的回搬安置,宅基地三期、二期B塊以及配套商品房二期共22.1萬平方米和配套商品房三、四、五期共38.5萬平方米正在施工,年內即將完工並回搬居民。功能性項目紛紛上馬。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學院(崇明分院)建成開學,“東灘水世界”主題樂園項目正式落戶,腳踏車主題公園和能源管理中心項目準備工作及東灘大道三期、四期與中濱路二期項目推進順利,濱江高爾夫運動社區8月中旬即將投入使用,3.8萬平方米的商業廣場的即將運營更將使我鎮的社會服務業邁上新的台階。陳家鎮開發建設南北聯動,打造生態花園鎮的美好藍圖將呼之欲出。
加快開發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配合陳家鎮公司推進開發建設。配套商品房6、7、8期多層住宅完成結構封頂;組織實施回搬407戶;完成北陳公路南段、中段改建工程,“三縱四橫”道路格線初步形成;腳踏車公園一期工程順利推進;能源管理中心和金茂凱悅酒店項目基本建成。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完成錦陳公路南段修復工程;實施4座農村危橋改造工程;做好年度農村主路和支路建設;完成180戶農村低保低收入戶危舊房改造;實施新一輪村莊改造及G40大通道亮化工程;完成集鎮區道路和配套商品房3、4、5期太陽能路燈安裝工作。協助相關部門認真做好了天然氣管道和原水管道建設。
加大城鄉綜合管理力度一是加強“大聯動”管理。進一步完善機制建設,設立一村一工作站,實現聯動巡查處置全覆蓋;調整充實聯動協管員隊伍,建立人員轉崗換崗機制;整合“萬人、千百人”就業項目,將財權、人權、事權下沉管理。通過大聯動工作平台,全年共發現案件33003件,處置32944件,處置完成率99.8%。二是加強環境衛生長效治理。進一步鞏固市級衛生鎮、文明鎮創建成果。成立集鎮日常管理小組,加強對南北鎮區進行日常巡查、督查;組建市容環境整治城鄉聯動長效管理辦公室並調整充實了鎮區管理“六支隊伍”。持續維護鎮區環境面貌。實行集貿市場社會化運作管理新模式,進一步規範了市場管理,使“髒、亂、差”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2002年,村里農民利用灘涂,挖地鑿湖,壘土成山,植樹造林,鋪草栽花,積極營造生態文明環境。經兩年努力,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北部,地建成了一個具有漁家特色和樂趣的“漁家樂旅遊景點”。全村3900畝耕地中,200畝是果園,850畝是林木,占耕地總面積的26%。
1985年前,村民的住宅比較散亂,既不便居住,又浪費耕地。20年間,先對中心區域的10個生產隊,在1978年樣板片村民住宅建造的基礎上,進行完善改造,初步形成東西一線,整齊劃一的鴻田住宅小區,(1~10隊)共有農民543戶,改建了三層樓1500多間,約4萬平方米。緊接著,對其餘20個生產隊進行改建,2004年底,已形成一個村民小組一個住宅小區的模式。
特殊的村
耕地面積最多的是裕安村,有4885畝;人口最多的是鐵塔村,有3887人,占陳家鎮總人口的6.57%;人口最少的瀛東村只有173人;林木面積最多的陳南村,有入島生態林190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80%。
風景名勝
東灘濕地公園歷經十年生態修復, 主要致力於對崇明東灘92-98大堤之間的6.5平方公里人工濕地進行濕地服務功能修復和結構最佳化重建,積極探索自然保護與經濟開發雙贏之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建立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國際性生態示範區,提供集自然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態旅遊、休閒度假之平台,創造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滿足人們物質與潛在的精神需求。
園內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水質潔淨,各項環境指標都達到國家一二類(級)水平。公園處於《拉姆薩公約》所認定的國際重要濕地內,也是亞太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和棲息地;每年秋冬季節,園內有大量候鳥來此育肥過冬。此外,公園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野放種群的重要棲息地。
榮譽稱號
2003年10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陳家鎮成為上海試點建設的“一城九鎮”(後稱為“三城七鎮”)之一;2004年2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建設城鎮;2008年,陳家鎮順利入圍發改委第二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名單;2009年7月,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關於本市開展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的政策意見》,再次明確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加快本市崇明縣陳家鎮等10個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