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縣

旬陽縣

旬陽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秦巴山區東段,居東經103°58′至109°48′,北緯32°29′至33°13′之間。東鄰白河縣、湖北省鄖西縣,南接平利縣和湖北省竹山縣、竹谿縣,西連漢濱區;北與鎮安縣、湖北省鄖西縣相壤。縣境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79公里,周長約390公里。縣城位於漢江、旬河交匯處,新城區沿旬河西岸向上擴展延綿幾公里,北段為縣城老城區,因旬河入漢江處呈“S”形,故今又稱“太極城”。

襄渝鐵路在縣城西北劉灣社區設站,由此經襄陽、鄭州、石家莊至北京西全程1518公里,西經安康、達州至成都全程799公里,至重慶562公里,至漢中284公里;西康(西安至安康)鐵路貫旬陽北區,在城北白柳鎮設旬陽北站,由北經鎮安、柞水至省會西安213公里,向西至安康46公里;西康高速公路橫穿旬北,在小河鎮設出入口,由此至西安158.9公里;十天(十堰至天水)高速縱貫旬陽南部,在呂河鎮設出入接口。

全縣總面積3554平方公里,轄21個鎮,是陝西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國文明村鎮建設示範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省級治安模範縣。 2017年12月,入選首批陝西省全民健身示範縣。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商朝末年,武王伐紂之時,其聯軍中的“庸”人,就活動在今湖北省鄖陽西部的堵水盆地及包括今旬陽縣   在內的陝西省安康地區。

旬陽縣 旬陽縣

春秋時期,庸人一度為大巴山區先進的族落之一,之後,隨著熊繹受封,楚國日益強盛,庸人逐漸衰弱。公元前611年楚國大飢,庸人叛逃,楚人依蒍賈之計,聯合秦人、巴人,攻滅了庸國。從此,旬陽地區歸屬楚國。

公元前312年,秦楚戰於丹陽,楚敗,秦乘機奪楚漢水上游之地,新置漢中郡,旬陽地區遂歸於秦。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懷王與秦昭王結盟,秦歸還原屬於楚國的上庸六縣,旬陽地區又重歸於楚。公元前280年,秦伐楚,楚敗,割上庸及漢水以北之地予秦,此後,旬陽地區復歸於秦。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旬陽地區屬漢中郡。

公元前209年,劉邦部下酈商遣將攻克旬關,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始置旬陽縣。公元8年,新都侯王莽代漢立新,曾改漢中郡為新成郡,旬陽屬之。

公元25年,東漢建立,今安康地區為公孫述勢力範圍。30年,光武帝劉秀遣李通攻克西城縣(今安康市),旬陽地區歸於東漢。東漢時期,廢旬陽縣,以其地併入西城縣,隸於漢中郡(治今漢中市)。191年,張魯攻取漢中郡,旬陽地區歸屬張魯。211年,曹操打敗張魯,於西城縣治置西城郡,旬陽地區屬之。219年,旬陽地區為益州牧劉備所有。

220年(東漢延康元年),關羽兵敗身死和孟達投降曹魏,西城郡歸屬曹魏。三國時期,旬陽地區一直屬於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並西城、上庸諸郡置上庸郡(治今湖北省竹山縣上庸故城),由孟達任郡太守。不久復於原西城郡地設魏興郡,移治洵口(今旬陽縣城)。魏興郡在三國時,隸屬於魏之荊州(治今河南省新野縣)。

265年,晉王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280年(太康元年),復置洵陽縣,並於洧溪口(今蜀河鎮)置興晉縣,洧溪(蜀河)以西屬旬陽縣,淯溪以東屬興晉縣。旬陽、興晉二縣,在西晉時,先屬荊州(治今湖北省江陵縣),繼屬涼州(治今陝西省漢中市),一直隸於魏興郡(治今湖北省鄖西縣上津)。西晉末年,巴氐族豪強李特率領蜀地流民起義,占據益、涼二州,旬陽地區一度歸屬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國(十六國之一)。

317年,東晉建立。東晉時期,旬陽、興晉二縣,仍屬晉魏興郡(移治西城縣)。379年,前秦(十六國之一)帝苻堅大將韋鍾攻陷魏興郡,旬陽地區歸屬前秦漢中郡。384年,東晉車騎將軍桓沖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旬陽地區重歸於晉。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不久,北魏統一北方,中國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即所謂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旬陽地區歸屬多變,沿革紛繁。

420~479年(宋),旬陽的南區、中西區、北區為旬陽縣,東區屬興晉縣,均隸於魏興郡(治西城縣)。

479~502年(齊),旬陽境內的旬陽縣和興晉縣仍隸於魏興郡。

502年,蕭衍乘齊內亂,奪取帝位,改國號為梁。自宋至梁,旬陽地區一直歸屬南朝的梁州(治南鄭縣,即今漢中市)。503年(梁天監二年),梁州刺史翟遠投降北魏,旬陽地區改歸北朝,屬北魏之東梁州(以安康郡治置,治今石泉縣東南石泉嘴)。535年(梁大同元年),北魏東梁州刺史元羅降梁,旬陽地區又歸於南朝。梁不久改東梁州為南梁州。552年(梁承聖元年),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遣大將王雄侵略山南(秦嶺以南),攻陷魏興郡(治西城縣),以其地置東梁州,旬陽地區復歸北朝。

552年,西魏於洧溪口置洧陽縣,又以洧陽縣置洧陽郡,並於淯陽縣西16公里之漢江南岸黃土山西置黃土縣。同時,以洵州為洵陽縣,並以洵陽縣治置洵陽郡。554年(西魏廢帝三年)改東梁州為金州(州治及西城縣治由今安康市漢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陽郡及洧陽郡均屬之。

556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稱天王,建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北周初,改洧陽郡為長岡郡,並改洧陽縣為長岡縣,翌年廢長岡郡及長岡縣,將赤石縣、甲縣、臨江縣(均在今湖北省鄖西縣及陝西省白河縣之間)併入黃土縣,移黃土縣治於原長岡郡地,隸於甲郡(治今鄖西縣甲河關)。北周時期,洵陽郡所轄之洵陽縣及甲郡所轄之黃土縣,均隸於新置之金州總管府(治金州)。

581年隋朝建立,罷天下郡,洵陽郡和甲郡俱廢。607年,以郡統縣,洵陽、黃土二縣分隸於西城郡、上津郡。

617年底,唐王李淵遣李孝恭為山南遭招慰使,占領西城郡。618年,李淵逼恭帝楊侑讓位,建立唐朝,當年(武德元年)改西城郡為金州,洵陽縣屬之,改上津郡為上州,黃土縣屬之。624年,廢洵州,其地隸屬金州。

925年,後唐中宗滅蜀,洵陽、淯陽二縣歸於後唐,隸屬金州戎昭軍節度使。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號為晉,洵陽、洧陽二縣改屬後晉。947年,劉知遠代後晉稱帝,建號為漢,洵陽、洧陽二縣歸於後漢。951年,劉知遠部將郭威代漢,建號為周,洵陽、清陽二縣又歸於後周。後晉、後漢、後周時,洵陽、淯陽二縣均隸屬金州懷德軍節度使。

960年(後周顯德七年),掌握兵權的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代周稱帝,建立宋朝,是為北宋。966年,省洧陽縣入洵陽縣,今旬陽縣境域蓋從此略定。北宋時期,洵陽縣一直隸於金州,屬京西南路,改昭化軍節度。

南宋時,洵陽縣仍一直隸於金州,先後屬利州路金均房州鎮撫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撫司、金房開達宣撫使及利州路。南宋末年,洵陽縣為蒙古所有。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是為元朝。1279年,南宋滅亡。元朝滅宋之後,因洵陽縣境民居寥落,遂廢縣,設洵陽巡檢司,隸於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總管府。

1368年,明朝建國之後,派鄧愈率軍由均州、房州一路西進,攻下洵陽縣東部牛心石諸山寨,在蜀河迫使陳友諒“漢”政權平章張子貴投降,占領洵陽。1370年(洪武三年),復置洵陽縣。1372年,洵陽還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漢中府金州。1376年,改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1476年,以洵陽縣白河堡析置白河縣,析洵陽縣東部漢江以北金錢河流域入新置之鄖西縣。第二年,以金州兼屬鄖陽巡撫。1583年(萬曆十一年)以水毀州城,改金州為興安州。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改興安州為直隸州,直隸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屬漢中府。

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建立。明清之際,洵陽地區抗清鬥爭彼伏此起,接連不斷,直至1646年(順治三年)前後,清軍才占領興安州及所屬的洵陽縣。1662年,興安州不再兼屬鄖陽巡撫。1673年(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反清。1675年,清興安游擊王可成起兵回響,洵陽縣遂為吳三桂所有。1679年冬,侵略者清撫遠大將軍圖海率兵由商州舊縣關南下,在洵陽兩河關出其不意,一舉攻破吳三桂部將韓晉卿七營,乘勝侵略占領了洵陽縣及興安州。興安州於1782年升為興安府,洵陽縣屬之。

旬陽縣 旬陽縣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清朝的最後一位洵陽縣知事白玉昆(滿族)被逐。民國初年,洵陽縣隸屬陝西省漢中道。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廢道,直隸於省。1935年設陝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為陝西省安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洵陽縣屬之。

1934年底至1936年間,洵陽縣東北部聖駕河、竹筒河一帶,曾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開創的鄂豫陝革命游擊根據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洵陽縣東區,中共上關縣委、上關縣政府遷至蜀河鎮。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東區蜀河、雙河一帶是共產黨和國民黨武裝力量激烈爭奪的地區。1949年5月,洵陽縣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鄖西縣境成立。7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湖北西進,再次解放洵陽縣東區,8月10日,洵陽縣民主政府由鄖西移治蜀河。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五十七師解放洵陽縣城。洵陽縣民主政府隨之遷至縣城,隸於陝甘寧邊區安康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陽縣改隸於陝西省安康分區專員公署。1959年改屬陝西省安康地區。“文化大革命”中,地、縣行政機構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旬陽縣革命委員會改為旬陽縣人民政府,安康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安康地區行政公署,旬陽縣屬之至今。  

由“洵陽”到“旬陽”演變

戰國楚置郇陽邑,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年)丹陽之戰後歸秦。漢置旬陽縣,屬漢中郡。因位於旬水北得名。東漢廢入錫縣。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復置,改旬為洵,屬魏興郡。南朝宋、齊為旬陽縣。西魏為洵陽縣,兼為洵州、洵陽郡治。大統十七年(551年)於淯口戍置淯陽郡,即今縣東蜀河鎮。又於郡西三十三里漢水南岸置黃土縣。北周初於今蜀河鎮置長岡縣。保定二年(562年)改淯陽郡為長岡郡;次年廢長岡郡、縣,移黃土縣於淯陽郡城。隋廢洵州,開皇三年(583年)廢洵陽郡,洵陽、黃土二縣屬金州。大業三年(607年)屬西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兼為洵州治,分洵陽縣地於北部置洵城縣,於今呂河鎮置驢川(閭川)縣;七年州廢,四縣改屬金州。貞觀二年(628年)廢驢川縣,八年廢洵城縣,轄地皆入洵陽縣。天寶元年(742年)八月改黃土縣為淯陽縣。大曆六年(771年)廢入洵陽縣,長慶元年(821年)復置。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廢淯陽入洵陽縣,屬金州。元代省洵陽縣併入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復置,屬大寧州;五年改屬金州,萬曆十一年(1583年)屬興安州。清屬興安府。1914年屬漢中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1949年屬安康分區,1950年屬安康專區。1964年因洵字生僻改為旬陽。1969年屬安康地區,2000年屬安康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末,旬陽縣轄城關鎮、棕溪鎮、關口鎮、蜀河鎮、雙河鎮、小河鎮、趙灣鎮、麻坪鎮、甘溪鎮、白柳鎮、呂河鎮、神河鎮、段家河鎮、構元鎮、仙河鎮、紅軍鎮、仁河口鎮、桐木鎮、石門鎮、金寨鎮、銅錢關鎮,共21個鎮,305個行政村(社區),1861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

旬陽縣   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03°58′~109°48′、北緯32°29′~33°13′之間。東以仙河中下游與大南河(鄖西縣境)分水嶺及呂河上游與冷水河(白河縣境)分水嶺為界,由北向南,依次同湖北省鄖西縣、陝西省白河縣毗鄰;南以韓家山——銅錢關一線及大神河與汝河、冠河(平利縣境)分水嶺為界,由東向西,依次同湖北省竹山縣、竹谿縣及陝西省平利縣接壤;西以王莽山——包家山一線為界,同陝西省安康市相鄰;北由西向東,以下茅坪、洛駕河溝口及蜀河與仙河上游(鄖西縣境)分水嶺為界,分別同陝西省鎮安縣、湖北省鄖西縣相接。地圖似不規則三角形。北寬南窄,南北長82、東西寬79公里(水平距離),周長約390公里,旬陽縣總面積3554平方公里,約占安康地區總面積的10.91%。  

地貌

旬陽縣位處秦巴山地,漢江河谷自西向東橫貫中部,將縣境天然分割為南北兩大自然區。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南北向地形剖面呈“V”形,海拔185~2358.4米。漢江以北屬秦嶺山脈南坡,是秦嶺緯向構造帶秦嶺亞帶的組成部分,除王莽山—包家山為西北—東南走向外,其餘山脈均為東西走向,中部高,四周低,面積2281.7平方公里,占旬陽縣總面積的64.2%;漢江以南屬秦嶺緯向構造帶大巴山弧形構造的邊緣部分,山脈走向多為西東向,地勢較漢江以北稍低,東部和南部高,西北部低,面積1272.3平方公里,占旬陽縣總面積的35.8%。地貌特徵是:以中山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境內重巒疊嶂,溝壑密布。  

氣候

旬陽地處亞熱帶北緣,秦嶺屏障,阻住南下的冷空氣,截擋溯漢江河谷上行的暖溫氣流,境內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1989至2009年平均氣溫上升0.5℃,秋、冬季升溫明顯,夏季日數增加23天,春、秋季減少7~12天;年平均降水量減少90.6毫米。

春季3~5月,春季天氣多變,冷熱不均,常有冷空氣入侵,使日均氣溫明顯下降。24小時內平均氣溫降低6℃(或以上)達4次。春季降水較少,占年降水量的22%。少雨之年3月以前常發生乾旱。有“春雨貴似油”之說。雨多之年也有為數甚少陰雨。日照總時數僅多於秋季。

夏季6~8月,7、8月是全年炎熱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旬≥35℃的高溫持續日數多達10天,極端最高氣溫43.1℃;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降雨量占年總量的51%。一次暴雨最大降水量:6月為117.1毫米,7月為123.1毫米,8月為105.7毫米。7~8月伏旱明顯,嚴重伏旱期可長達55天。夏季日照時數大於其它各季。

秋季9~11月,入秋氣溫明顯下降,最低氣溫最早從11月14日起低於0℃。9月是全年第二個降水高峰月,占年總量的24%,也是歷年降水變化大的月份。秋季多雨,9月30日至10月7日是陰雨出現最多的時段,時常造成滑坡,秋季晴天少,日照時數減少,總時數略多於冬季。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冬季是全年最冷時期,最低氣溫從12月2日起低於0℃,至次年3月4日回升到0℃以上,最低氣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