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姓名:陳宜靈(陳楓),號“芳蘭齋“、”宜靈雅韻“、”紅粉佳園“、”楓韻凝香”;性別:女;籍貫福建莆田;職業畫家、藝術家、國畫培訓師、擅長國畫創作與教學。。
成就及榮譽
潛心於國畫花鳥的研究與創作,經過多年技藝上的突破與創新,在國畫花鳥、尤其是國畫牡丹、荷花、蘭花、鳳凰花、三角梅上獨樹一幟,,在其它題材的作品上亦得心應手,百花齊放、栩栩如生;同時致力於書畫培訓的研究、探索、實踐,不惜餘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掘、培育書畫藝術人才。秉持“讓藝術感染、讓心靈陶冶、讓作品說話”的書畫創作原則,推出一系列獨具風格、雅俗共賞的國畫作品;經過多年技藝上的研究與創新,在傳承與創新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宜靈國畫】;套用工筆、寫意結合的技法,創作出出各種意境深遠、時代氣息、清新典雅、生動風趣、靈韻飄灑的國畫作品。堅守“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醞釀”的教學理念,探索出一條“以興趣促進學習、以體驗激發進步、以關懷導向突破”的全新教學模式,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國畫學生。
藝術歷程
【宜靈國畫】醞釀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憑著繪畫天賦,幼兒時期經常臨摹小人書里的各種人物,無意間敲開了書畫之門。【宜靈國畫】那時就生根發芽,陳宜靈中學時代對文科情有獨鍾,高中畢業後進入國企工作,利用業餘時間進修完大學漢語言文學課程,正是這種紮實的文學根基為後來形成的國畫風格奠定了深刻的文化底蘊。●1995年至2001年:
【宜靈國畫】探尋期:正如小孩的成長,在摸爬滾打中漸漸的學會了走路。【宜靈國畫】也經歷了一段迷茫期,陳宜靈剛開始接觸國畫也是不著邊際地臨摹各類國畫題材的作品,從臨摹山水畫入手,後轉為花鳥畫,再拐到人物畫,後來又回歸到花鳥畫,幾經變化才尋覓到那份熟悉的感覺,後來慢慢的被花鳥畫所迷戀;正是這番轉折與取捨後來造就了在國畫花鳥上的獨樹一幟。
●2002年至2008年:
【宜靈國畫】成長期:“生活能改變一切,生活能造就人才”,陳宜靈一直認為是生活打造了她;這期間她進行了大量的國畫創作,前期利用工作的閒暇時間閉門修煉,過著三點一線的機械生活;婚後不久毅然辭掉待遇不菲的工作,專心於國畫的研究與創作,同時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賦予國畫不同的韻味;即使在最艱苦、最難熬的時期她也堅持不懈地揮毫潑墨,在國畫中尋找人生的寄託,漸漸的她所創作的作品開始靈動起來。
●2008年至2011年:
【宜靈國畫】轉型期: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得感謝網路,感謝網友,感謝身邊的親朋好友。雖然生活中、網路上朋友們的讚美聲不斷,可陳宜靈總覺得作品有些欠缺,特別是一直強調書法水平顯得有些幼稚;為了攻克這一難關,這期間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進行書法修煉,力求呈現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功夫不負有心人,閉關修煉後書法終於上了一個台階,作品也就進一步鮮活起來。
●2011年至2012年:
【宜靈國畫】創新期:推陳出新,這一年多隨著繪畫技法的嫻熟和對國畫新的領悟,陳宜靈大膽地進行用色方面的創新,與之前的作品相比水墨味道更加厚重;另一方面她抽出部分精力投身於國畫教學,或許是教學相長,從課堂中迸發出許多創作元素;而國畫教學同樣有著獨特的方式與風格,課堂氣氛融洽、師生溝通順暢。
●2012年迄今:
【宜靈國畫】突破期:正是從這一年伊始,【宜靈國畫】漸漸地走出大家閨秀,走進人們的視野,陳宜靈開始選擇性地參加一些書畫交流、展覽、比賽活動,在活動中聚集能量、捕捉靈感、尋求突破,通過各種活動的促進,陳宜靈的書法又更上一層樓。每個人的成功都有各自的方式,我試著從陳宜靈老師成長足跡中尋找其中的奧秘,她經常說到目前為止沒有畫出幾幅精品,經常在自我否定中尋求突破,這種對藝術表現的永不滿足與精益求精或許就是她邁向成功的法寶吧。
藝術活動摘選
2013年06月:廈門美術館參加第五屆海峽論壇百米書畫創作活動。
●2013年03月:
加入中國海峽兩岸書畫家協會。
●2012年12月:
多幅作品(牡丹、荷花、三角梅等)入選兩岸青年書畫家作品展。
●2012年02月迄今:
廈門市高登書苑高級國畫培訓師。
●2012年07月迄今:
廈門市龍意文舫特聘國畫顧問。
●2004年01月:
首屆廈門市“異鄉青年才藝大賽”一等獎(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