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手[功夫]

陰陽手[功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陰陽手屬天山派內功絕技功法,經後不斷研究實踐,補充其功法、功理,形成了這種上乘內功功法。此功練成後,不僅可開石斷鐵,且能以內氣吸住杯碗,雙手冷熱有分,奇妙無比,歷代掌握此功者甚少,功成者更寥寥無幾。?第一式?選擇一空氣新鮮的地方,自然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掌平行,腳尖向前,雙膝微屈,兩手下垂貼於大腿外側,掌心向內,百會上頂,下頜微收,舌抵上齶,雙眼正視前方,全身放鬆,自然呼吸。

簡介

吸氣時,意想天空中的精華之氣和大地中的地陰之氣分別由頭頂百會穴和雙腳湧泉穴進入體內,聚于丹田,使陽氣和陰氣相互平衡。呼氣時意想丹田內的陰氣由任脈上行至膻中,分別注入雙掌,此式每次練習20分鐘。

方法

第二式:自然站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垂於體側,下頜微收,全身放鬆,意守丹田,舌頂上齶,雙目微閉。吸氣,右手由下向上抬起,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抬至胸前,十趾抓地,提肛發腹,意念大地之中陰冷的地陰之氣由湧泉穴吸入體內,沿兩腿內側進入丹田,如絲絲清涼的冰水。呼氣,右手由體前徐徐推出,掌心向外,掌指向上,隨推出動作掌心由內含到凸出,推掌時全身放鬆,右手稍用力,意念丹田之氣由任脈上行,從膻中貫注於右臂內側達於掌心,衝出勞宮穴射向無限的深遠處。再吸氣,意想遠方的真氣隨帶自然界精華之氣吸入勞宮穴,同時右手收回胸前。呼氣,意念收回體內之氣,沿手三陰經進入任脈下行於丹田,右手翻掌向下,收回復原。此式每次練習40次。

第三式: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垂於體側,雙目微閉,舌抵上齶,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吸氣,左手由體側向上抬起,掌心向上抬至胸前,意念頭頂百會穴吸入自然界精華之陽氣,由頭頂向下沿任脈如一股熱流進入丹田,呼氣,左手向前緩緩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意念丹田內氣由丹田位置向下進入會陰穴,經尾閭穴沿督脈上行於大椎穴,由手臂外側進入手掌,衝出掌心,射向遠方。

再吸氣,意念射出之氣夾帶自然界精華之氣由原線路收回丹田,左手同時收回胸部,翻掌向下,恢復原式,此式每次練習三十次。

第四式:每天夜間子時練習,先備冷水一盆,水杯一個,有條件者可將冷水放在冰櫃中冰凍,但不宜結泳。練功時,全身放鬆,舌抵上齶,意守丹田五分鐘後,將冷水倒入杯中,水占杯子的二分之一(杯口應小於手掌,最好是手掌的一半左右),將右手手掌置於杯口上蓋緊,不能讓空氣進出,運以內氣由丹發出,進入右手掌心勞宮穴,然後,吸氣,掌心慢慢由平伸到內含,手背凸緊,腳趾抓地,收腹提肛,意念杯中冷水由掌心勞宮穴吸入體內沿手臂內側進入膻中落入丹田。

呼氣,掌心由內含到平伸、手掌伸直復原,意念丹田內氣由任脈經膻中沿手臂內側,由勞宮穴注入杯子,如此一呼、一吸練至杯中之水不冷後,將水倒掉,加入冷水繼續練習。練習過程中,手掌的一伸一縮均不能讓空氣進入杯子,每次不得少於一個小時。

第五式:每天正午午時練習。練功前先在爐子上燒開一壺熱水,備水杯一個,可採用保溫杯,但注意杯口應小於手掌。

練功時,將左手放置於杯口蓋緊,乏空氣不能進入,意守丹田五分鐘後,吸氣,掌心內含,手背凸起,但不能讓空氣出入,意念杯中滾滾熱氣由掌心勞宮穴吸入,透乾手背,沿手臂外側手三陽經頭頂向腦後下行,沿督脈下交於會陰後上行注入丹田部位。

呼氣,意念內氣由丹田下行於會陰穴經尾閭沿原路進入手掌注入杯中,如此一呼一吸練習一個小時,練功時水涼了換熱水。

第六式:練功前備兩個空杯子,杯口要小於手掌,用軟塑膠杯最好,將其置於胸同高處,然後站立,雙膝微屈,雙手放在杯口處蓋緊,雙目微閉、舌抵上齶,全身放鬆,意守丹田。

吸氣、雙手掌心內含,手背凸起,十趾抓地,收腹提肛,意念大自然精華之氣由周身毛孔穴位進入體內,聚于丹田。

呼氣,雙手手掌平伸,意念丹田之氣分兩股進行:一股由任脈上行,經膻中沿右手臂內側進入勞宮穴。一股由丹田向下經會陰、尾閭進入督脈,由大椎穴沿左手臂外側進入勞宮穴。呼氣後,全身放鬆,意念內氣由原路線收回丹田。

如此一呼一吸練習每次不少於三十分鐘,如感覺氣感極強時,雙手運氣於掌時可輕微上提杯子吸起 ,分別是將左手杯子加入少量熱水,右手杯子加少量冷水,進行練習,如雙掌可將滿杯水吸起,此功將成。

練功中,如意念內氣不能同時分二股進行,可先行一股再運行另一股,最後達到協調統一,同步進行。

第七式:掛一拳頭大小的棉花團,與胸同高,兩手抬起,掌心對準棉花團,相距0.5米,雙臂微屈,雙目正視棉團,雙膝微屈,全身放鬆,舌抵上齶,意守丹田。

吸氣,意念大自然精華之氣由全身毛孔進入體內聚于丹田。呼氣,意念丹田之氣分二股注入手掌,衝出勞宮穴,射向棉團。

呼氣後,沿原路線收回丹田,運氣路線與第六式相同。若練習至運氣時能將棉團擊動後退0.5米如法練習,隨功力加深,能在二米外將棉團擊動則功成。此功練習半年後,不可與人玩笑出手擊人,以免傷人於無意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