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66年底,陳宇光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來到七一三研究所,從此踏上了為建設強大海軍而無私奉獻的道路,這一乾就是40年。40年來,陳宇光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火一樣的熱情和辛勤勞動,實踐著自己人生的價值,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特等獎一項,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多項,多次獲省級五一勞動獎章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3年榮立國防科工委個人一等功。
人物特寫
陳宇光上大學時就對海軍有一種說不出的特殊感情,海軍的藍軍裝他在大學整整穿了5年,畢業後,雖然脫下了藍軍裝,卻如願以嘗地投入到海軍裝備科研工作中。他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有一種“英雄找到用武之地”的興奮。有一種摩拳擦掌大幹一場的衝動。參加工作不久,他就加入到研製和裝備我國第一代某飛彈潛艇的行列中,總體設計任務的重擔沉甸甸地壓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由於當時國外技術封鎖非常嚴。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陳宇光深知自己肩負的重擔和壓力。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和消化吸收大量國內外相關專業的先進技術上,他埋頭在一大堆文獻、圖紙、數據之中,專心致志研究有關技術方面的理論,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幾年後,他圓滿完成了任務,獲得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二等獎。後來,又圓滿完成多項任務,多次獲得上級的通令嘉獎,並榮立個人二等功。
1982年秋,我國首次在潛艇上向太平洋某預定海域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壯大了國威和軍威。國家領導人笑了,海軍首長笑了,同志們笑了,陳宇光也笑了。可在這成功的背後蘊藏了陳宇光和同志們的多少心血、多少汗水,背後又有多少辛酸事、多少個不眠之夜,是沒有什麼人知曉的。 為伊消得人憔悴 陳宇光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忙”字,用馬不停蹄來形容他的工作狀態毫不誇張。一年中有半年時間出差在外,不分節假日、公休日,常常是剛從一地出差回到家,去另一地的火車票又送到他手中。項目協作廠多,跑的地方就多,協調的任務就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因為陳宇光擔任了項目總設計師,他深知總師的責任,他認為總師應足用戶滿意的實現者,契約談判的參加者,產品研製的組織者,產品性能的責任者,總體技術的協調者,總師承擔的工作自然比其他同志多得多。設計需要不斷改進,技術難點多,工作難度大大增加,他及時組織協調確保了設計的高水平,在工廠總裝和試驗現場只要有需要協調的問題,一個電話,他就立即動身趕赴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