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輪迴·牛熊:股市的中國之道

陰陽·輪迴·牛熊:股市的中國之道

《陰陽·輪迴·牛熊:股市的中國之道》是作者18年金融證券觀察和研究成果的總結,作者試圖用中華幾千年大智慧來破解股市漲跌的密碼,探索主宰股市牛熊之道,為散戶朋友提供一個自己掌握與判斷股市漲跌牛熊的方法,是散戶朋友涉足股海的一個重要參考。 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非常深刻的研究,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奧妙。其用《易經》之“彰往而察來”的論述揭示了股市預測的根本;其用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輪迴”學說揭示了股市漲跌的關係和牛熊輪迴的規律;其用中國傳統文化的“三才”學說,揭示了主宰股市漲跌牛熊背後之道;其用孔子、老子、易經、曾國藩等的經典論述來啟發人們炒股的大智慧;其用業內10位朋友的文章來開闊讀者的視野;其精選的自己文章給讀者以歷史的感受。 昨天是明天的一面鏡子,把昨天看明白了、看懂了,你就有了一雙可以看到未來的慧眼。《易經》大傳“繫辭”篇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這個大智慧用在股市上,就應該是:“一跌一漲之謂股道”。用中華五千年大智慧——陰陽、輪迴和“三才”學說,你再看這紛繁複雜的股市就會豁然開朗,在股市投資就可以駕輕就熟了。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陰陽·輪迴·牛熊:股市的中國之道》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長久,1963年生於黑龍江省賓縣,1989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先秦史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4年以來一直在新聞單位從事金融證券版編輯工作。 2010年11月出版第一部專著《尋根“中國”》,實現了為“中國”尋根、為華夏問祖、為中華文化探源的夙願。最近一年先後為《中國收藏》雜誌撰寫了《敬天,敬的是什麼》、為《泰山晚報》撰寫了《泰山是如何得名的》、為《嵩山文化》撰寫了《“天地之中”是如何成為中國聖地的》等文章。2011年9月應邀在河南登封參加“中國早期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被收錄成書。 2012年以來在各地講座的題目有:《“中國”是怎么來的?》、《一心“中國”夢——解碼孔子的信仰》、《民族復興呼喚偉大的文藝復興》等。
作者在新聞單位做金融證券版編輯的同時,在國內多家媒體撰寫了數十萬字的證券評論文章,並接受東方衛視、寧夏衛視等多家電視媒體採訪,部分採訪內容被收錄在《財富與夢想——中國股市1990-2010》一書。作者撰寫的《證券新聞不能偏科》等論文獲得中國首屆證券新聞研討會獎勵,並被收錄成書。

圖書目錄

引言 悟得炒股之道,方不枉做回股民 ——中國股市最長熊市啟示錄
第一章 “彰往”可預見股市的未來
第二章漲跌不測之謂股神
第三章股市正道是周而復始
第四章誰是主宰股市輪迴的上帝
第五章股民要學農民
第六章你也可以成為股仙
第七章識破天機知進退
第八章道不同,不相為謀 ——半部《論語》談股論經
第九章常無,才能更好地體會股市的玄妙 ——《老子》中蘊涵的炒股大智慧
第十章與時偕行 ——《周易》中蘊涵的炒股大智慧
第十一章不怕打不著,只怕打不勝 ——曾國藩名言沉思錄
第十二章有朋自遠方來
第十三章為了忘卻的紀念

後記

炒股不講以人為本
2011年10月10日,《股市的中國之道》終於截稿了。想想為這本小冊子17年來所付出的努力,心中的感覺真是五味雜陳。
俗話說,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又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儘管自己還有許多的不捨,儘管自己還覺得有許多的遺憾,儘管自己覺得還有許多的東西需要完善、需要彌補、需要補充,但終歸是歲月不饒人啊,只能草草截稿了。1994年4月29日編第一個金融證券版的時候,筆者才31歲。而今,筆者已經49歲了,已經年近半百,已近知天命之年了,鬢角染無可染的白髮在提醒自己:廉頗老矣。
不用別人提醒,自己早有了正走進歷史的感覺,所謂江河日下,日薄西山。正如《三國演義》卷首所說:“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自己真願做那江渚上的白髮漁樵,能夠“慣看秋月春風”,能夠和股民朋友“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其實出書本身就是一件遺憾的藝術,留下許多的遺憾,作為自我批評和歡迎讀者批評的引玉之磚,倒也說得過去了,於是筆者就獻醜了。
許多年來,筆者總是自嘲,認為自己是一朵尚未綻放就枯萎了的小花,辜負了偉大的時代,無法拿出精品來回報許多年來一直讀筆者文章的讀者,這一直是筆者的憾事。現在年事已高,身體和精力都有些不濟了,努力了17年後,自己就像一匹疲倦已極的老馬,無力地看著天空發獃。“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筆者希望關於“股市的中國之道”的話題能夠有更多的朋友加入討論,能夠有真正的大作出現。
既然截稿了,就該寫個結語了。當日在登深圳的梧桐山的途中,突然想到“以人為本”的話題來。就讓筆者就這個話題來寫個結語吧。
“以人為本”這個詞是筆者1994年來深圳後知道的,當時覺得這個詞很新穎,所以每當給企業的朋友說起企業文化,總是愛說這個詞。可最近這些年,筆者對這個詞越來越有想法了,越來越有牴觸了,覺得這個詞需要斟酌斟酌了。尤其是股市中人,更要深思了。
在改革開放之初,強調以人為本是有積極意義的,對於解放人們的思想,尊重個人的價值,推進民主思想的發展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但這些年來,當我們反覆強調以人為本之後,就會發現僅僅強調以人為本是非常片面的,是有問題的。
改革開放30多年後,當我們檢閱民族復興的成果,檢閱大國崛起的成就,檢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隨著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富裕,文明的進步,我們還有許多的遺憾,就是人和自然的關係被扭曲了,人和環境的關係被扭曲了,人和人的關係也有些生澀了。這個世界可不只是只有人類啊,人類如果沒有這個世界,那還有人類嗎?人類還能存在嗎?如果不能以天、地、人的和諧發展為本,僅僅強調以人為本,我們人類不是很危險嗎?人類的幸福還能有保障嗎?
多餘的話就不多說了,筆者認為,我們不能再簡單地提倡以人為本,而應該更多地強調以天、地、人的和諧發展為本。
正如本書所論,強調天、地、人的和諧共生共存是我們中華民族老祖宗的大智慧,需要我們世代牢記,認真領會,並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中。
不離題千里了,這個話題就此打住了。下面還是說說股市吧。
筆者認為,在股市中不能強調以人為本,而應該強調以天時、地利、人和的三才學說為本。
股市運動的規律總體上是周而復始的,這是和大自然的規律相吻合的。這種輪迴和周而復始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股市也概莫能外。既然知道股市的運動變化規律,也知道股市的運動變化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那你在股市中首先就是要有一顆敬畏之心,你就要像農民一樣,要學會順其自然,不要去做違背自然的事情。農民絕不會在冬天下地勞動,這就是遵從自然,那股民比較理想的運作就是只參加牛市和上升期中的運作,而必須迴避下跌趨勢的操作。
在股市中,投資者不要脫離天時、地利來談人和、來談行情的起落,天時、地利是人和之本,離開了天時、地利來談人和,談行情的起落趨勢,就是緣木而求魚,舍本而逐末。不要迷信個人在股市的影響力,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在股市中這句話就要反過來說。
股市不應強調以人為本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股民不要以自己為中心。在研判股市走勢的時候,投資者容易犯的錯誤是先人為主,研判的時候摻雜了太多的個人感情和感受,因而無法做到客觀。
本書中曾談到老子的思想,就是“常無,欲以觀其妙”。在研判股市的時候,要使自己“空”起來,只有無我或忘我地以天時、地利、人和三才因素的此消彼長來研究,就會更客觀。不要想當然地以為跌得差不多了,漲得差不多了,一旦自己先有了成見,你看市場的眼睛就被蒙上了,你的行動可能就要付出代價。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無我或忘我地研判股市,才能做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鑒於這方面的內容,書中已有論述,在此就不多說了,也不展開了。作為結語之言,筆者只是想強調自己的愚見:在股市里可講“不得以人為本”。此觀點是筆者的直覺,僅供參考,言論不是結論,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就此擱筆,一切盡在不言中。

序言

投資股海,就必須做少數人
股市是富蘊人性的舞台,刀光劍影,弱肉強食。
有時,我經常問別人和自己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人類自己創設了股市,可是絕大多數人卻無法戰勝它?其實是你無法戰勝自己,戰勝你自己人性的弱點。這種弱點伴生在大多數人的從眾心態中,充斥著廣為人知的恐懼和貪婪。
這與其他人一樣,就失去了自己。毫無疑問,少數意味著超越。然而做少數人難,難得做少數人。
對於中國而言,股民既是草根的也是平民的。20多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世事變幻,滄海桑田。
中國股票市場現在有龐大投資者群體,超過1億人甚至更多。其參與人數之多、社會影響之大、牽涉行業之廣可謂全球翹楚。這些股民自覺關心和監督企業和行業的生產和經營,關心美國大選、伊核問題,關心國內時政。因為所有這些都與他們的財產息息相關。儘管這些是出於對自己投資和財富的關心,但這時股民就把自己和企業乃至國家的利益聯繫起來。只有在一個高速發展、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下,股市才能提供賺錢的機會。這個龐大的群體由衷地希望國家穩定、經濟健康向上,這與我們國家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訴求十分一致。
投資,給中國股民帶來了精神享受,成了很多人一生的事業。
事實上,從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市場進入新時期,歷史命運開始蛻變成個人命運。
然而,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儘管市場造就了很多財富神話——因為是少數人所以被稱為神話,但我們經常聽見和看見這樣的現實:大多數股民沒有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
單就股市交易而言,我們更傾向於說它是少數人賺錢的遊戲,這似乎更符合邏輯。投資股海,就必須做少數人。
對此,投資者應該經常問自己:當大多數人都在風風火火地做一件事的時候,你看見反向趨勢的指標了嗎?在那火熱的從眾氛圍中,在和諧的田園牧歌聲里,你感到了一絲寒冷了嗎?實際上,在投資的邏輯中,當多數人看法趨同時,市場正在悄悄走向反面。多數人多數時候是錯的。
期貨市場有一種“市場心理指標”,即如果80%的交易者看多,則表示頭部不遠了,行情會跌;80%的交易者看空,則表示底部不遠了,行情會漲。因此,反市場心理就是不要向多數人認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大部分人是賠錢的。
但是,做少數人確實難。筆者就見過一位投資20年的老股民,為了克服自己與大多數人一樣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給自己的電腦上貼上了數不清的標籤:“不買不賣”。以此提醒自己不要輕易做出買賣行為。
不過倘使言及投資,我以為,它就像人生一樣,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但是它的極致就是感悟人生。
當我們漫步書店時,放眼望去,你會看到一片書海。對現代人而言,書籍的出版速度遠遠超過了人類文明進步的速度。換句話說,人類的知識積累和思想結晶,遠遠不用這么多的紙張來載取。難怪呂叔湘先生就說:書太多了。
實際上,投資和讀書一樣,對於那些多數人寫的具有大多數人看法的書,能有多少人類的智慧和感悟呢?
人一生讀過的書永遠是書海里的一點點,如滄海之一粟。那么請問,你讀什麼書呢?股海里芸芸眾生,你做什麼樣的投資者呢?
在這裡,我們試圖求索股市之道,但我們始終不能忘了“真理可能在少數人一邊”。
人類的思維,有時一直在一個循環的怪圈中往復。人們往往自作聰明,忽視其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讓我們像米蘭·昆德拉一樣,記住這樣一句猶太諺語:“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也許,當我們在這裡試圖求索股市之道之時,上帝正在發笑。
在那些對自身甚至生命有著深刻認知的人類的優秀分子中,他們出離多數,超越自我,我們應該多看看這樣一些“少數”。
說到書,我給股民朋友推薦一本老友的新著。
長久是我交往14年的朋友,在深圳做了18年的金融證券版編輯,在報紙上發表過幾十萬字的文章,經常給一些電視台作財經節目的嘉賓,有一批鐵桿的讀者和聽眾。
2000年年底他送我一本他著的《尋根“中國”》,讀後對老友很是刮目相看。他不但在此書中完成了其為“中國”尋根,為華夏問祖,為中華文化探源的夙願,而且還連續寫出多篇論文,到處講學,引起很大的反響。一個年近半百的老報人還這樣有激情,有幹勁,實在難得。
近日,他又送來第二本專著的書稿請我作序,老友相托不容推辭,就寫了以上文字代序。
俗話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用在這本書上,就是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長久用在第一本專著中發掘的中華文化大智慧來解剖他耕耘了18年的股市漲跌之道,碰撞出的火花讓我眼前一亮。此書的含金量相信讀者會掂量出來的。我相信,讀者會從這本書中得到一些啟發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