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宜明 1950生於上海。1968年作為知青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與劉宇廉、李斌合作的連環畫《傷痕》《楓》等享譽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所未有的畫風和對人性的表現成為“傷痕美術”的發端與代表作,鑄就了中國當代美術史上一段華美篇章。

基本信息

簡介

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陳宜明,祖籍江蘇無錫。1950年12月生於上海,1968年作為知青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76年進哈爾濱畫院。1982年到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進修。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院油畫系高研班。1985年進浙江美術學院執教。任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中國油畫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副秘書長。

傷痕美術

《傷痕》

連環畫《楓》 連環畫《楓》

陳宜明與劉宇廉、李斌於1978年合作的連環畫《傷痕》,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他們合作的連環畫《傷痕》《楓》與《張志新》,一掃建國後極左政治路線統治下的虛假藝術模式,以高度寫實的藝術手法再現了歷史的真相,其真摯的情感,新穎的形式,令千百萬剛剛走出文革陰影的中國人為之動容。陳宜明、劉宇廉、李斌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合作創作,是“傷痕美術”的發端與代表作,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鑄就了中國當代美術史上一段華美篇章。

1978年,《連環畫報》邀請陳宜明、劉宇廉、李斌一起創作《傷痕》,這是根據當年影響很大的盧新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表現“文革”中悲劇災難的生活歷史。1979年刊出後獲得廣泛好評。獲第二屆全國連環畫展覽一等獎。

《楓》

1979年他們又應邀合作連環畫《楓》,描畫一對戀人在“文革”中分屬不同紅衛兵派別,最終都成為犧牲品的悲劇故事。由於這組連環畫真實刻畫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出現了四人幫、林彪的畫像等,當時有主管領導人認為有宣傳四人幫的嫌疑,刊載《楓》的《連環畫報》一度被禁止發行,後放行並加印十萬份。這組畫引起很大的反響,據說有上百萬的讀者,和當時的“傷痕文學”同步,被媒體評論為“傷痕美術”的代表作,在建國30周年全國美展上獲一等獎。

《張志新》

鮮為人知的是,1979年陳宜明、劉宇廉、李斌還創作過一組從未發表的連環畫《張志新》。他們為此深入曾監禁張志新的瀋陽一監獄進行調查寫生,並了解到張志新遭到很多非人的待遇,聽說因為不給水她還曾拿經血沾饅頭吃,他們邊寫生邊請模特拍攝,嘗試用報導式的手法和政論式的文字來表現對那個時代的反思,但是畫稿出來後上面說張志新已經宣傳得夠多了,不準刊登。

畫家訪談

自由創作

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歷史給“傷痕美術”的定位已經足夠了,所以,我不太愛有事沒事去談論這個問題。“文革”後,中國文化界出現類似“傷痕文學”“傷痕美術”這樣的藝術形式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情,沒有誰去刻意去為了表現傷痕而傷痕。我們搞“傷痕美術”時,也根本沒有什麼刻意的行為,而《連環畫報》向我們約稿,我們也認為符合我們的身份,並且我們自己親歷了這段歷史,所以才畫的。至於美術乃至文化界怎么去評價和認識,那是後來的事情。當然,“傷痕美術”之所以給當時的美術界帶來了一股新鮮的空氣,那是因為當時我們沒有嚴格按照毛主席的文藝政策路線,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畫,所以,顯得很自然。

激情幼稚

因為當時我們都是二十多歲的青年,青年的朝氣、活力都擺在那裡的,所以,並不覺得那段經歷很苦。只是返城後再回過頭來看那段歷史時,才發覺自己原來經歷的是一場噩夢,但很多東西都已找不回來了。

我一般不太願意談這段歷史,在創作上,其實那個時候是很幼稚的。在此之前,受到美術教育也不是很正規,直到後來我進學校到老師至今,我反而是認為顯得更成熟一點,離藝術更近一點。78、79年雖然影響很大,可影響並不意味著就是我藝術的高峰期,我是比較客觀的看這個問題。不過,現在與那時無法比擬的是,雖然當時技術上很幼稚,但創作的態度卻很真誠。

藝術概況

獎項

《捨得一身剮》 《捨得一身剮》

1979年 第五屆全國美展 金獎

1980年 全國第二屆連環畫評獎作品展 金獎

1981年 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 銀獎

1984年 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銅獎

1989年 首屆中國油畫精品大賽 銀獎

1991年 建黨七十周年全國美展 銅獎

1994年 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銀獎

2003年 中國第三屆油畫大展 優秀獎

展事

1990年 中國畫家六人展

1996年 赴歐洲諸國考察並在法國巴黎研修及舉辦個展

1997年 孫中山與華僑美展

1997年 中國油畫學會肖像畫大展

連環畫《傷痕》 連環畫《傷痕》

1997年 慶祝香港回歸全國美展

1998年 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

1999年 中國當代油畫名家百人小幅畫展

2001年 走進新世紀·浙江油畫大展

2001年 最初的形象·當代紙上作品展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展

2006年 現實主義之路·七人油畫展

收藏

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美術館

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等畫廊及個人收藏

作品

《楓》

《傷痕》

《捨得一身剮》

《我們這代人》

出版

《陳宜明速寫專集》

《陳宜明風景油畫選》

《現實主義之路·七人油畫展》集

終有一天見天日

一個學生模樣的男孩狐疑地問:“張志新是誰?”

這是一組本應在1979年10月出版發行的連環畫作品,然而26年後的2005年8月23日,它才第一次真正面對公眾。26年的物移時異、時空變幻之間,觀眾和社會已經不復是當年模樣,作者之一的劉宇廉已經在1997年病逝;甚至這組連環畫的主人公“張志新”,都已經變成了一個需要解釋的名詞。

“該審判的,是勇敢的思索,還是思想的禁錮”

2005年8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西去九色鹿·劉宇廉藝術回顧展》上,這組14幅的連環畫《張志新》,並沒有被擺放在特別顯眼的位置。對作者而言,他後來的作品《黃河》《九色鹿》和早期的《傷痕》《楓》,知名度和影響度都要遠遠大於這組從未公開發表的《張志新》。不過,不少觀眾還是在這組作品前放慢了腳步,停下來,仔細閱讀展櫃裡的這首小詩,這是當年劉宇廉為連環畫《張志新》所做的文字說明――

陳宜明、李斌、沈嘉蔚、劉宇廉 陳宜明、李斌、沈嘉蔚、劉宇廉

“你曾經一腔激情,投入那史無前例的歲月

熱烈和真誠,像沸騰的整箇中國

可是你你懷疑了……

人民的監獄裡,囚禁著人民的兒女

因為你,說出了勇敢的真理……

該審判的,是勇敢的思索還是思想的禁錮

真有罪的,是你還是現代的封建主義……

這不是你的屈辱,卻是我們民族歷史的屈辱……”

1979年5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為《敢為真理而鬥爭》的長篇報導,介紹張志新的事跡。之後,《光明日報》從6月5日開始,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相繼刊發了《一份血寫的報告》、《走向永生的足跡》、《她是名副其實的強者》等報導,披露了張志新因為思想而獲罪,以及在獄中所受的非人待遇,包括因為怕她喊“反動口號”,在行刑前割斷她喉管的細節。一時間,舉國震驚。“張志新”在人們心中成為堅持真理、反抗強權的代名詞。

就在這個紀念的浪潮剛剛湧起時,當很多細節還尚未見諸報端、廣為人知的時候,陳宜明、劉宇廉、李斌就已經接到《連環畫報》編輯部的約稿,並從哈爾濱出發,前往關押張志新的遼寧盤錦監獄調查採訪。

1979年7月24日,李斌在寫給好友、畫家沈嘉蔚的信中提到正在創作中的《張志新》:“我們初步打算畫成14幅,大都採用歷史照片和畫結合的方法,以引起人們的回憶與思考。”他們幾人都是黑龍江兵團的畫友,當時分別在黑龍江省美協、哈爾濱市美協和瀋陽軍區搞創作。在這之前,由陳宜明、劉宇廉、李斌三人根據盧新華小說創作的連環畫《傷痕》,已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他們還不知道,由他們三人合作、即將在《連環畫報》8月號上刊登的《楓》,將引起更大的反響以及軒然大波。

“如果不把這些畫出來,如果不把我們自己胸里的這口氣吐出來,恐怕我們就要被憋死了”

憑著北京的介紹信,他們在遼寧又換到了省公安廳開給盤錦監獄的介紹信。“當時的盤錦監獄,就像後來開放的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過張志新的牢房被開闢出來,還有專人負責接待。”李斌還記得,當時和他們一起參觀的就有好幾撥兒人。“我記得,房間不太大,靠牆有一排炕,屋頂很高,仰起頭才能看見一個小小的窗戶,人在裡面有種窒息感。”李斌回憶。他們看到的,還是張志新和其他犯人關在一起時的牢房,後來她被單獨關押的小房間不允許參觀。

畫面上,牢房內張志新被一群犯人毆打,線條粗亂錯雜。近景是牢門外,一個身穿公安制服的女警叉手而立,靜靜觀望的背影。這幅畫的內容就來自管理員的證實,張志新確實在獄中被打,頭髮幾乎被拔光。

聽管理員講,張志新在獄中拿到離婚協定書的那天,哭了整整一夜。這個細節,後來成了這組畫中的另一幅:背景是真實的張志新的家庭照片和生活照片,主體是戴著腳鐐手銬、穿著囚服的她在落淚。“她不僅是一個英雄,也是母親、妻子。我們是有意識地尋找這樣的人之常情,但是被蹂躪摧殘的內容。”

並不是所有的細節和故事都適於入畫,但是卻無法讓人忘記。被槍斃的前一個晚上,4月初,東北的天還很冷,犯人都還穿著棉衣棉褲。張志新提出要解手,看押她的犯人去請示管理員,得到的回答是:“讓她尿褲子裡。”“你想想,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出身音樂世家,參加過志願軍,讀過大學,25歲入黨,省委宣傳部的幹事,形象又是那么完美,這種事,對她而言,是怎樣的羞辱。”

因為事隔太久,在李斌的描述中,有些記憶只有形象,卻想不起具體的時間地點。他記得看見了張志新的囚服,號碼很大,像一件男人的衣服,印象最深的是領子、前胸的一大片,全都是被血洇濕的痕跡。他們親眼看見了張志新行刑前的一張照片。她跪在地上,五花大綁,面容扭曲,脖子上掛著一塊“現行反革命犯張志新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牌子。

這張照片當時被李斌快速用炭筆素描下來,連環畫作里表示這一情節的那幅,幾乎是原樣拷貝了這張照片。“只是,”李斌說,她的喉管當時已經被割斷,她的臉扭曲得根本沒了人形,“在畫的時候做了些處理,不像照片那么慘烈。”在那裡,他們三人還碰上了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的伍必端教授。伍教授告訴他們,他還看見了一張張志新行刑後的照片,更是慘不忍睹。在行刑前被割喉的犯人,張志新並不是第一個。曾經用過的辦法是用鐵絲勒住犯人的舌頭和嘴巴,後來一位醫生髮明了割氣管的方法,李斌印象中聽管理員介紹過,張志新是第41個。

“那時的感覺就是,如果不把這些畫出來,如果不把我們自己胸里的這口氣吐出來,恐怕我們自己就要被憋死了。”李斌說。兩天后,在回哈爾濱的火車上,他們就開始討論要如何安排和表現畫面了。之所以決定採用歷史照片和畫相結合的方式,主要是考慮到這一題材的現實性。照片更能強調真實感。這種有點類似西方波普藝術中拼貼的方式,在那個年代的中國,在沒有電腦和多媒體技術的時候,還是非常新鮮稀奇的想法。

“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們這代人》 《我們這代人》

資料照片的蒐集不是難事,作為畫家,對圖片的關注本來就是他們的職業習慣,而且當時“文革”結束不久,文字資料來源也很多。麻煩的是製作過程。他們必須把選中的照片拼貼之後翻拍,在暗房製作好照片後貼在三合板上,再在照片背景上用水粉畫出主體形象。

截稿的日子那么緊,那些天裡他們幾乎是連軸轉,晚上做暗房部分,白天畫。“簡直困死了。但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李斌說,那時支撐他們的力量,就是想,和張志新的遭遇比起來,這算得了什麼!因為政治風向的變化,對張志新的宣傳和報導戛然而止。完成了的連環畫作品,永遠失去了刊發的機會。

26年後,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有的畫面依然讓人震撼。有一幅背景剪貼了中共中央檔案《關於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加強公安工作的若干規定》,其中兩行量定“現行反革命行為”的說明,正好封住了張志新畫像中嘴的部位。另一幅,帶著紅領章的審訊人員和被審訊的張志新,之間是一個穿白色制服的公安背影。背景照片上有正面的慈禧、袁世凱、蔣介石等舊時代統治者,一幅江青拍攝的廬山仙人洞照片,一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對聯照片,寓意了歷代統治者一脈相承的專制本質。

表現“割喉”場景的那幅畫面構思,也獨具匠心。執行人和受害者的臉都被隱去了,黑色剪影似乎在告訴觀眾這是見不得人的勾當。近處有人俯視著,沉默地關注著這一罪行的發生。再往上的背景,是波瀾壯闊的天安門廣場上清明節民眾集會的圖片。畫面中心看似空白,細看,是張志新仰天長問的面容。好像暗喻著“一個聲音被扼殺,千萬吼聲響起”。

由此,旅澳畫家沈嘉蔚在為《劉宇廉畫集》撰寫的導論中,評價“這套不足20幅的連環畫佳作甚多,是以筆者所見,迄今為止海內外對‘文化大革命’批判最深刻最尖銳的繪畫作品。”

“能觸動民族記憶的東西,永遠都是有生命力的”

歷史無法假設。誰也不知道如果這套《張志新》能繼《傷痕》和《楓》之後面世,在那段歷史上將會留下怎樣的一筆?回想起來,當知道不能發表的時候,李斌說“好像也沒覺得怎么樣。”以至於原作都送給了沈嘉蔚保存。對於他們來說,想表達的東西已經都在畫裡了,鬱積在胸口的那口氣,也就算吐了出去。連環畫對於他們來講,原本就不是本職工作。在《張志新》之後,他們三人的連環畫創作組合也就解散了,此後三位作者各自朝著不同方向發展。

作為這套作品20多年的保存者,沈嘉蔚一直堅信“能觸動民族記憶的東西,永遠都是有生命力的。”他說,當時把這14幅畫用紙包好,放進箱子裡的時候,“我就相信這套東西總有一天能見天日。”對作者李斌來說,連環畫《張志新》的命運,給他最大的觸動是:畫出來是最重要的。藝術家的生命很快消失,但作品會留下。他說:“26年前不能發表,今天就能。如果當時我們沒有畫,今天就什麼也沒有。有的事需要先做出來,再考慮其他。”

中國美術館已收藏這套《張志新》連環畫。

作品賞析

部分作品欣賞:

連環畫《張志新》 連環畫《張志新》
陳宜明畫作 陳宜明畫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