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1.海內外第一部全面展示陝西藥王山佛教、道教、佛道教混合碑刻藝術的畫冊,收錄300餘通藥王山碑林的佛教、道教、佛道教混合造像碑、歷代雕塑、壁畫等藝術珍品,及海內外各大博物館藏與藥王山有關的造像碑。資料翔實珍貴,填補了業界空白。兼具學術性、權威性和實用性。
2.文字資料翔實權威,圖片(包括測繪圖、實物照片、碑文拓本)精緻超大,版式簡潔而富藝術性,迥異於一般畫冊。
3.作者張燕曾任職於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館,為文物研究專家。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張燕為考古研究專家。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曾任職於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文物出版社、遼金城垣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著有《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選》、《慈善寺與麟溪橋考古報告》(合著)等。發表有關陝西宗教石刻研究、北京遼金史研究論文30餘篇。作者之一王福民為陝西藥王山管理局藥王山研究所所長。編審趙超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
圖書目錄
叢書七卷八冊。各卷目錄如下:
一、《北魏造像碑》 總序 凡例 目錄 第一章道教造像碑(九通) 第二章佛道造像碑(七通) 第三章佛教造像碑(十一通)
二、《西魏造像碑》 凡例 目錄 第一章佛教造像碑(十三通) 第二章佛道造像碑(二通)
三、《北周造像碑》 凡例 目錄 第一章佛教造像碑(二十三通)第二章道教造像碑(一通)第三章佛道造像碑(三通 )
四、《隋代造像碑》 凡例 目錄 第一章佛教造像碑(二十三通)第二章道教造像碑( 七通 )
第三章道教背光式造像(四通) 第四章佛道造像碑(四通) 第五章隋代道教圓雕造像(十二尊)
五、《唐代造像碑及歷代雕塑和壁畫》 凡例 目錄 第一章唐代造像碑( ) 第二章歷代雕塑第一節圓雕 第二節佛塔 第三節摩崖造像 第三章壁畫 南園壁畫 北園壁畫
六、《歷代石碑》(上) 凡例 目錄 第一章北周石碑(一通)第二章北宋造像碑(四通)第三章金代石碑(三通) 第四章元代石碑(十六通) 第五章明代石碑(三十八通)
《歷代石碑》(下) 凡例 目錄 第六章(六十八通) 第七章民國石碑(三通)
七、《臨潼、渭南地區造像碑》 凡例 目錄 臨潼、渭南地區造像碑(二十九通)
後記
鳴謝
本書資料的最初整理始於一九八五年的一次野外調查。
今天此書得以出版是離不開眾人的幫助。首先要感謝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前任院長焦南峰先生和副院長張建林先生的督促和幫助。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前任社長李偉國先生、社長彭衛國先生在出版方面的安排和支持。感謝原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李聖庭先生、石興邦先生、鞏啟明先生、韓偉先生等諸位所長、以及王偉林院長;原藥王山博物館:安玉民先生、雷光忠先生、李改先生、肖髙社先生、王廣民先生等諸位館長,以及前藥王山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陳中華先生在工作過程中的支持和關心。感謝臨潼博物館前館長趙康民先生,以及蒲城、韓城、澄城、渭南諸縣博物館的大力支持。感謝台灣喜瑪拉雅基金會在後期資料整理期間的資金贊助。感謝法國遠東學院呂敏女士(法國)、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王秋貴先生、洪惟助先生、佛教考古專家石松日乃子女士(日本)、北京愛德苑文化藝術公司齊友昌先生、北京智觀圓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李家振先生、楊立泉先生、耀縣常志誠先生、渭北秦椒廠姚正運廠長的熱心幫助。感謝我的親人父親張牧、母親趙淑菁、兒子徐冬、妹妹張蕾、張貝及妹夫崔耀和金焰,以及冬冬的爺爺徐忠信、奶奶胡文月及浙江永康親人們的無私無怨幫助和支持。特別感謝趙超先生、王福民先生、田旭東女士、王建新先生、李凇先生、王海燕先生、王建軍先生、葉娃女士、李正曉女士(韓國)、張再明先生、張明惠先生、張懋榮先生、祚振西女士、祖生利先生、樊光春先生、陸明君先生、李雲先生、郗笑女士、徐寶貴先生、王宜娥女士、劉君幸先生、張蕊俠女士、徐丹俍先生、楊欣女士、唱婉女士等諸位老師、朋友和同學們多年的關懷和指導。並感謝首都博物館領導韓永先生、王武鈺先生、王春城先生、陳仲英女士,及葉度先生、張聖先生、朱鍇先生、長風先生、杜曉君女士、韓冰女士、陳雨蕉女士、程式先生、朴識先生、張京虎先生等諸位朋友、同事們的各方面關照和支持。另外,此書的出版與上海辭書出版社的領導和責任編輯的努力分不開的,首先要感謝總編餘嵐、責任編輯陸海龍先生和吳夢女士,以及張良一主任和美術編輯姜明先生以及與此書相關的工作人員。特別要感謝陸海龍先生陪著我完成了馬拉松式的出版過程。本該早就出版的圖書拖至今天,十分慚愧內疚,對於幫助我的家人、領導、朋友和同學們,無言以對。一本書用了一生,內心萬分不安。水平能力有限,懇請讀者諒解,並批評指正。
張燕
二O一一年三月於北京安定門東河沿
序言
一 藥王山的地理位置
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原稱耀縣,位於陝西省中部渭北地區。南距西安約七十公里(圖一)。縣界東為銅川市、西鄰旬邑縣、西北連淳化縣、南面是三原縣、富平縣。境內有沮河和漆水河兩條主要水系。沮河源於耀州區北部長蛇嶺南麓,縱穿縣境流至縣城以南,匯入石川河,全長近七十公里。漆水河發源於銅川市北崾險坡,由黃堡鎮入耀州區境,沿著孫原鄉西北部,流經縣城南,匯入沮河,再入富平縣石川河,在耀州區境內流程為約五十公里。耀州區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十餘座,礦產資源豐富,除煤炭外,石灰岩分布廣泛,錦屏山、寶鑑山、將軍山、藥王山均為石灰岩山體。由於耀縣、富平縣的青石質材細潤,適宜加工,所以,雕石刻碑是這一地區自古以來的傳統,石匠多為世代相傳,今天仍以精良的石刻技藝聞名於陝西關中地區。渭北地區之所以發現大量的造像碑石,是與這種地理環境和人文傳統密切相關的。
藥王山位於耀州區城東一點五公里,海拔八百一十二米。唐代稱磬玉山,宋、金稱五台山、北五台山、東山。「藥王山」之名源於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孫思邈的出生在離藥王山五公里的孫家原村。他晚年隱居山中,治病救人,著書立說。死後,百姓在山中修建了孫真人祠,敬尊他為藥王。明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在山中太玄洞立碑刊刻孫思邈著述的《千金寶要》、《海上方》等醫藥學典籍,從此遂有「藥王山」之稱。藥王山是五峰相連,山勢平緩,峽谷幽深,松柏成林,古蹟眾多,為關中名勝佳境。
二 歷史沿革
耀縣,今稱銅川市耀州區。其建置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在歷史上其地域範圍以今天的耀州區為中心,包括與其交界的銅川和富平部分地區。自秦漢以至隋唐,建置名稱多有改變。而北魏以後建置名稱的改變,對碑文的研究相當重要。考其歷史沿革概述如下:
秦始行郡縣,此地屬京師內史。秦未,項羽立塞國,高帝元年屬塞國,二年(公元前二O五年)更名河上郡,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年)罷,復為內史。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始設祋祤縣,屬左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O四年)屬左馮翊。新莽時期屬列尉大夫府。東漢永元九年(公元九十七年)復設祋祤縣,仍屬左馮翊,並撤翟道縣(今黃陵縣)入祋祤縣。此時的縣域是耀縣歷史上治域最大的時期。
三國時期,魏文帝為防匈奴內侵,將原屬甘肅境內的北地郡泥陽縣僑置內遷於祋祤縣。西晉時期,北地郡轄泥陽縣和富平縣。
北魏置北雍州北地郡轄泥陽縣。太平真君七年(公元四四六年),倂泥陽縣入富平縣。景明元年(公元五OO年)復設泥陽縣,仍屬北雍州。西魏廢帝三年(公元五五四年)改北雍州為宜州,改北地郡為通川郡,泥陽縣屬其所轄縣之一。北周沿用未變。
隋開皇三年(公元五八三年)撤通川郡,縣改屬宜州。開皇六年(公元五八六年)改泥陽縣為華原縣,隸屬京兆郡。大業三年(公元六O七年)撤宜州,倂土門(今富平境)入華原,隸屬京兆郡。義寧二年(公元六一八年)復設宜君郡土門縣,華原縣改屬宜君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仍曰宜州。貞觀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撤宜州,以華原縣屬雍州。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改華原縣為永安縣。天授二年(公元六九一年)復宜州,轄同官縣、富平縣、美原縣、永安縣。大足元年(公元七O一年)撤宜州。神龍元年(公元七O五年),復名華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